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棉花棒掏耳朵竟變外耳炎!耳科醫師解答正確清耳朵怎麼做?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1-07-06 12:00:00
62,470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戴著耳機沉浸個人的小小世界好放鬆,每天使用棉花棒清潔耳朵乾淨又舒適,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兩個動作居然反而容易對耳朵造成傷害,讓你的耳朵發炎!

過度刺激耳朵容易產生外耳炎



耳朵的入口處到鼓膜的部分稱為「外耳道」,由於該處皮膚較薄,容易因為物理刺激而引起發炎症狀。這類的症狀稱為外耳炎,初期症狀只是稍微搔癢或是有違和感,但若病情加重,則可能使耳朵產生灼熱感、腫痛,甚至會流膿。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本來,外耳炎常因清耳朵、助聽器、游泳等原因引發,因此又稱「游泳耳」。不過,隨著新冠疫情加劇,日本因為遠距工作、上課需要戴耳機的狀況增加,近期使用耳機造成外耳炎的案例也引起醫師關注。大阪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醫師前田陽平就曾明確指出,「長時間使用耳機將會提高罹患外耳炎的風險」。

所幸,有簡單的方式能預防外耳炎。前田陽平建議,應盡可能避免帶給外耳道刺激,因此若情況允許,可以使用耳罩式耳機,若是使用一般耳機,除了要留意不要長時間使用外,也要定期將外頭附著的髒污擦拭乾淨,維持耳機清潔。


使用棉花棒清潔也容易讓耳朵發炎,耳朵自淨作用可自行清潔



前述提及,過度刺激耳朵容易產生外耳炎,而許多人難以想像,使用棉花棒清潔耳內也是刺激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特別留意。

日本橋大河診所耳鼻喉科院長大河原大次指出,入浴後使用棉花棒清耳朵、吸水的民眾很多,而這也是會造成外耳炎的原因。大河原院長表示,耳朵有自淨作用,會將污垢自然地往外排出,因此不建議過度清潔耳朵。

耳垢要清?不清耳朵不舒服?下一頁看看怎麼處理才不傷耳朵


或許很多人曾聽過「耳朵入水放著不管的話會罹患中耳炎」,不過大河原大次表示這是無稽之談,單單耳朵入水並不會引發中耳炎,反倒使用棉花棒過度清潔容易傷到外耳道,甚至鼓膜。此外,很多一般市售的棉花棒都太粗,不僅未得到清潔效果,反而容易將髒污往耳朵深處推。

JCHO東京新宿醫療中心耳鼻喉科部長石井正則也指出,過度清潔有傷害鼓膜的危險性,並且容易把耳屎推進耳朵深處造成耳垢栓塞。

此外,雖然耳垢稱之為「垢」,感覺好像很髒,但事實上耳垢擔任著抗菌作用的重要角色,其中含有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能抑制細菌在耳中繁殖。

帝京大學醫學院附屬溝口醫院耳鼻喉科教授白馬伸洋也認為,除了上述效果之外,過度清潔耳朵也容易讓螞蟻等小昆蟲進入造成損傷。

不過,或許不少民眾不清耳朵就不舒服吧?石井正則建議,1、2個月清一次耳朵就足夠了。由於耳朵擁有自淨作用,耳垢會自然地向外排出。不過,高齡者由於耳朵的自淨作用衰退,耳垢較難向外排出,此時可以使用棉花棒,在耳朵入口約1公分處稍微清潔即可。

參考資料:
  1. 外耳炎でかゆみ・痛み イヤホン使いすぎも原因
  2. 耳掃除、やり過ぎは逆効果 1~2カ月に1回スッキリ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