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你平常刷牙都怎麼漱口呢?知名演員陳意涵日前於社群PO文表示自己不愛用漱口杯,「因為感覺杯底很容易發霉,髒髒的」,引來藝人與網友討論。除了男星李李仁回應指出「我用嘴接水漱口」外,小S徐熙娣也表示,自己從小就都用手接水漱口,且杯子還要清洗,何苦找自己麻煩。
相關貼文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不少民眾指出,自己不用漱口杯,而是採用以手接水的解方。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一直都習慣使用漱口杯,不然不知道怎麼漱口。而如果真的要使用漱口杯,又有哪些清潔細節該注意呢?
相關貼文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不少民眾指出,自己不用漱口杯,而是採用以手接水的解方。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一直都習慣使用漱口杯,不然不知道怎麼漱口。而如果真的要使用漱口杯,又有哪些清潔細節該注意呢?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漱口杯常見汙垢有3種,浴室黴菌、細菌恐引起腸胃炎、肺MAC症、支氣管疾病
漱口杯或許是家家戶戶中最常見的日常用品之一,而看似每天僅用於漱口、乾淨的漱口杯意外的髒,一不小心就容易忽略其帶來的微小風險。若不仔細留意漱口杯的清潔,恐不知不覺將黴菌、細菌吞下肚。相信不少民眾都曾有漱口杯底部出現汙垢、黑色、粉紅色等顏色的經驗。
日本訪問牙科協會的衛教資料指出,漱口杯可能產生的汙垢有3種:
- 黑色汙垢:黑色黴菌,常出現在杯子外側與底部。
- 粉色汙垢:酵母菌,比黑色黴菌繁殖度快,常出現在杯子內側。
- 白色汙垢:自來水中所含的鈣質與礦物質。
這些汙垢、病黴菌看似常見,然而一旦進入人體卻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根據陸媒報導,河南省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王永功指出,使用這樣的漱口杯長期恐讓黴菌、污垢透過漱口進入嘴中,傷後口腔黏膜,甚至引起胃腸道、呼吸道疾病。
除了黴菌外,台灣因為住宅格局的關係,許多民眾的廁所、馬桶就放在洗手檯旁、浴室之中。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曾於節目分享,不論是蹲式還是坐式馬桶,只要沖水,細菌(大腸桿菌等)就會噴濺至天花板、地板與牆壁。因此最髒的物品就是「牙刷與毛巾」。從醫師分享的例子看來,常擺放於牙刷與毛巾旁的漱口杯恐也是受大腸桿菌等細菌侵害的「受害者」之一。
除了大腸桿菌與黴菌外,日本Health Care Cleaning協會會長松本忠男也曾為文指出,浴室中還潛藏著MAC菌、綠膿桿菌、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一旦不慎感染,就有可能罹患肺MAC症、支氣管哮喘及拉肚子、嘔吐、等病毒性腸胃炎症狀。
綜合日本結核預防會複十字醫院副院長尾形英雄及翁佩魁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的受訪資料,一旦不小心感染了MAC菌(最常見的非結核分枝桿菌之一),該菌就有可能在肺部與支氣管繁殖長達10年以上,增加咳嗽、痰等小症狀。若民眾免疫力較低,甚至恐罹患皮膚炎、潰瘍,甚至惡化為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等嚴重疾病。
保持衛浴用品清潔的存放法,下一頁看更多!
常見牙刷放法竟錯誤!漱口杯使用前後仔細清洗、保持乾燥
若要避免民眾受浴室的髒汙、黴菌感染,除了勤打掃擺放漱口杯的浴室,杜絕髒污外,每天都會使用的漱口杯更是不容忽視。
從事前預防的角度來說,綜合日本訪問牙科協會、王永功醫師及日本生活情報站「cojicaji」的資料,每天漱完口後,須使用流水將杯子徹底洗淨;牙刷也別放在杯中,避免水分在杯底積聚,除了將漱口杯倒扣晾乾外,最好也能將它擦乾,避免黴菌滋生。
而若已長出黑色黴菌或粉色酵母菌或其他髒污,則應丟棄更換為佳。若真不想換新漱口杯,則可使用漂白水清潔,至於白色的鈣質、礦物質等鹼性汙垢,則可使用酸性的檸檬酸噴霧將其洗淨。
而若要避免馬桶噴濺出大腸桿菌等髒汙,林口長庚臨床毒物護理師譚敦慈則於節目建議,一定要先蓋上馬桶蓋再沖馬桶,且建議沖完水後再噴上酒精擦拭,以利它人使用。
此外,如同易受馬桶細菌汙染的牙刷一般,漱口杯也應時常仔細清洗,並每次使用完後都需留意無髒汙、牙膏殘留,保持乾燥,甚至也可用酒精給漱口杯消毒,以此減少口腔衛生危機。
參考資料:
- 歯磨きコップの汚れ
- 漱口杯放浴室出現黃垢 醫師:不常清洗導致恐怖後果
- 沖水不蓋馬桶蓋…細菌噴滿!醫揭「2物品最髒」:下一位狂吸大腸桿菌
- 浴室細菌竟致肺病感染!1表教你完整根除頑固的浴室黴菌!
- 沒感冒卻慢性咳嗽、呼吸衰竭!洗浴室竟是感染原因
- コップにできたカビの取り方|歯磨き用コップにハイターは使え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陳意涵怕漱口杯髒,刷牙「以口接水」!避免漱口杯污漬引起身體不適這樣做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