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銀髮族營養不良問題多 從這幾點觀察預防身體出狀況

新聞中心藍若水
2022-08-01 00:00:00
1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身體功能隨著年紀漸長會逐漸退化,在飲食方面更因為口腔狀態如咀嚼、吞嚥功能的弱化,其他腸胃消化吸收的能力降低等,都使得銀髮族不得不面臨「想吃,吃不得」的無奈,也影響到長者營養吸收的問題。

而長期的營養不良,對老年人來說是潛在的健康危險因子,會增加疾病、受傷的風險,讓專家告訴你該如何觀察身邊長輩的身體狀況及預防之道!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營養不良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根據台北榮總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的說法,多數長輩有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她引述先前的一項調查,社區長者大約有5%-10%營養未達標的現象,住在機構中心的老年人,可能因為病症狀況較複雜,且無法選擇偏好的飲食,營養攝取不足比例更高達50%。彭莉甯指出,熟齡長輩因為牙齒凋零、咀嚼能力和吞嚥功能的下降,都影響吸收食物營養的效率。

此外,營養不均衡也容易反應在長輩們身上,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主任、台灣營養學會秘書長駱菲莉也表示,味覺/嗅覺的退化會左右長者們對食物的偏好,如有些老人因為減少分泌唾液量、亦有口乾的情形,只愛吃濕滑的食物,抗拒青菜、肉類;牙齒少、咬合咀嚼能力低的老人,就傾向食用軟嫩的肥肉,雖然可能有攝取到營養,但不均衡的飲食習慣,也會引起特定的健康問題。

營養不良如同未爆彈 提高臥床機會



根據研究指出,營養不良的群體,在4年後發生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比營養狀況良好的人多1.43倍。此外,老人家營養不良未必會馬上出現危急的時刻,甚至還能照常活動,但長期的營養不良,如同一顆隱形炸彈,對健康有害,且也會增加家庭經濟、人力照顧的負擔。
成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郭素娥曾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不可抗拒的老化因素會影響到咀嚼、吞嚥功能,嗅味覺的敏感度也會降低;此外,腸胃道的吸收效率也會打折扣,可能降低營養吸收的功能,加上能選擇的飲食被限制,無論是生、心理都受到影響;一旦老年人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如同骨牌效應,連帶導致身體較為虛弱、沒有活力,肌力不足的現象。

該如何觀察長者是否營養不良?



該如何關懷長輩身體狀況?根據彭莉甯醫師、駱菲莉教授的觀點,老年人的理想身體質量指數(BMI)應介於24~25,過輕或偏重的體態對長輩而言都很容易引發/惡化疾病。

此外如果想避免長輩進入營養不良的狀態,可以藉著觀察他們的胃口,進食份量是否減少?或剩餘飯菜的多寡?體重是否有下降?眾多現象都能幫助判別營養不良的徵兆,也盡可能協助一個禮拜量一次體重。彭莉甯醫師表示:「一個月體重掉5%的是警訊,半年掉10%的話則要盡快就醫。」

從對的時間吃對食物 延緩老化



營養不良或許不是什麼棘手的大問題,有時候也可以透過營養品適時補充,但吃東西對人類來說不僅是維持生理機能,更多的也是心靈上的滿足。法國知名抗老學者蕭夏博士,認為要延緩老化,有效吸收營養可針對食用時間做安排,也就是在配合內臟活動的時間,攝取較合宜的食物,蕭夏博士建議:

  • 早餐、午餐可以多食用肉類,這個時段是最佳消化和吸收的時候,且不易增加肝臟的負擔。中午可以多吃蔬果;晚餐則要減少或避免肉類的攝取,讓腸胃稍微休息,且可以多喝水,以利排出體內廢物毒素。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