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編輯部】魚油廣受民眾青睞,但坊間的魚油產品種類繁多,消費者該怎麼選才能安心呢?長期研究魚油、被譽為台灣營養學界權威的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名譽教授謝明哲,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對於如何選擇魚油產品,特地從營養科學的角度出發,彙整出
選擇魚油4原則:
- 製作魚油的原料,以多種小型魚混和製成尤佳
魚油的主要製作原料是海洋中的魚類。但海洋污染日益嚴重,今(2019)年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已跟隨國際腳步,對魚油祭出重金屬「無機砷」的限量規範。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食藥署在2017年發布的《魚類攝食指南》中,已針對鮪魚、旗魚、油魚和鯊魚等大型魚類,提出建議攝取量,並呼籲孕婦及幼童可依指南適量攝取,以避免重金屬甲基汞的危害。 「比如:塑化劑、微生物、重金屬等,都是魚油產品應須檢測的項目。」謝明哲提醒,魚油中兩大主成分EPA和DHA的含量比例,是否和包裝上標示一樣,最好也經過成分定量檢驗認證。
謝明哲說明,購買時要看DHA+EPA的成分總含量,而非魚油的毫克數,因為DHA和EPA才是有效成分。
申請「健康食品」認證的魚油產品,須通過衛生福利部嚴格規範與標準,比如:為求有效性,魚油產品標示的Omega-3脂肪酸總量,只能計算EPA+DHA含量、限採用吸收力較佳的「TG型」(三酸甘油脂型)魚油、須符合重金屬規範、執行安定性檢驗…等,除了仰賴「小綠人標章」和國際驗證的把關,廠商的自主管理也同樣很重要,而品牌的口碑和信譽就值得參考。
魚油對身體好,所以吃越多越好?魚油對健康有益卻仍有些迷思,下一頁針對魚油兩大誤解逐一說明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