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農藥殘留或許是民眾平時攝取飲食的過程中,最需要留意事項之一。不只是「喝農藥」才會中毒,若經年累月地累積低劑量農藥,也會對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造成損傷,甚至還有致癌風險。台灣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每年持續追蹤台灣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現狀,109年的最新報告已於上週五3/18公告出爐,其中最常以為會殘留農藥的草莓,竟沒有奪下水果榜首!
根據<109年度蔬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研究成果報告>與<109年度水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研究成果報告>,在蔬菜的農藥殘留中,以「豆菜類」(菜豆、豇豆、豌豆等)的15.0%不合格率居冠,其次為「香辛植物及其他草本植物」(菊花、薑黃、仙草、芫荽等)的9.5%、排名第三的「其他類」(檳榔、印加果等)為9.3%。
在水果的農藥殘留中,則以「核果類」(芒果、荔枝、龍眼等)的3.6%的不合格率居冠、「大漿果類」(火龍果、鳳梨、香蕉、木瓜等)的3.4%位居第二、「柑桔類」(柚子、柑桔、檸檬等)則以2.7%位居第三。
根據<109年度蔬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研究成果報告>與<109年度水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研究成果報告>,在蔬菜的農藥殘留中,以「豆菜類」(菜豆、豇豆、豌豆等)的15.0%不合格率居冠,其次為「香辛植物及其他草本植物」(菊花、薑黃、仙草、芫荽等)的9.5%、排名第三的「其他類」(檳榔、印加果等)為9.3%。
在水果的農藥殘留中,則以「核果類」(芒果、荔枝、龍眼等)的3.6%的不合格率居冠、「大漿果類」(火龍果、鳳梨、香蕉、木瓜等)的3.4%位居第二、「柑桔類」(柚子、柑桔、檸檬等)則以2.7%位居第三。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營養師程涵宇則依據該資料,進一步篩選採樣件數大於30的蔬果進行整理。在不合格率大於5%的蔬果中,豌豆以28.4%居蔬菜之冠,其次是芹菜的24.2%與蘿蔔的22.6%;在水果部分,常被認為易有農藥殘留的草莓不合格率為5.3%,僅排名第7,最高的則是百香果,不合格率達13.9%。
蔬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排名表
水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排名表
蔬果農藥殘留別吃下肚!怎麼購買、清洗更安心?下一頁看看專家更多建議
在清洗購回的蔬果之前,若能挑到農藥較少的蔬果,將能吃得更安心。根據消保會的資料,除了洗淨之外,民眾可使用4方式降低攝入農藥的風險:
那麼,到底該如何清洗才可以有效清除蔬菜、水果上的農藥呢?綜合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翁正昊與護理師譚敦慈的資料,清洗前應先切除根部、蒂頭等較不易洗淨之處,再用流水徹底洗淨。若是葉菜類,可先泡在流水中15分鐘,清洗時在於水中刷洗3~4次;若是瓜果類,則須留意凹陷處,並於流水中刷洗表面。
以這次也榜上有名的青蔥舉例,程涵宇營養師回覆網友留言表示,清洗青蔥時「蔥白」(根部鱗莖)比「蔥尖」更要特別注意。不論是吸收系統型的農藥,還是接觸型的農藥,均是根部較需要擔心。
除此了蔬菜之外,在這份資料當中,不少民眾印象中只要削皮、去殼就可以直接吃的水果(如百香果、龍眼、柳橙、木瓜、香蕉等)都名列前茅,不過,以後民眾在吃這些水果之前,或許再多進行幾次清洗才可吃得更安心。
程涵宇營養師表示,清洗不會吃外皮的水果是一個受用終生的好習慣,如此一來才不會造成交叉汙染(果肉不小心沾到果皮的農藥),對肝臟、腎臟造成負擔。
此外,連皮吃的漿果類水果,則應同上述方法,使用流水清洗水果的時候,再去除蒂頭。草莓在經過上述步驟後,農藥殘留去除率可達42~92%。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蔬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排名表
農藥殘留排名 | 蔬菜名稱 | 不合格率(%) |
1 | 豌豆 | 28.4 |
2 | 芹菜 | 24.2 |
3 | 蘿蔔 | 22.6 |
4 | 韭菜 | 18.0 |
5 | 菜豆 | 11.6 |
6 | 豇豆 | 11.5 |
7 | 秋葵 | 11.1 |
8 | 辣椒 | 10.4 |
9 | 青蔥 | 6.6 |
10 | 青江菜 | 6.32 |
水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排名表
農藥殘留排名 | 水果 | 不合格率(%) |
1 | 百香果 | 13.3 |
2 | 龍眼 | 11.8 |
3 | 柳橙 | 10.3 |
4 | 木瓜 | 7.9 |
5 | 洋香瓜 | 6.2 |
6 | 荔枝 | 5.6 |
7 | 草莓 | 5.3 |
8 | 印度棗 | 4.8 |
9 | 檸檬 | 3.8 |
10 | 香蕉 | 3.2 |
蔬果農藥殘留別吃下肚!怎麼購買、清洗更安心?下一頁看看專家更多建議
該如何清洗蔬果的農藥殘留?根部、蒂頭須留意,剝皮水果也要洗!
在清洗購回的蔬果之前,若能挑到農藥較少的蔬果,將能吃得更安心。根據消保會的資料,除了洗淨之外,民眾可使用4方式降低攝入農藥的風險:
- 選擇具有認證標章的產品:包括吉園圃安全蔬果、產銷履歷標章和CAS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等。
- 選擇當季的農產品:非當季蔬果較需要農藥照顧。
- 平均攝取:可降低農藥累積的風險。
- 常更換購買來源:不同的攤位、商店販賣的蔬果,或許來自不同的產區,可避免長期吃進同一種農藥的風險。
那麼,到底該如何清洗才可以有效清除蔬菜、水果上的農藥呢?綜合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翁正昊與護理師譚敦慈的資料,清洗前應先切除根部、蒂頭等較不易洗淨之處,再用流水徹底洗淨。若是葉菜類,可先泡在流水中15分鐘,清洗時在於水中刷洗3~4次;若是瓜果類,則須留意凹陷處,並於流水中刷洗表面。
以這次也榜上有名的青蔥舉例,程涵宇營養師回覆網友留言表示,清洗青蔥時「蔥白」(根部鱗莖)比「蔥尖」更要特別注意。不論是吸收系統型的農藥,還是接觸型的農藥,均是根部較需要擔心。
除此了蔬菜之外,在這份資料當中,不少民眾印象中只要削皮、去殼就可以直接吃的水果(如百香果、龍眼、柳橙、木瓜、香蕉等)都名列前茅,不過,以後民眾在吃這些水果之前,或許再多進行幾次清洗才可吃得更安心。
程涵宇營養師表示,清洗不會吃外皮的水果是一個受用終生的好習慣,如此一來才不會造成交叉汙染(果肉不小心沾到果皮的農藥),對肝臟、腎臟造成負擔。
此外,連皮吃的漿果類水果,則應同上述方法,使用流水清洗水果的時候,再去除蒂頭。草莓在經過上述步驟後,農藥殘留去除率可達42~92%。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