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國人最愛冬令進補TOP10!這體質補錯便秘還發胖

早安健康編輯部
2018-11-22 14:00:00
43,688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編輯部】食補養身吃什麼最好?「立冬」後被認為是調養身子的進補好時機,大家都習慣以各樣藥膳食補料理來「補冬」,藉由進補來溫養五臟六腑,並為了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天儲存足夠的能量,不但能讓身子更強壯以抵禦低溫,也能預防疾病。

經過統計,什麼樣的食補最受大家歡迎?Daily網路溫度計公布全台最紅的10大冬令進補必吃養身料理,材料簡單方便料理的麻油雞、冬天聚餐常見的薑母鴨、羊肉爐,還有什麼是你的最愛?哪一道又會一舉奪冠呢?

十大立冬進補必吃養身料理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想看更多精彩分析報導嗎?全在本文裡喲→《祛寒又強身!十大立冬進補必吃養身料理》【更多精采報導,請上《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官網http://dailyview.tw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網路上最紅的十大冬令進補料理



10.燒酒雞



冬天到了有些人喜歡喝點酒暖暖身,燒酒雞,自然也是入冬必吃佳餚啦!除了重要的米酒是主要材料之外,還要加入中藥材,讓整個身體都暖和起來。例如當歸、川芎擅長補血調經、活血行氣;桂枝、桂心性溫,中醫常用來溫經止痛,八角則有利於行氣。

冬天天氣寒冷時,體虛、貧血而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吃一點燒酒雞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若感冒發燒、扁桃腺發炎、肝火旺盛、腸胃炎患者則盡量要避免食用喔!

【燒酒雞食譜】(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網站

材料:土雞1隻,川芎10公克,當歸10公克,桂枝3公克,桂心2公克,大茴香3粒,枸杞30個,米酒2瓶
做法:
  1. 將雞洗淨,去毛及雜質,用沸水燙洗去血水,再用刀切成雞塊,待用。
  2. 把川芎、當歸、桂枝、桂心、大茴香、枸杞浸泡於米酒中30分鐘。
  3. 將雞肉放入深鍋中加入2.之中藥材,蓋好鍋蓋,再用大火加熱,到酒精揮發完,改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食用。

9.人蔘雞



人蔘的養身功效許多人都相當熟悉,《藥性論》指出,人參:「主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人蔘常被認為可以補元氣、益智安神,跟雞肉一起燉煮,入口鮮香的好滋味讓人超滿足!而《中藥材養生密碼》一書則提及,氣塞、燥熱引起的喘症、咽喉乾燥、陰虛火旺引起肺熱痰多、燥熱型失眠患者等都不宜食用。

8.藥燉排骨



傳統藥燉養生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醫食同源」、「藥食同源」 是自古以來的食療養生觀念,台灣人冬天或天冷常會吃些藥燉排骨湯等,希望能夠氣血雙補,大都以人參、當歸、肉桂、黃耆、熟地等常見中藥為主;但中醫師提醒,並不是所有補性的食材都能起到相同效果,若是服用不當或過量反而會蒙受其害。

寒冬進補,你選哪一道?下一頁告訴您更多進補料理好處,補對才有效!


7.四物湯



華人社會時常將中藥湯膳做經期和產褥期的保養,四物湯就相當常見。四物湯由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這四味中藥所組成,是許多女生會在經期後體質較虛弱時食用的藥方,通常和雞肉或排骨一起烹煮,陳曉萱中醫師提醒,湯膳需依醫師指示食用,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身體燥熱者特別不建議飲用。

  • 適用症狀:血虛、面色不紅潤、舌頭顏色偏淡、月經排完前悶痛。
  • 食用時機:月經快排完時喝2-3帖就足夠。
  • 小提醒: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身體燥熱者不建議飲用。

6.四神湯



覺得雞鴨魚肉太油膩了,不如試試清爽顧胃的四神湯!四神湯是最為人熟知的平補藥膳,茯苓、芡實、山藥、蓮子四大藥材,性屬平和、不溫不涼,除了體質中性者,就連虛寒與燥熱體質都非常適合。四神湯能補益心肺,調肝固腎,市售常加的薏仁也能補肺清熱,排濕效果強大,能改善濕疹、鼻子過敏,更能預防風濕性關節炎,體內的濕濁去除了,免疫力自然提升,還能養顏美容、消水腫。

【四神湯食譜】

材料
  1. 藥材可至中藥行直接包一份
  2. 瘦肉片依喜好程度添加
  3. 鹽、米酒適量

作法
  1. 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
  2. 豬肉片燙熟備用。
  3. 水淹過藥材,加米酒燉煮至熟,起鍋前加入瘦肉片滾過,適量鹽調味。

