早安健康

與其補充很多益生菌,不如先從飲食著手

早安健康鍾佩錦
2024-08-06 00:00:00
22
收藏
分享
腸道與疾病間的關係非常緊密,許多針對腸道細菌的研究顯示,不同疾病患者的腸道細菌各有不同,例如脂肪肝、肥胖、糖尿病等患者的糞便中帶有的細菌,會偏向某一類的細菌。

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指出,腸道菌叢越充足越豐富,越可減少罹患疾病的機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現在有許多研究發現,益生菌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但健康的人有沒有需要特別補充益生菌?對此,錢政弘醫師持保留的態度。​

「與其補充很多益生菌,不如先從你的飲食著手。」錢政弘醫師進一步說明,其實腸道內的好菌多寡,最關鍵的因素來自於「吃進的食物」,當飲食趨於均衡,自然就能使好菌增加,但若是餐餐高油、高糖,那麼壞菌的確就會隨之增長。​

不過若是病毒、細菌、抗生素所引起的腸道發炎,或是腸躁症、發炎性大腸炎患者,可依醫囑使用益生菌,幫助復原。​

不當的飲食對腸道健康的影響,比你我想像中要大,然而這並非不可逆的過程。「腸」保健康的原則很多,但錢政弘醫師提出整合近年研究結果,務必做到的腸道保健5原則,一起來看看吧。

腸道保健最重要的5原則


  • 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好菌的營養來源,當補充不足,會使壞菌增量。​

  • ​補充發酵食物:
    味噌、泡菜、納豆、醋、紅麴等發酵食物,是益生菌的優質來源;而優酪乳、起司、優格也含大量好菌,可適量食用。另外,乳製品含有大量鈣質,可與膽酸結合,減少膽酸對腸道黏膜的破壞。​

  • ​避免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在製程中摻雜許多添加物,經過高溫烹煮,更多了有毒物質;且加工食品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會讓肝臟分泌較多膽酸,使腸道黏膜被破壞。​

  • ​多多運動:
    運動能使腸道產生好菌、讓菌叢更豐富。當好菌增多,可以產生更多短鏈脂肪酸,有助抗發炎、抗癌。​

  • ​保持愉悅心情:
    除了選擇好的食物,在用餐時,保持愉悅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以輕鬆愉悅的心情用餐,能讓幫助腸胃消化,促進代謝。​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