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冬至湯圓吃幾個最剛好?吃完湯圓喝杯茶,3個穴道消脹氣助消化

昌盛堂中醫診所
2024-12-19 10:00:00
96,969
收藏
分享
冬至是農民曆中一年 24 節氣最重要的節氣之一,24 節氣是依照地球自轉、公轉的週期來劃定,而冬至這天正是一年裡白晝、日照最短的一天。冬至之後白晝時間就會開始慢慢增加,因為「陽氣」會漸漸回升,便會以象徵「團圓、圓滿」的湯圓來迎接「陽氣」,藉著吃湯圓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而在各地也有一些不同的湯圓習俗,我們列舉如下:

  • 避免吃「單數」,中華文化便對「成雙成對」的寓意情有獨鍾,所以在吃湯圓這件事上也有雙數顆的湯圓可以圓滿、招來好的人緣與姻緣,反之單數顆的則可能有落單、孤獨的說法。

  • 舊時的敬物崇拜,會在凡是有「神」的地方,包含門、窗、床、櫃、桌、椅、等等,都會黏上一、二粒湯圓,稱之為「餉耗」。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 澎湖特色「雞母狗仔」,澎湖因其地理位置特殊,生活資源較貧乏,即便碰到節慶也不見得能夠殺雞宰鴨,只好以手捏的雞母狗仔來充當祭品

  • 吃湯圓應該控制在什麼數量以下較健康?



    當然應該吃多少量才能快樂過節無負擔也是大家想知道的問題之一。一般來說紅白小湯圓最好不要超過小顆10顆(熱量約70大卡,相當1/4碗飯)或大顆常見的芝麻、花生湯圓2顆(熱量約150大卡,相當1/2碗飯)。

    湯底則以儘量清湯取代花生湯、桂花釀等甜湯,避免攝取過多精製糖。同時適當減少當天正餐的份量,這樣才能輕鬆過節無負擔。

    3種人吃湯圓要特別注意健康風險!下一頁看看中醫師更多提醒


    有什麼健康狀況的人需要特別注意湯圓的食用?



    患有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脂的慢性病患者,在食用湯圓的時候必須特別注意。

    1.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血糖的變化,湯圓的含醣量必須被算在一天的總量中,並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而糯米含有較多的支鏈澱粉,在腸道中分解速度快,導致餐後血糖迅速上升。此外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的族群要注意高血糖造成的高滲透壓狀態而增加腎元負擔。

    2. 腎臟病患者:應避免攝取含磷高的食物,而芝麻、花生等堅果類餡料都屬於含磷量高的食物,應酌量食用、也不建議喝湯底。

    3. 高血脂症患者:其主要飲食原則低油、低膽固醇,而包餡湯圓的油脂含量普遍較高,還是建議選擇未包餡的湯圓來食用。同時不論是甜、鹹的餡料都含有大量的油脂、糖分,大量食用易使血糖、血脂升高,而增加身體的負擔。

    如果吃湯圓後出現胃腸脹氣的情況,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幫助消化?



    食用太多的糯米類製品像是湯圓以及油飯都容易出現胃腸脹氣的問題,因為糯米的澱粉幾乎全部屬於支鏈澱粉。雖然分支多理應消化較快,不過人體內分解澱粉的酵素主要是作用在直鏈區,所以分支較多的支鏈澱粉反而容易消化不完全而產生胃腸脹氣。

    可以搭配簡單的茶飲來舒緩脹氣的感覺。
    洛神山楂梅子茶:洛神花2朵、山楂2顆、陳皮一小搓(大約掌心大)、甘草一小片、話梅1顆
    放入500C.C的熱水中悶25分鐘即可飲用,可視個人喜愛加入些許薄荷葉

    吃完湯圓感覺肚腹脹脹?下一頁看看中醫師建議的改善方法


    按壓哪些穴道能幫助消化、減輕脹氣不適?



    • 足三里:十總穴歌云「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位於膝蓋下四指幅,外側凹陷處。是腸胃相關的重要穴道。按壓此穴,會有痠麻感傳達至腳背處,有助於改善便秘、腹瀉、消化不良、消脹氣,並強化腸胃功能。

    • 內關穴:十總穴歌云「內關心胸胃」

      內關穴位於手腕關節上3指幅的凹陷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當胃脹氣和胃酸逆流情況發生時,稍加用力按壓到有酸脹感,持續3到5分鐘並搭配深呼吸,有助於消脹氣。

    • 中脘穴

      中脘穴在肚臍正上方4指幅處。發生胃脹氣的時候可以利用食指按壓約2~3分鐘,可以起到和胃、消食、寬中,並且能進一步調節消化道機能並且幫助排便

    甚至更簡便的方法,可以在肚子上塗抹適當薄荷油依照順時針的方向按摩,也有舒緩脹氣的效果。

    湯圓食療,如何將傳統美食與健康兼顧?



    可以在煮湯圓的湯底中加入紅棗、桂圓等材料來代替砂糖增加湯底中的甜味。或加入黑、白木耳露增加口感並補充膳食纖維。如果想要提高蛋白質的攝取,可以改用無糖豆漿來代替糖水湯底。若是鹹湯圓則可加入適量蔬菜,用芹菜、香菜等取代油蔥酥以及爆香的過程,能更清爽無負擔。

    本文作者:師大昌盛堂中醫診所 陳學莆中醫師

    本文授權自昌盛堂中醫診所,更多中醫養生資訊,請見昌盛堂中醫診所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