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醫警告「癌前10大警訊」你通常不在乎!這幾種咳嗽、頭痛都不尋常

黃軒醫師
2024-12-16 11:00:00
156,347
收藏
分享
媒體詢問「為什麼罹癌,常常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其實癌症在你身體內形成,不會是一天形成的,這些腫瘤早已在你體內存在一段時間了!

而你自己的身體,也嘗試透過很多症狀警訊告訴你,但你通常不在乎,一直等到症狀變嚴重,身體支撐不下去,你才去看醫生,這個時候,通常已經發生轉變了!還沒去看醫生之前,你「自己對身體有警覺」,才是最重要的!!!

罹癌並非突然發生,常見日常習慣與環境汙染都增癌症風險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癌症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由於長期累積的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暴露及基因變異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吸煙、酗酒、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以及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有毒化學物質或紫外線等環境危害。

此外,一些慢性疾病發炎、病毒感染(如HPV和B肝炎病毒)以及家族遺傳基因的變化,也可能進一步增加癌症風險,這種複雜的過程往往持續多年,從最初的細胞基因突變到最終形成惡性腫瘤,期間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有了警訊,你也不知道,常常到了醫生面前,已經是晚期癌症了!

醫示警「癌前10大警訊」!咳嗽、頭痛都上榜



我整理一下,我和記者分享的癌症前,你身體可能出現的十大警訊:

1. 持續性發熱

長期發燒且伴隨乏力、食慾不振,可能是血液腫瘤的早期徵兆,例如白血病或淋巴癌。這類發燒通常無法透過普通抗生素治療緩解,且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如體重減輕、夜間盜汗或反覆感染。

由於血液腫瘤會影響免疫系統和血細胞的正常功能,導致身體難以抵抗感染,因此發燒成為一個重要的警訊。若持續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建議及早就醫,進行血液檢查或骨髓活檢,以便確定病因並及早治療。

2. 口腔潰瘍不癒合

若舌頭白斑或口腔潰瘍持續不癒,尤其是「超過兩週以上」,並伴有疼痛、出血或感覺異常,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徵兆。

這種情況通常不會因一般的抗發炎藥物或局部治療而改善,並且可能伴隨局部組織的增厚、硬結或腫塊。長期吸煙、飲酒、不良口腔衛生或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等都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

若發現此類症狀,應立即尋求口腔科或頭頸外科醫生進行檢查,可能需要活檢確診以排除惡性病變。

3. 吞嚥困難與哽噎感

若出現持續的吞嚥困難,特別是進食固體食物時感覺哽噎,且伴隨胸骨後脹痛或燒灼感,需提高警覺,這可能是食道癌的早期徵兆。

隨著病情進展,症狀可能加重,逐漸影響液體食物的吞嚥,甚至引起體重下降、反酸、嘔吐或聲音嘶啞。吸煙、酗酒、長期胃酸逆流(胃食道逆流病)以及某些飲食習慣(如攝取過燙的食物)都是食道癌的高危因素!

若有上述症狀,應及早進行內視鏡檢查及活檢,以確保早期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

突然變瘦別開心得太早!下一頁看看更多隨時要注意的癌症警訊


4. 體重快速下降 

體重在短時間內不明原因地迅速減少,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健康警訊。這種情況可能與惡性腫瘤、糖尿病或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有關。

惡性腫瘤(如胰腺癌、胃癌或肺癌)會消耗大量的身體能量,同時分泌一些影響代謝的物質,導致體重迅速下降 若體重減輕同時伴隨其他症狀,如食慾不振、疲勞或慢性疼痛,應特別警惕癌症的可能性。

建議儘快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如CT或MRI)以及針對高風險器官的專項檢查,以排除潛在的重大疾病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5. 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

停經後或非經期的陰道出血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症狀,特別是當出血沒有明顯原因時,這種異常出血可能與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其他婦科腫瘤有關,也可能是癌前病變的信號。

除了惡性病變外,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瘤或激素失衡也可能導致類似症狀。然而,停經後的任何陰道出血都應視為異常情況,需要立即就醫進行婦科檢查,包括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活檢或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並確保早期診斷和治療。

