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李芸報導】「眩暈」是一種常見的惱人症狀,一旦發作,病人會感覺整個世界天旋地轉,嚴重時可能連走路都不穩,還會伴隨噁心、嘔吐。治療眩暈需先找出成因,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可能引起眩暈的因素很多,包括貧血、梅尼爾氏症、自律神經紊亂等。而小兒科醫師胡文龍日前在個人網站分享,缺乏「維生素D」,竟也可能是造成眩暈的原因之一。
胡文龍醫師提到,他有一名50多歲的女性病患,半年前無預警地出現陣發性眩暈,每次發作都會持續3天到一週,發作時只能躺著閉眼休息,生活起居都需要他人照料,且每隔兩、三週就會發生一次。眩暈症大幅影響她的生活,到醫院做了許多檢查,排除梅尼爾氏症、良性姿勢性眩暈等狀況,卻仍找不到真正的成因,讓她苦不堪言。
只靠補充維生素D,眩暈、失眠、掉髮通通改善!
胡文龍醫師提到,他有一名50多歲的女性病患,半年前無預警地出現陣發性眩暈,每次發作都會持續3天到一週,發作時只能躺著閉眼休息,生活起居都需要他人照料,且每隔兩、三週就會發生一次。眩暈症大幅影響她的生活,到醫院做了許多檢查,排除梅尼爾氏症、良性姿勢性眩暈等狀況,卻仍找不到真正的成因,讓她苦不堪言。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經過藥物治療無效,病患輾轉到胡文龍醫師的診所求醫。胡文龍醫師描述,這名病患平時注重養生、飲食清淡,且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整個人看起來只有30歲出頭,在得到眩暈症前健康狀況都很不錯;自眩暈症開始後,除了頭暈外,還伴隨輕微的失眠問題、容易掉髮。
問診過程,胡文龍醫師發現病患因為怕變黑,平常不愛曬太陽;進一步檢查,更發現病患血液中的維生素D代謝物濃度只有11.8納克/毫升(ng/ml),低於正常值的下限30納克/毫升(ng/ml),顯示維生素D嚴重不足。於是他建議病患回家後多攝取高維生素D的食物、服用維生素D補充錠,並配合每天曬15分鐘太陽。病患回家照做後,眩暈、失眠、掉髮全都不藥而癒,而且到目前已經3個月未再發作。
維生素D的濃度竟然會影響眩暈症狀?胡文龍醫師說明,根據醫學期刊研究發現,許多由不同原因引起眩暈的患者,例如良性姿勢性眩暈、梅尼爾氏症等,患者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竟都比一般人低,且這些患者補充維生素D後,眩暈狀況也都會明顯改善。
精神科醫師鄭光男則在個人網站提到,韓國首爾國立醫學大學曾進行一項研究,將957名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患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每天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另一組則不予補充。經過一年追蹤,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組別,暈眩的復發率下降24%,比未服用組別高出不少。因此鄭光男建議,為暈眩所苦的患者可以檢測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若發現不足可以藉由補充維生素D、鈣質減緩暈眩症狀。
皮膚黑也容易維生素D不足!下一頁看看除了曬太陽還有哪些方法補夠D
根據國健署2017~2020的國人營養健康調查報告,維生素D為國人血液中最缺乏的維生素,其中又以13~44歲女性的缺乏狀況最嚴重。德創生技在網站上指出,維生素D影響人體的鈣質吸收和骨骼生長,是調節生理機能的重要營養素,一旦缺乏可能造成慢性疼痛、免疫力下降、肌肉無力、腰痠背痛、肥胖、情緒低落、影響睡眠品質等問題,需多多重視。
除了年輕女性需注意維生素D補充,建佑藥局也在網站上說明,容易發生維生素D不足的族群還有:
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上說明,平時我們可以透過曬太陽,讓身體自行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但是冬季的日照時間縮短,加上室外天氣冷,大家往往想窩在家裡、不想出門,因此曬太陽的機會減少許多,就可能導致維生素D缺乏。
