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2歲前關鍵1000天基礎打好生病少!4營養促大腦發育、腸道益菌生長

楊晨(小兒遺傳醫師)
2022-09-27 16:00:00
4,099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楊晨(小兒遺傳醫師)】

生命一千天,贏在更前面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應該要慎重把握,而不同階段孩子所需要的幫助不盡相同,我們就來介紹不同階段的孩子需要的生長發育條件,同時也講解成長發育相關的正確觀念,讓爸爸媽媽們可以在最佳的黃金時期正確幫助孩子。

現代的社會環境與以前相差甚大,在以前,多子多孫是天經地義,也是代表著家族福氣與繁衍壯大的事情;到了現在,生活環境與觀念的改變,結婚的人少了,晚婚的人也多了,造成結婚之後要孕育孩子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寶貴。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當然,在孕育下一代時,大家都希望能生下健康的寶寶,在充滿不友善刺激的現代環境中成長茁壯,並且擁有美好的未來。而奠定孩子們未來的基礎,不是只有在寶寶出生後的悉心照料,我們不只要贏在起跑點,更要贏在起跑之前。


奠定孩子健康與成長的基礎,其實從精卵結合時就開始了,在精卵結合前,就必須要營造好適合的環境,讓父母雙方的基因表現達到最大值,讓孩子能獲取到最好的基因。在胚胎著床後,下一步就是要在媽媽懷孕時打好好未來成長發育的基礎,讓出生後的照顧能更順利,事半功倍。

出生後我們也要加緊把握,在2歲以前補充各方面發育需要的營養,加強孩子的基因表現,並維持該有的生長曲線,養成足夠的抵抗力,也讓大腦有充足的發育。從孕前到孩子2歲的期間,1000個日子,我稱做「生命一千天」,擁有這樣優生的概念,才能讓孩子的發育不輸在起跑點外,也為孩子的未來進行超前部屬。

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做好各項防護,就能為日後的健康打好基礎。生命1000天是指「懷孕的270天+1歲的365天+2歲的365天」,這段時間是營養的關鍵期,也是黃金治療期。

這1000天又分為三個階段:懷孕期(懷孕到出生)→嬰兒期(0~6個月)→幼兒期(6個月~2歲)。這時特別需要補充營養素,若所有的基礎都打好了,孩子就不容易生病,往後成長的空間才會得到他遺傳的最大值。

  • 生命一千天:懷孕的270天+1歲的365天+2歲的365天
  • 生命一千天三階段:懷孕期(懷孕到出生)→嬰兒期(0~6個月)→幼兒期(6個月~2歲)

為孩子超前部屬的關鍵營養素



在做好充足的孕前檢查,並且順利孕育了新生命之後,我們還有許多能為母親與孩子做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補充懷孕與寶寶成長中需要的關鍵營養,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這些重要的營養素以及它們的作用。


在孕期媽媽們一定要特別的注意,不同階段要補充相對應的營養素,才能做到「長胎不長肉」,給寶寶的生長發育提供最好的原料。另外,本文為針對孕期的營養補充,故不放入內臟、含咖啡因食品等,不適合孕婦的飲食。

孕期補充關鍵營養,好處多多!你一定要知道的4大類營養食物整理表,請看第二頁(超清楚又實用)!


孕期補充關鍵營養,好處多多


名稱 主要功能 主要來源 主要注意事項
葉酸預防新生兒神經缺陷,降低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唇顎裂的風險,降低孕婦妊娠高血壓的風險,預防貧血。花椰菜、菠菜、蘆筍、扁豆、草莓、芭樂等。不過多攝取。過量的葉酸會對體內礦物質以及鐵、鋅的吸收造成干擾。攝取量詳見內文。
鐵 製造紅血球必要的物質。幫助氧氣、各種能量在體內的供應。 菠菜、紅莧菜、紅鳳菜、黑木耳、紫菜、紅棗、紅豆、皇帝豆、芭樂(提升鐵質吸收)、柑橘類(提升鐵質吸收)等。不可與影響鐵質吸收的食物一起食用,像含有單寧酸的食物。而鈣質與鐵質會相互競爭,若有服用鈣片或高鈣食物補鈣的話,為避免影響鐵質吸收,也要間隔至少兩個小時再服用。
DHA 增進幼兒大腦細胞發育、有助於視力提升、抑制發炎等。 鮪魚、鮭魚、旗魚、鱈魚、沙丁魚、鰹魚等,肉蛋類(少量DHA)與海藻(少量DHA)。已出生的幼兒不宜直接設取大量魚油,容易引發過敏等。補充這些營養素最好的還是來自天然新鮮的食物。
母乳內含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肪與蛋白質。幫助寶寶的腦部、神經發育與腸道益菌的生長。女性。若為純母乳餵養的嬰兒,由於母乳中較容易缺乏維生素D,所以有些嬰兒出生後的幾天內就需要開始補充維生素D。對於缺鐵和缺鋅高風險的嬰兒,更要及時添加鐵和鋅。此外,母乳僅為一項營養元素的參考。最重要的是母親能開心健康地養育孩子,若母乳不夠,千萬不要勉強,否則壓力、焦慮上身,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

葉酸



葉酸屬於維生素B群中的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又稱為維生素B9,它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為人體製造紅血球時不可或缺的物質之一。

媽媽們在備孕期就要開始補充葉酸了,現在很多媽媽在孕前6個月就會開始進行葉酸的補充,以及母體的營養補充。葉酸能幫助寶寶的神經成長,預防新生兒神經缺陷,也能降低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還有新生兒唇顎裂的發生。對於媽媽同樣也有好處,它能降低孕婦妊娠高血壓的風險,以及預防貧血。

