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59歲資深名嘴許聖梅日前因不慎跌倒,軟骨碎兩半,打石膏臥床,才發現自己竟然早已罹患肌少症,再加上有骨質疏鬆,才會一摔就骨裂。她日前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吐露最新病況,雖漸漸恢復工作,但脫下輔具後,膝蓋偏移、腫大,走路時更會重心不穩,復健之路相當艱辛。
許聖梅受訪時憶及摔倒後,因傷勢嚴重,還需借助助行器、輪椅、尿布等輔具幫助復原,她還為此進行增生治療打針,沒想到針頭太粗,一刺入膝蓋時,痛到大哭此外,此外,她也曾經嘗試徒手治療,希望儘早恢復健康。

許聖梅受訪時憶及摔倒後,因傷勢嚴重,還需借助助行器、輪椅、尿布等輔具幫助復原,她還為此進行增生治療打針,沒想到針頭太粗,一刺入膝蓋時,痛到大哭此外,此外,她也曾經嘗試徒手治療,希望儘早恢復健康。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圖片翻攝自許聖梅臉書專頁)
恩主公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黃駿豐曾受媒體訪問表示,30歲後肌肉量每10年會下降8%,當肌肉量不足,就恐產生無力、跌倒等症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方姿蓉主任也曾在受訪時指出,肌肉流失在女性身上可能會更為嚴重,「因女性雌性激素會隨年齡增加分泌減少,進而減少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降低身體肌肉組織的比例,同時還會降低神經肌肉系統的效率,導致肌肉量、肌力及肌耐力下降 。」
日本統計曾發現,40歲開始,民眾跌倒送醫的比例逐漸增加,日本跌倒預防學會理事長武藤芳照強調,若高齡者一年跌倒2次,走路、跨腳時身體搖晃,即有可能已沒有足夠的力量維持身體平。若患者跌倒,恐出現骨折、腦出血、失能、臥床不起、死亡的嚴重危機。
肌少症除了可以透過儀器、體能表現及早檢測外,黃駿豐也建議民眾留意下述指標:
肌少症、骨質疏鬆症民眾摔出骨折恐死亡率大增!
恩主公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黃駿豐曾受媒體訪問表示,30歲後肌肉量每10年會下降8%,當肌肉量不足,就恐產生無力、跌倒等症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方姿蓉主任也曾在受訪時指出,肌肉流失在女性身上可能會更為嚴重,「因女性雌性激素會隨年齡增加分泌減少,進而減少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降低身體肌肉組織的比例,同時還會降低神經肌肉系統的效率,導致肌肉量、肌力及肌耐力下降 。」
肌肉量30歲後每10年掉8%!3指標察覺肌少症跡象
日本統計曾發現,40歲開始,民眾跌倒送醫的比例逐漸增加,日本跌倒預防學會理事長武藤芳照強調,若高齡者一年跌倒2次,走路、跨腳時身體搖晃,即有可能已沒有足夠的力量維持身體平。若患者跌倒,恐出現骨折、腦出血、失能、臥床不起、死亡的嚴重危機。
肌少症除了可以透過儀器、體能表現及早檢測外,黃駿豐也建議民眾留意下述指標:
- 小腿最粗部位:男性少於34cm、女性少於33cm
- 行走速度低於每秒1m
- 男性握力少於28kg、女性少於18kg
若要從生活情境察覺肌少症,日本醫療法人社團悠翔會理事長、診療部長佐佐木淳則建議觀察自己是否「無法在紅綠燈仍是綠燈時走過斑馬線」、「打不開寶特瓶蓋」、「小腿細到用兩手的中指、大拇指即可圈起」。若出現上述症狀,則應特別留意,並盡速諮詢醫師、專家改善肌少症。
下一頁看看專家提醒:日常養肌補骨的該多吃的飲食保命秘訣!
下一頁看看專家提醒:日常養肌補骨的該多吃的飲食保命秘訣!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