5.桂圓紅棗湯



桂圓即為龍眼乾,性溫味甘,有補心脾,益氣血的功效,紅棗則有助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對於血虛所導致的頭暈眼花,或是脾胃虛弱導致的身體疲勞、倦怠有幫助。桂圓搭配紅棗,主要功效有益氣養血,暖胃安神。對於「虛寒型」體質的人有幫助,常見為面色蒼白、手腳冰涼、怕冷明顯、有貧血傾向的女性。

4.當歸鴨



當歸鴨的主要食材有鴨肉、當歸、川芎、熟地、桂枝、黃耆等多種中藥材,和老薑、米酒一同燉煮,除了品嚐美味的湯頭和鴨肉之外,當歸鴨麵線更是一道人氣美食,加入麵線或冬粉一起煮是非常經典的定番吃法!

當歸具有補血調經、改善血液循環、調養氣血、保健心血管等作用。但《中藥材養生密碼》一書提及,當歸中含有可能會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的成分,因此乳腺癌的患者應該避免服用。中醫師也提醒,當歸容易導致虛火上升,肝火旺、肺虛內熱的人,不宜服用;脾胃虛弱、大便溏瀉的人應謹慎服用,有慢性腹瀉症狀的患者應盡量避免。

超熱門進補料理,贏過羊肉爐、薑母鴨的是?下一頁揭曉!


3.羊肉爐



羊肉爐成為榜上唯一的羊肉料理,不過其實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羊肉的好處不僅止於暖身,還有瘦身、預防貧血、滋養肌膚等功效,可說是兼顧養生與美麗的進補食材!加上羊肉爐中的老薑能促進血液循環並增加免疫力,所以對冬天容易手腳冰冷或是有氣管方面毛病的人特別有益處。

2.薑母鴨



許多人冬季聚會首選就是薑母鴨了!薑母鴨主要食材包含鴨肉、麻油、米酒、生薑,藥師廖偉呈在文章中提醒,若屬風熱感冒,千萬不要吃薑母鴨,建議可以改喝雞湯溫補;初期的風寒型感冒可以吃薑母鴨,但要去掉米酒和麻油,以免上火,化風寒為風熱。

至於鴨肉則較具毒性,事實上感冒不太適合吃鴨肉,但是生薑(不建議老薑)具有溫散風寒的作用,所以風寒型感冒初期如果要吃薑母鴨,建議不要添加米酒及麻油。 當風寒型感冒進入中、後期後,就會開始化熱、出現熱症,此時就表示風寒型感冒已逐漸轉為風熱型感冒,比較不宜再食用薑母鴨。

1.麻油雞



第一名就是冬天進補絕不可少的麻油雞!麻油爆香薑片、加入雞肉拌炒、米酒倒入燉煮,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能上桌,天冷的時候來上一碗,頓時消除寒意,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麻油是最好的三大好油之一,有高抗氧化劑木酚素,可以幫助身體調節血液內的糖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保護心血管,有效對抗三高。

中醫師小提醒



熱呼呼、香噴噴的養身料理讓人食指大動,不過,雖然我們的身體的確在進入冬天之前需要好好來儲存熱量,然而,很多人因為注重養生,努力喝桂圓紅棗茶、羊肉爐,雙手還是冷吱吱,且嘴巴一直破,痘痘一直長、身材一直胖,月經卻依然疼痛不堪……

有些人自認為屬於「冷底」體質,拚命進補後為什麼身體沒改善?冷底吃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四物湯……熱者寒之,寒者熱之,陰陽調和,難道不對嗎?

黃獻銘中醫師指出,現代人飲食習慣西化,肉食、烤、炸、辣或辛香調味比古早社會普遍,加上熬夜的習慣與精神壓力大,都驅使人體往「熱性體質」的方向發展。

中醫中的「陽虛型體質」,俗稱寒性體質。這時候添柴生火,比如使用桂圓、生薑、人蔘、肉桂、黃耆、附子、當歸等「溫補」的藥材有益的。但若屬於「陽鬱型體質」,使用上述的溫補藥材反倒火上加油。輕則口乾便秘失眠,重則痤瘡如雨後春筍地冒出,月經不調,或進展為「痰熱體質」代謝受阻體重上升,成為一個手腳冰冷,但滿臉痤瘡的胖子。

黃獻銘醫師強調,若身體同時有「寒性」與「熱性」的矛盾徵候,如手足冰冷卻滿臉痤瘡,怕冷卻口乾舌燥,月經來腹部冷痛卻伴隨小便短赤…… 代表很有可能是陽鬱型體質,建議暫時把吃補的習慣改掉,並洽詢專業中醫師做完整體質判定。

參考資料:
  1. 分析說明/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15年05月02日至2015年11月02日,共半年。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新聞頻道、Facebook、PTT及各大討論區、部落格等,針對討論『冬令進補養身料理』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延伸閱讀】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