對於一般人,能有助於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還有心血管健康的維持等多種功效。由於葉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所以無法長久儲存在體內,必須透過每日的飲食或營養品來補充。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很多天然的食物中就含有葉酸,如:花椰菜、菠菜、蘆筍、扁豆、草莓、芭樂等。

在烹調時也要注意,葉酸容易遇水流失,也會因為高溫而受到破壞,所以在烹調時要格外注意。葉酸看起來好處多多,但是過量的攝取會對於體內礦物質以及鐵、鋅的吸收造成干擾,所以在劑量上要特別注意,一般成人一日建議的攝取量為300~400微克,孕婦備孕期間建議攝取量為每日400~600微克,懷孕初期建議設取量增加到每日800微克,懷孕中後期與哺乳階段為每日400~800微克。



鐵質是人體必要的微量礦物質營養素之一,除了是製造紅血球必要的物質外,也與氧氣、能量在體內的供應大有關係。我們很常會聽到女性要補鐵、女性容易缺鐵,但其實缺鐵不只會發生在女性身上,同時長期缺鐵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懷孕中的媽媽尤其要注重鐵質的補充,如果孕期母親長期缺鐵,除了造成貧血外,更會直接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或是生長發育遲緩,還可能會引發早產。

母親孕期長期缺鐵,會對孩子長期的神經認知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包括情緒、行為認知上,都會產生問題。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時出現缺鐵現象,也會影響神經認知,導致記憶力下降、無法集中注意力,但是這些症狀在服用鐵劑治療後可以恢復。可見,越早期的缺鐵,對於人體的影響越嚴重。根據衛生署建議,一般孕婦於懷孕的前兩期(1~6個月)建議每日攝取15毫克的鐵質(與常人無異),到了懷孕第三期(第7個月)則要增加到每日45毫克。

有許多的天然食物中就含有很高的鐵質,如:菠菜、紅莧菜、紅鳳菜、黑木耳、紫菜、紅棗、紅豆、皇帝豆等。飯後也可以搭配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來提升鐵質的吸收,如:芭樂、柑橘類等。

在補充鐵質時,也要注意不可與會影響鐵質吸收的食物一起食用,像是含有單寧酸的食物。而鈣質與鐵質會相互競爭,所以若有服用鈣片或高鈣食物補鈣的話,避免影響鐵質吸收,也要間隔至少兩個小時再服用。從天然的食物中補充營養是最好的,如果飲食無法補足所需,經由醫師診斷後才會開立鐵劑或是其他營養補充品給孕婦服用。

想必近幾年大家很常聽到與DHA相關的話題,到底DHA與孕婦、與孩子的成長發育又有什麼重要的關係?下一頁醫師來解答!


DHA



想必近幾年各位一定很常聽到與DHA相關的話題,市面上也可以看到許多相關的保健產品,到底DHA是什麼?與人體、與孕婦、與孩子的成長發育又有什麼重要的關係?就讓我們來解答。

瞭解DHA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行和成的不飽和脂肪酸,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而Omega-3脂肪酸中就含有DHA以及EPA這些對於人體非常重要的營養素,在大腦、視網膜與神經元細胞膜中含量最多。

DHA能增進幼兒大腦細胞發育、有助於視力提升、抑制發炎等。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們也認為,DHA對新生兒與嬰兒的視力、腦部發育與智能發展有很大的益處。

由於人體無法自行製造DHA,所以只能靠飲食來補充,新生兒的DHA 補充更需要倚靠媽媽。飲食中含有最多DHA的莫過於深海魚類了,如:鮪魚、鮭魚、旗魚、鱈魚、沙丁魚、鰹魚等,肉蛋類與海藻也含有少量的DHA。


但大量食用深海魚油也會造成營養的互相牽制,影響孕婦體內的胎兒成長,而已出生的幼兒也不宜直接設取大量魚油,容易引發過敏等。補充這些營養素最好的還是來自天然新鮮的食物,營養均衡,不可過於偏袒或疏漏某一種,才能帶給母親與孩子最好的健康。

母乳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道營養來自母親的母乳,醫學上也同樣肯定哺育母乳對母親與孩子的好處,母乳中含有許多嬰幼兒成長發育所需要的重要營養素,同時透過哺育母乳不僅可以幫助親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也可以幫助媽媽們的產後恢復,可謂是好處多多。

母乳中有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肪與蛋白質。這些物質,除了提供寶寶成長所需的重要營養外,更能幫助寶寶的腦部發育、神經發育與腸道益菌的生長。

一般來說,母乳餵養到6個月左右,就要開始添加副食品。而純母乳餵養的嬰兒,由於母乳中較容易缺乏維生素D,所以有些嬰兒出生後的幾天內就需要開始補充維生素D。對於缺鐵和缺鋅高風險的嬰兒,更要及時添加鐵和鋅。而母乳與配方奶或副食品的替換,則隨著孩子的成長,乳量逐漸減少,副食品的量逐漸增加。

【醫師小叮嚀】母乳不夠別勉強,快樂養育最重要!每個人的體質、泌乳量等本來就不同,母乳僅為一項營養元素的參考,就算沒有母乳,只要在其他方面營養均衡、足夠,孩子還是能健康長大。最重要的是母親能開心健康地養育孩子。若母乳不夠,千萬不要勉強,否則壓力、焦慮上身,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

本文摘自《贏在發育期:數值+時程+飲食+運動,讓你的寶貝體態適中,長到遺傳的最高值,讓楊晨醫師為孩子的成長加把勁》/楊晨(小兒遺傳醫師)/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