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李芸報導】想要減肥的人可能都聽過「3分靠運動、7分靠飲食」的說法,飲食調整的確是瘦身的一大關鍵,但一味「少吃」卻不一定有用!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上分享,他看診時,常常有學員問他:「我明明就吃很少,怎麼還是瘦不下來?」其實「吃太少」,可能正是瘦不下來的主要原因!
身體為了維持正常運作,需要足夠的能量、營養素,一旦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素,不但瘦不下來,還可能會影響健康。以下幾個方面吃太少,都可能成為瘦身地雷:
瘦不下來是因為吃太少?少油、少澱粉都是地雷
身體為了維持正常運作,需要足夠的能量、營養素,一旦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素,不但瘦不下來,還可能會影響健康。以下幾個方面吃太少,都可能成為瘦身地雷: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1. 總熱量吃太少
每當吃完大餐後,許多人都會懷著罪惡感,連續少吃好幾餐,希望可以「彌補」大吃大喝的後果。不過,復健科醫師許嘉麟曾經撰文指出,如果我們的進食量太低、能量補充不足,身體為了保持生存,會自動進入「節能模式」,將身體消耗能量的機制降低。此時我們再吃東西,反而會讓身體更容易儲存能量,因此他提醒,瘦身飲食調節是「適當吃」,並不是一味減量就有用。
2. 蛋白質吃太少
如果因為覺得要減肥,選擇多吃蔬果、少吃肉,很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但是蕭捷健醫師提到,蛋白質是維持肌肉代謝、免疫系統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一旦缺乏,身體很容易覺得我們營養不良,進而降低能量代謝,並發出強烈的飢餓訊號。
他也提醒,減肥時若沒有補充足量蛋白質,很容易一不小心減到肌肉。如果沒有刻意增肌,恢復正常飲食後,重新長回來的可能就是脂肪,讓身體反而變得更胖、更不健康。
除了維持身體基本所需的營養,日本秋津醫院院長秋津壽男還曾提到,肉類中含有一種營養成分「L-肉鹼」,能夠幫助脂肪燃燒。因此適當的吃肉,反而能讓身體消耗更多脂肪,有助減重。
下一頁看更多醫師、營養師提醒:還有3種看似致肥的食物,吃太少反而不健康!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