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50歲後骨鬆失智找上門!吃什麼蔬菜、堅果大有學問

陳政宇/整理編輯
2016-03-02 19:00:00
216,190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陳政宇整理編輯】「缺鎂,是老化的第一步」美國醫學博士Carolyn Dean這樣說。截至2014年,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失智人口有227,137人,占總人口1.02%。而美國國家衛生院則將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人口,定為五十歲以上的女性,因其更年期過後,荷爾蒙保護日減,患

骨質疏鬆

的機率大增。

著有《鎂的奇蹟》的醫學博士Carolyn Dean指出,現代人很懂得補「鈣」,卻從不補「鎂」,但是,少了鎂,鈣質無法被調節、運送進入骨骼,造成骨質疏鬆,這時候補的鈣反而會沉澱在軟組織中,形成關節炎與結石。少了鎂,也使得腦脊隨液中的受器活躍度降低,學習與記憶彈性減少。

補鈣、補鎂?你應該雙管齊下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顯示,國人的鎂攝取量只有國小學童的水準,13歲以上青少年、成人與老年的攝取量皆低於日建議量。

身體細胞內,鎂是含量第二多的陽離子,僅次於鉀。鎂與300多種酵素進行生化反應,協助人體進行能量代謝、神經傳導、穩定心臟節律、強化骨骼與免疫。Carolyn Dean博士說,鎂與鈣是互相牽制、平衡的兩股力量,如果沒有鎂的保護,血鈣反會刺激脆弱的神經細胞,加速細胞老化。因此,下一次在你吞下鈣片前,也為你身體裡的「鎂」多想想吧。

補鎂,吃什麼蔬菜、堅果大有學問

多吃綠色蔬菜,並經常食用芥藍菜、菠菜、萵苣、甘藍菜,多吃堅果、種籽、豆類、「未加工處理」的穀類食品。其中,小麥胚芽、葵瓜子、南瓜子、杏仁、芝麻、花生、南瓜、牛蒡、皇帝豆等,是富含大量鎂的食物。

少吃加工食品與垃圾食物,因精緻的白米、白麵粉、白糖,其中的鎂與其他營養素,已大量流失了83-99%!更嚴重的是,精緻糖會快速消耗體內的鎂,每一個果糖分子,需要56個鎂來協助分解。

服用鎂補充劑的提醒
提醒您,13歲以上青少年、成人與老年的每日上限攝取量是700毫克,超過此量可能導致腹瀉、噁心、心律不整。若你計畫服用鎂補充劑,請特別注意。

另外,若你已服用處方藥一段時間,或者準備開刀,也請特別告知醫師準備服用鎂補充劑。因為某些藥物,如麻醉藥、利尿劑、免疫抑制劑,可能與鎂劑產生交互作用。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鎂的奇蹟》/卡洛琳.狄恩Carolyn Dean/柿子文化
〈鎂〉/台灣營養學院/台灣大學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