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台灣疫情逐漸延燒,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從數百例攀升至數千例,衛福部甚至透過數學模型預估,不日將突破萬人大關。而輕症或無症狀的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都需要居家隔離,也令不少民眾人心惶惶。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依據疾管署居家照護指引,製作了4則居家照護懶人包,包括:「照護前準備」、「同住家人或照顧者注意事項」、「照護環境安排」及「垃圾處理及衣物清洗」。若民眾擔心居家隔離與照護事宜,不妨透過懶人包快速理解,並做好事前準備吧。
PCR該去哪裡做?想去醫院、診所做PCR,地址電話這裡查→【實名制快篩試劑數量查詢】
PCR該去哪裡做?想去醫院、診所做PCR,地址電話這裡查→【實名制快篩試劑數量查詢】
確診居家照護懶人包1:新冠肺炎確診居家照護前準備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居家隔離是人人都不想遇見的狀況,然而隨著確診數攀升,因成為密切接觸者被隔離的機會也大大增加,若民眾認為自己的風險較高,不妨可事先做好以下準備:

同住家人或照護者為提供佳人生活所需,要提醒確診者多休息、喝水,並依照醫囑服藥、或吃退燒藥,並協助留意確診佳人症狀變化:

下一頁看更多確診居家照護懶人包!新冠肺炎確診居家照護環境安排5重點/新冠確診居家照護的垃圾處理與衣物清洗
不論是確診者還是居家照護者,在隔離的日常生活中仍須留意環境清潔與自身身體狀況:

居家隔離時所產生的垃圾與骯髒衣物,由於恐有病毒附著,在丟棄、清洗時應留意以下狀況: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日常生活用品與飲食
盥洗衣物、個人清潔用品、衛生紙等,以及打發時間用品、三餐飲食規劃。 - 電子用品
手機、電話、電腦、網路、視訊及充電相關設備。 - 環境清潔用具
清潔劑、漂白水、75%酒精、抹布與垃圾袋等。 - 醫療用品
口罩、體溫計、血氧機、乾洗手液。 - 常規服用藥物
慢性病藥物、退燒、止咳、止痛藥物。 - 特殊對外聯絡資訊
同住家人以外的緊急聯絡人、地方政府關懷中心或衛生單位窗口等。

確診居家照護懶人包2:新冠確診同住家人或照顧者注意事項
同住家人或照護者為提供佳人生活所需,要提醒確診者多休息、喝水,並依照醫囑服藥、或吃退燒藥,並協助留意確診佳人症狀變化:
- 除了緊急狀況或有照顧需求,不可接觸確診家人。特別是65歲以上老人、孕婦、幼兒等免疫較低或有潛在疾病者。
- 若不得已需要與確診家人使用共同空間,應該窗確保空氣流通,且雙方全程都須配戴口罩,事後須進行環境清潔與消毒。
- 在緊急狀況下,若需進入確診者房間,雙方均須配戴口罩。即使有戴手套,事前、事後仍需使用肥皂濕洗手或酒精乾洗手。
- 確診者使用過後的餐具須戴手套以清潔劑清洗,洗完後需使用肥皂濕洗手或酒精乾洗手。
- 照顧者在照顧時也要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的新冠感染相關症狀。若有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所)或1922。

下一頁看更多確診居家照護懶人包!新冠肺炎確診居家照護環境安排5重點/新冠確診居家照護的垃圾處理與衣物清洗
確診居家照護懶人包3:新冠肺炎確診居家照護環境安排5重點
不論是確診者還是居家照護者,在隔離的日常生活中仍須留意環境清潔與自身身體狀況:
- 定時清潔、消毒房內「經常接觸的位置」,如門把、桌面、電燈開關等。
- 廁所衛浴「每日清潔消毒一次」,若是全家共同使用的浴室、廁所則每次使用後都要消毒。
- 清潔、消毒可能與確診者「動線重疊」或「共用空間或物品」。
- 保持房間通風,可開窗、使用空氣清淨機、用電扇往房內或戶外吹等。
- 一般環境(家具、房間、廚房等)以1:50稀釋漂白水(1000ppm)消毒;浴室、馬桶以1:10稀釋漂白水(5000ppm)消毒。

確診居家照護懶人包4:新冠確診居家照護的垃圾處理與衣物清洗
居家隔離時所產生的垃圾與骯髒衣物,由於恐有病毒附著,在丟棄、清洗時應留意以下狀況:
- 垃圾不需分類,直接丟入有蓋垃圾桶。
- 尖銳物品應先以報紙包封,以免刺破傷人。
- 垃圾提出前須以雙層垃圾袋包裝,且袋口需密封。
- 建議垃圾靜置72小時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
- 確診者的衣服、毛巾、浴巾應與其他非確診家人/同住者分開清洗。
- 衣物、毛巾須徹底曬乾、晾乾,或使用烘衣機烘乾。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