因此國健署建議,冬季可以藉由聰明選擇食材,將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列入菜單,透過「吃」維持身體的營養均衡。國健署並說明推薦幾項維生素D含量豐富,且生活中容易取得的食材,包括: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問診過程,胡文龍醫師發現病患因為怕變黑,平常不愛曬太陽;進一步檢查,更發現病患血液中的維生素D代謝物濃度只有11.8納克/毫升(ng/ml),低於正常值的下限30納克/毫升(ng/ml),顯示維生素D嚴重不足。於是他建議病患回家後多攝取高維生素D的食物、服用維生素D補充錠,並配合每天曬15分鐘太陽。病患回家照做後,眩暈、失眠、掉髮全都不藥而癒,而且到目前已經3個月未再發作。
頭暈找不出原因?可能是維生素D過低惹禍
維生素D的濃度竟然會影響眩暈症狀?胡文龍醫師說明,根據醫學期刊研究發現,許多由不同原因引起眩暈的患者,例如良性姿勢性眩暈、梅尼爾氏症等,患者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竟都比一般人低,且這些患者補充維生素D後,眩暈狀況也都會明顯改善。
精神科醫師鄭光男則在個人網站提到,韓國首爾國立醫學大學曾進行一項研究,將957名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患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每天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另一組則不予補充。經過一年追蹤,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組別,暈眩的復發率下降24%,比未服用組別高出不少。因此鄭光男建議,為暈眩所苦的患者可以檢測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若發現不足可以藉由補充維生素D、鈣質減緩暈眩症狀。
皮膚黑也容易維生素D不足!下一頁看看除了曬太陽還有哪些方法補夠D
影響失眠、憂鬱、肥胖!這些族群要小心維生素D不足
根據國健署2017~2020的國人營養健康調查報告,維生素D為國人血液中最缺乏的維生素,其中又以13~44歲女性的缺乏狀況最嚴重。德創生技在網站上指出,維生素D影響人體的鈣質吸收和骨骼生長,是調節生理機能的重要營養素,一旦缺乏可能造成慢性疼痛、免疫力下降、肌肉無力、腰痠背痛、肥胖、情緒低落、影響睡眠品質等問題,需多多重視。
除了年輕女性需注意維生素D補充,建佑藥局也在網站上說明,容易發生維生素D不足的族群還有:
- 尚未斷奶的嬰兒:剛出生的嬰兒幾乎都在母親身邊,很少曬到太陽,因此主要維生素D的來源為母乳或是奶粉。如果母親本身維生素D不足,建議考慮讓嬰兒透過配方奶粉或其他嬰幼兒食品補充維生素D。
- 年長者: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效率會越來越差,加上年長者可能因行動不便長時間待在室內,或因飲食習慣改變營養攝取不足,導致維生素D缺乏。
- 陽光照射不足、膚色較深的人:皮膚經陽光照射,可以合成人體需要的維生素D。膚色較深者,由於皮膚內的黑色素會吸收紫外線,導致合成維生素D的能量減少,可能使皮膚無法生成足夠的維生素D。
- 患有腸胃道疾病、脂肪吸收不良者:維他命D為脂溶性營養素,與油脂一起攝取效果較佳。若患有胃腸疾病導致油脂消化、吸收不良,可能連帶阻礙維他命D吸收。
冬季日照少,透過這些食材把補維生素D補回來
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上說明,平時我們可以透過曬太陽,讓身體自行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但是冬季的日照時間縮短,加上室外天氣冷,大家往往想窩在家裡、不想出門,因此曬太陽的機會減少許多,就可能導致維生素D缺乏。
因此國健署建議,冬季可以藉由聰明選擇食材,將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列入菜單,透過「吃」維持身體的營養均衡。國健署並說明推薦幾項維生素D含量豐富,且生活中容易取得的食材,包括:
- 鯖魚:每100克(約1/3隻)鯖魚含有25.2微克維生素D,而成人每日建議攝取的份量為10微克,因此只要100克鯖魚,就含有一日所需2倍多的維生素D!
- 鮭魚:每100克(約1/4片)含有11微克維生素D,一片就能輕鬆達到一日所需份量。
- 蛋黃:每一顆重量約20克,約含有1.4微克的維生素D,雖然離一天所需有一段差距,不過雞蛋是生活中最容易取得的食材之一,可以輕鬆地安排進每天的菜單中,所以少曬太陽的季節,可以提高雞蛋攝取,補充維生素D。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