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黃獻銘中醫師】
最近天氣涼了,許多患者問我能不能吃麻辣鍋,「中醫是不是都叫人不要吃辣?」
吃麻(花椒)跟吃辣(辣椒),中醫必須分開看,對於吃麻,阿銘師有一篇舊文介紹,連我自己都覺得寫得好看(臉皮厚),分享給大家,不是偷懶。
麻辣鍋ok嗎?
最近天氣涼了,許多患者問我能不能吃麻辣鍋,「中醫是不是都叫人不要吃辣?」
吃麻(花椒)跟吃辣(辣椒),中醫必須分開看,對於吃麻,阿銘師有一篇舊文介紹,連我自己都覺得寫得好看(臉皮厚),分享給大家,不是偷懶。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花椒二三事】
芳姐(化名)是兩個孩子的媽,雖然工作與相夫教子的雙重任務並未在她外表上烙下任何「嬸味」,卻落下個肩頸疼痛的頑疾。每逢午後或疲倦時,肩頸便僵硬痠痛,按摩整骨多時也難以有常時間的緩解,令她苦不堪言。
我摸摸芳姐的肚子,按到中層便鼓脹疼痛,想也不想就問她是否之前推拿師傅都以肩頸為主。她愣了一下回:「難道不對嗎?」 我說妳的肩頸張力來源從腹部來的,不處理源頭只處理末端的肩頸當然是浪費錢。接著我抬腳擺位,針開小腿與腳掌讓腹部鬆軟,再按芳姐腹部。「咦?」芳姐表示腹部不痛了,肩頸也瞬間舒服許多。
我再往腹部深層按壓,瘦削的軀幹彷彿能按到位於背部的髂腰肌(人體的菲力部位),腸子間的筋膜仍有緊繃,怎麼調也調不開。我擦了擦汗,說:「今天先治療到這裡,妳回去吃點花椒吧!」
花椒,自古稱蜀椒、川椒,《神農本草經》:「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意思是,花椒辛香的特性,可以擴張身體深層以及其他循環差、接近壞死的末梢循環。而傳統中醫以現象為特色去命名,微血管循環不良閉鎖的組織,往往局部溫度較低下、疼痛、再生不良,古中醫便歸類以上現象為「寒濕」。花椒,便是協助疏通深層與頑固的循環。
花椒除了入菜,真的會入方劑嗎? 有的,傷寒名方「大建中湯」便由蜀椒、乾薑、人參、麥芽糖四位藥組成,治療類似現今腸梗阻或缺血性腸炎之類的嚴重腹痛,功用在擴張內臟層面的血液循環。
第二頁解析花椒宜忌體質,吃之前要看仔細囉
今天四川的朋友帶了家中自種的花椒給我,稱是「九皮葉」等級。才知道每枝結實纍纍的花椒樹枝都有不同的花椒葉數目,一枝九葉的稱「九皮葉椒」,當然還有「三皮」、「五皮」、「七皮」的等級差別,葉數越高其香氣、麻勁與含油量也越高。
晚餐加入少許,只覺通體香氣滿溢,麻而不辣,口中涎液橫流。在台灣很難吃到這麼好的花椒,所以很多朋友都以為我不吃辣。吃花椒就是要少量食用,達到口自生津,#千萬別過服造成口舌乾燥,反而傷了腎水。自後腹中一陣暖意,如同腸間陳寒冰釋,身體放鬆許多,吃此等辛香料反而有睡意陣陣襲來。
現代人生活型態久坐臥而運動少,經脈筋膜的動能往往是疲憊不足的,也造成許多退化與慢性痠痛。不過要辨明是內臟動能不足的體質才建議適量服用花椒,不然一直吃麻辣鍋到上火可不好了。可以試驗性的少量服用,如果身體放鬆口舌生津便可,如果反而口乾,代表您體質沒這麼適合喔!
作者簡介:黃獻銘中醫師,《鍼還中醫診所》院長。「鍼」是針字最原本的寫法,黃院長行醫最大的願望是希望透過「鍼」灸治療讓患者的身體「還」原到最原初的狀態。曾任明悅中醫診所院長、台中榮民總醫院醫師、高雄市立中醫醫院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醫師,醫師國考榜首,中醫西醫雙執照醫師。FB:中西醫師黃獻銘。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