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胃腸名醫觀察:罹癌最常見1習慣!行醫45年從沒生病的8個飲食秘訣

新谷弘實(紐約貝斯以色列醫院醫師)
2024-03-26 12:00:00
236,532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新谷弘實(紐約貝斯以色列醫院醫師)】我擔任醫師的四十五年間,從來沒有生過病。十九歲時罹患流行性感冒,是我最後一次接受醫師治療。

我在美國和日本從事醫療工作。醫師,是一種肉體和精神都非常辛苦的工作。即使如此,我依然能夠一直保持健康,就是因為每天都實踐著某種健康法的緣故。

我親身實踐這種健康法,實際體認到它的效果後,也開始介紹我的病人嘗試。結果,與原本就健康的我比起來,他們的效果遠在我之上。特別是接受我治療的癌症病人,充分理解這種健康法,並確實實踐之後,癌症的復發率幾乎等於零。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你的健康由你吃的食物來決定



不論任何人,如果從年輕時起就習慣吸菸、喝酒,以肉食為主,很少吃蔬菜、水果,並且大量攝取牛奶、優酪乳、奶油等乳製品,到了六十歲左右,一定會出現生活習慣病。

例如,遺傳性動脈血管較弱的人就會形成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胰臟較弱的人則可能出現糖尿病;女性的話,可能會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症等,而且容易惡化成癌症;男性方面,若攝護腺肥大可能形成攝護腺癌,有時還會發生肺癌、大腸息肉、變形性關節炎⋯⋯會出現什麼樣的疾病,依每個人的遺傳基因和生活環境而有所不同,很難預料,但是會引發某種疾病是可以確定的。

我以胃鏡和大腸鏡診察病人的胃相、腸相大約兩年後,便開始詢問病人的飲食習慣,其中最先進行詳細調查的就是癌症病人。

一般人在健康檢查或看病時,也可能被問及生活習慣,但絕大多數都將重點放在「現在」,其實這沒有太大的意義。要知道發病的原因,有必要先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亦即在多長的時間中以何種頻率攝取了什麼食物。或許有不少病人記憶不全或草率應答,但如果醫師耐心詢問,相信可以了解很多事情。例如現在同樣每天喝一杯牛奶的人,是出生後立即攝取奶粉,還是成年之後才養成喝牛奶的習慣,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調查癌症病人的飲食習慣,可以發現大多數人都習慣攝取大量葷食,如肉、魚、蛋、牛奶等動物性食物。而且,越年輕發病的人,通常也越早開始頻繁而且大量的攝取動物性食物(特別是肉類和乳製品)。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等,雖然引發的癌症種類不同,但這種傾向卻是共通的。

不論罹患任何癌症,幾乎沒有例外,病人的腸相都不佳。因此,我認為身體某個部位出現癌症的病人,很可能也伴有大腸息肉,甚至大腸癌,建議務必接受大腸鏡檢查。


天然食物有益身體健康,但「吃的幸福感」也不能忽略!下一頁看看45年不生病的醫師有哪些飲食秘訣吧


我提倡大腸鏡檢查,也為不少癌症病人做檢查,結果正如前面所預料的。臨床結果顯示,特別是罹患乳癌的女性和罹患攝護腺癌的男性,出現大腸異常的比例相當高。由於這項結果,使得乳癌和攝護腺癌的病人接受大腸檢查已非常普遍。

飲食所引起的癌症,並不會立即發病。過去長時間的飲食習慣,會不斷的在體內累積。因此不能因為眼前沒有發生症狀就掉以輕心。所謂「持續就是力量」,千萬不可輕忽,「持續」不論在好的方面或壞的方面,都能形成可觀的力量。

勉強吃不好吃的食物不會健康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烹調」食物,因此而享受到多樣的吃法,並學會保存食物的方法。但是相反的,食物也因為加熱而失去了重要的酵素。

野生動物中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會像人類一樣調理食物,當然也不會精製或加工食物。因此,研究如何吃有益健康的人,其中就有人主張人類應停止食物加工,所有的食物都應採取生食。

但是我並不這樣認為。因為,覺得「幸福」是人類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對人類而言,飲食可以帶來莫大的喜悅,勉強吃不好吃的東西是不會健康的。

因此,新谷飲食健康法一方面主張學習自然,同時也強調享受吃的樂趣的重要性。

再次說明吃的方法:
  • 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的比例為八五(~九○)比(一○~)一五
  • 整體來區分,榖物(包括豆類)占五○%,蔬菜和水果占三五~四○%,動物占一○~一五%
  • 占全體五○%的榖物最好選擇未精製者
  • 動物性食物盡可能選擇魚類等比人類體溫低的動物
  • 選擇未精製的新鮮食物,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狀態
  • 盡可能不要攝取牛奶和乳製品(乳糖不耐症、過敏體質的人,以及不喜歡牛奶和乳製品的人更要完全避免)
  • 避免人造奶油和油炸食物
  • 充分咀嚼,勿暴飲暴食

只要了解自然的道理和人類身體的結構,並遵守這些要點,享受對健康有益的飲食樂趣絕非難事。而且最好從小就養成這種習慣。

若是想享受「美味」的樂趣,偶爾來客厚厚的牛排或喝上一杯並無妨。飲食對身體的影響是日積月累的,偶爾放鬆一下,其餘九五%的飲食則充分堅守健康原則,奇妙酵素依然可以維護我們的健康。

總之,最重要的就是一方面享受飲食樂趣,同時長期維持正確的飲食方式。

本文摘自《不生病的生活》/新谷弘實(紐約貝斯以色列醫院醫師)/如何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