6. 頭痛惡化

如果頭痛的頻率或強度逐漸加重,且伴有噁心、嘔吐或其他神經系統異常症狀(如視力模糊、肢體無力、行動不穩或語言困難),需要高度警惕腦腫瘤的可能性。

腦腫瘤可能因腫塊壓迫周圍組織或引發顱內壓升高,導致上述症狀。特別是早晨頭痛較為明顯,並且在改變體位後加劇,這是一個需要立即就醫檢查的危險信號。

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影像學檢查,如核磁共振(MRI)或電腦斷層掃描(CT),以確定病因,並及早採取治療措施,以減少腫瘤對大腦的損害和進一步的神經功能影響。

7. 淋巴結腫大

若淋巴結長期腫脹且無明顯疼痛,並伴有觸感硬結或固定不動,需高度警惕,這可能是惡性淋巴瘤或其他腫瘤的早期徵兆。正常情況下,淋巴結腫大多與感染有關,通常會伴隨發熱或疼痛,且在感染消退後逐漸縮小。

然而,若腫大持續數週以上且無法消退,特別是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應考慮進一步檢查。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超音波、血液檢查或淋巴結活檢,以排除惡性病變。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於改善預後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惡性淋巴瘤等進展迅速的腫瘤中。

下一頁看看更多隨時要注意的癌前警訊!


8. 排便異常

排便形狀或頻率的持續改變,特別是糞便帶血、持續腹瀉或排便困難,可能是大腸癌的早期徵兆。這些異常通常表現為糞便變細、顏色變深(如柏油樣便)或混有鮮血,同時可能伴有腹痛、腹脹或未排淨感。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缺乏運動、肥胖、家族史以及慢性腸炎等。若持續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及早進行糞便隱血檢查(FOBT)、大腸內視鏡檢查或影像學檢查,以確定病因並排除腫瘤的可能性。早期發現與治療能顯著提高生存率,降低疾病的進展風險。

9. 咽喉疼痛或聲音嘶啞

若持續出現咽喉疼痛或聲音嘶啞,且無明顯感染或其他原因(如感冒或過度用聲),應提高警覺,可能與甲狀腺癌或喉癌有關。

甲狀腺癌通常伴隨頸部腫塊或吞嚥困難,而喉癌則可能表現為聲音改變、吞嚥疼痛或呼吸困難。吸煙、飲酒過量、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均可能增加喉癌的風險。

若症狀持續「超過兩週」且無改善,建議盡快就醫,進行頸部超音波、喉鏡檢查或活檢,以確定病因並及早治療。早期診斷是提高預後的關鍵。

10. 持續性咳嗽

長期反覆咳嗽(持續超過兩週),尤其是常規治療無法改善時,應警惕肺癌的可能性。若伴隨痰中帶血、呼吸困難、胸痛或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這些症狀更需引起重視。肺癌早期的症狀常不明顯,容易與慢性支氣管炎或感染混淆,但持續性咳嗽是其重要警訊之一。

吸菸、長期接觸二手煙、空氣污染以及職業暴露(如石棉或放射性氣體氡)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若有上述症狀或風險,建議及早進行胸部X光或CT掃描,必要時進一步檢查以確定診斷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早期發現可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預防與早期檢測,降低罹癌風險!



癌症的防治,本來就需從「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著手。定期健康檢查是降低癌症風險的關鍵,當你的身體出現上述警訊時,你應立即就醫。

「自己罹癌,自己先救,醫生才能救」記得!記得!癌症,不可能一天形成的。從單一癌細胞開始,腫瘤需要達到約 1 cm 3(10億個細胞) 才能通過影像學檢測到。而這樣大小的腫瘤大約需要至少30次以上的細胞分裂,這些通常是「需要很多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和腫瘤伴隨很多年了,在你未被診斷岀來之前!」

本文獲得黃軒醫師授權刊載 黃軒醫師粉絲專頁

參考資料:
  1. Febrile neutropenia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2. Early Detection of 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 A Review on Prospective Screening Methods with Regard to Global Challenges
  3. Signs and Symptoms of Esophageal Cancer
  4. Associations of weight changes with all-cause,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5. Is a Certain Type of Headache a Sign of a Brain Tumor?
  6. Back to the basics–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of pediatric malignant lymphadenopathy proven by pathological studies☆
  7. Thyroid Cancer Risk Factors
  8. Symptoms and the early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