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老公確診前1天才親密!營養師9次採檢陰性,公開強免疫菜單6食物自救

新聞中心吳旻珊
2022-05-20 14:00:00
721,44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吳旻珊報導】近期台灣爆發的新冠疫情,主要為Omicron病毒株占大多數,雖然感染的確診者為無症狀、輕症的機率高達99.7%,但它卻有著高R0值(基本傳染數)的特性,傳播力之高可1人傳50人,即便面對確診者只有拿下口罩幾分鐘,都有可能讓染疫風險飆高。

正因Omicron的高傳染力,讓大家都擔心都說現在簡直是「一人中,全家中!」對此,營養師范縈渝在臉書 《范范營養師的騷生活》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先是4月初因為吃飯的餐廳與確診者重疊15分鐘而被匡列,後來5月初又因為先生確診、再度被匡列,她更自曝在先生還沒快篩陽性的前一晚,兩人還有親密接觸,但自己則是前前後後快篩、PCR多達9次都是陰性,讓她逗趣地稱自己是「九陰白袍營養師」。

其實,平常除了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和勤洗手外,多多補充營養也能提升免疫力作用,有機會降低染疫風險,而范縈渝營養師也大方分享她的「九陰真經心法」,補充抗疫好食材,只要再加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就算是密切接觸者也能有良好的免疫力抵禦病毒。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少熬夜、多喝水都很重要!對抗疫情這6種營養素不能少



范縈渝營養師提醒,多喝水、充分休息是防疫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同時在飲食方面也要避免吃得太油或太辛辣,同時確保熱量攝取足夠,特別是作為免疫細胞基礎營養的蛋白質,多多補充需要的維生素,她建議有在實施減肥或是吃減肥餐的朋友,最近可以休息一陣子,也不要因為在家隔離無聊就熬夜追劇,養成好體力、提升最佳免疫狀態,就能維持健康!

  • 維生素A:保護上皮細胞,協助修復喉嚨黏膜
    推薦食材:胡蘿蔔、地瓜、南瓜、木瓜、蛋黃、豬肝

  • 維生素C:提升免疫力的最佳選擇
    推薦食材:多可以從蔬果中補充,水果部分推薦當季的芭樂,而蔬菜只有在生食時能獲取較多的維生素C,建議在生食前要做好清潔,避免引發腸胃道不適。

    下一頁看看更多維護免疫力的營養素與正確補充方法!

  • 維生素D:調節鈣質平衡,並提升免疫力、心肺功能
    推薦食材:牛奶、黑木耳及各種菇類、豬肝、秋刀魚等油脂豐富的魚
    若不需要隔離在家、能夠自由走動的話,也可以透過曬太陽的方式,讓人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

  • 維生素E:抗老、免疫系統的好朋友
    推薦食材:各式的堅果類、植物性油脂和酪梨

  • 鋅:有輔助蛋白質合成,並且維持正常味覺。
    推薦食材:蛤蠣、牡蠣等帶殼海鮮、玉米、南瓜籽、發酵麵包、乾香菇

  • Omega-3脂肪酸:足量Omega-3脂肪酸可幫助免疫系統穩定、減少發炎反應。
    推薦食材:鮭魚、鮪魚、鯖魚、亞麻仁油、紫蘇油

補充維生素該用營養補給品嗎?多運動、吃蔬果最實在



既然能靠蔬果中攝取到的營養素提升免疫力,那是不是乾脆吃高劑量的營養補給品更好?疫情期間營養品的廣告盛行,宣稱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能有效讓免疫力飆高,但根據營養與膳食學會代表營養學家茱莉‧史蒂芬斯基的看法,雖然免疫系統在運作時 確實需要營養素的輔助,但實證上並未顯示「更高的營養素劑量能使免疫系統運行得更好」。或許我們還是可以先從天然食物方面補充。

另外,註冊營養師、Words to Eat By公司的總裁卡拉‧羅森布魯也提醒,只要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盡量減輕壓力並維持充足的睡眠,再加上日常飲食中多攝取蔬果,其實就能補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未必要額外再買營養補給品。若真的想額外補充,也要先和專業人士諮詢,才不會出現攝取過量、身體出現不良反應的狀況。

參考資料:
  1. 范范營養師的騷生活-Facebook
  2. 免疫力太高太低都不好!醫界共識:5原則才讓免疫系統最佳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