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蹲馬桶超過10分鐘?5個習慣讓你每次上廁所都在催生「痔瘡」

新聞中心吳文哲
2021-06-22 13:00:00
322,01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吳文哲報導】痔瘡到底多常見?根據統計,韓國每年約有60萬人會因為痔瘡感到困擾,成大醫院更認為國人罹患痔瘡機率高達86%,其中尤其是年長者,因為肛門內側肌肉開始鬆弛,罹患的機率也會提升。不過除了年紀外,生活習慣也會導致痔瘡發生的機率增加,韓國中醫師鄭世延(정세연,音譯)更指出,如果不想得痔瘡,這五大「如廁壞習慣」最好避免!

如廁壞習慣一:忍便意



尤其是在周圍沒有廁所時,忍住便意是人之常情,而忍住一小段時間後,便意也會自己消失。所謂便意,其實是橫結腸蠕動時發出的信號,如果無視這個訊號,蠕動也會趨緩。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雖然難免會有無法馬上找到廁所的時候,但同時也會導致排泄物在大腸停留的時間增加、水分持續流失,最後會變得硬梆梆。硬掉的排泄物,會刺激直腸與肛門,甚至會導致感覺遲鈍,甚至導致便秘發生。


如廁壞習慣二:過度用力



尤其是已經患有便秘的民眾,為了讓排泄物更容易排出,或是在趕時間的情況下,想要快點解決,這些情況都可能讓人在上廁所時過度用力。

對於飲食習慣較健康的民眾而言,由於排泄物通常比較濕潤,所以影響較小,但若是排泄物本身就已經比較硬的話,過度用力就容易導致腸胃粘膜撕裂,甚至引發「痔裂」。除了不容易痊癒,「痔裂」也容易復發,因此在排便時最好注意調節力量。

此外,過度用力也會導致血壓上升,因此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

一個小板凳加速順暢!下一頁教你再避開3大排便NG習慣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