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87歲日本癌症名醫、帶津三敬醫院名譽院長帶津良一至今仍在第一線從事臨床工作,他不僅沒生過大病,近30年來更從沒感冒、沒覺得身體衰弱。他表示,有次跑步運動,甚至跑得比70多歲時還要更遠,比以往更有活力。他是怎麼做到的?帶津院長表示,吃自己喜歡吃的美食養生能孕育生命能量,而自己每天必吃豆腐等3樣食物,維持骨骼健康、預防肌無力,原本灰白的頭髮也漸漸黑了起來!
帶津良一表示,近期常被媒體詢問養生習慣,其中最常被問的問題非每日飲食莫屬。他表示:「少量地吃喜歡的東西,是我的養生基礎。即便食物再怎麼健康,若不喜歡,也沒有勉強食用的必要。」
吃喜歡吃的東西是養生基礎:吃美食的悸動會醞釀生命能量
帶津良一表示,近期常被媒體詢問養生習慣,其中最常被問的問題非每日飲食莫屬。他表示:「少量地吃喜歡的東西,是我的養生基礎。即便食物再怎麼健康,若不喜歡,也沒有勉強食用的必要。」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比方說,許多專家都推薦民眾吃生菜沙拉,可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不過帶津良一開玩笑地表示,「我不擅長吃生菜,對我來說,生菜就像是蚱蜢的食物」。他相信,飲食最重要之處,便是民眾感到「好好吃」時的興奮心情,這種悸動會醞釀生命能量,讓人產生力量。
針對三餐習慣,帶津良一表示,早上他幾乎不吃,約是只會飲用一杯可可,或一杯昆布茶的程度。午餐時,在醫院與患者吃相同的食物,由於是醫院調配的餐飲,營養相當均衡。晚餐時,則會盡量吃自己想吃的東西。而他每天必吃的3樣食物為:「豆腐」、「生魚片」、「米飯」。
帶津良一表示,豆腐是他最愛的食物,每天都不可少,不論冬季還是夏季都會做成湯豆腐食用。而他特別喜歡的搭配湯品,便是用昆布高湯。
他解釋,對他的年齡來說,維持骨骼健康非常重要,除了鈣質外,磷也是必須的營養素之一。用昆布高湯煮成的湯豆腐,不僅富含上述2營養素,且昆布高湯即使當水飲用,不加任何食材也很美味。
帶津良一進一步表示,他養成食用該食品的習慣後,過不久周圍的人甚至問他「醫師,您的頭髮是不是變黑了?」雖然他對頭髮黑白並不在意,但「昆布對頭髮很好」在他的身上多少得到驗證。
營養師陳怡潔曾撰文表示,磷是身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不僅是骨骼、牙齒的重要物質,還能幫助營養素代謝提供身體能量來源。不過,身體吸收磷很容易受其他礦物質影響,「鈣、磷比例」在1:1時,吸收效果最好。一般成年人每日磷的建議攝取量為800mg,若有腎臟相關疾病,則需特別諮詢醫師營養素攝取量。
除了豆腐外,帶津良一還幾乎每天都吃生魚片。他表示,自己會隨季節變化,吃當季的時令鮮魚,最喜歡的魚種為鰹魚。除了生魚片外,他也常吃壽喜燒、牛排、豬排丼等食物,養成每周多次吃肉類的習慣。
帶津良一解釋,蛋白質對預防肌力降低、骨質疏鬆症相當重要。北市聯合醫院建議高齡者每天攝取每kg體重1.2~1.5g的蛋白質,以60kg長者為例,每天應攝取72~90g。
另一方面,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發現,額外補充蛋白質的住院高齡者,可降低33%的骨折危險性,與46%的髖關節骨折。日本北品川藤診所院長石原藤樹認為,這可能是補充蛋白質能強化肌肉的緣故,當蛋白質與鈣質相輔相成,便能預防骨折。
許多民眾為了減肥,往往會少吃米飯,不過帶津良一仍喜歡米飯的口感與味道。除了白飯外,他還會用胡蘿蔔、竹筍、栗子等食材做成炊飯食用。白飯對人體有諸多好處,澄杏中醫診所院長李琪曾撰文說明,最大的好處在於「好消化」、「不會上火」,而這與它的特性有關:
此外,想減重而不吃白飯的民眾也需要留意,不可完全不攝取白飯等醣類。根據郭育祥診所資料,吃一碗白飯,搭配適量蔬菜、蛋白質,反而不易讓人吃過量。醣類是大腦唯一熱量來源,當醣類攝取充足,大腦才會分泌瘦體素,帶來飽足感。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針對三餐習慣,帶津良一表示,早上他幾乎不吃,約是只會飲用一杯可可,或一杯昆布茶的程度。午餐時,在醫院與患者吃相同的食物,由於是醫院調配的餐飲,營養相當均衡。晚餐時,則會盡量吃自己想吃的東西。而他每天必吃的3樣食物為:「豆腐」、「生魚片」、「米飯」。
抗癌名醫每日養生食材1:豆腐。搭配昆布高湯維持骨質健康,灰白頭髮回春變黑
帶津良一表示,豆腐是他最愛的食物,每天都不可少,不論冬季還是夏季都會做成湯豆腐食用。而他特別喜歡的搭配湯品,便是用昆布高湯。
他解釋,對他的年齡來說,維持骨骼健康非常重要,除了鈣質外,磷也是必須的營養素之一。用昆布高湯煮成的湯豆腐,不僅富含上述2營養素,且昆布高湯即使當水飲用,不加任何食材也很美味。
帶津良一進一步表示,他養成食用該食品的習慣後,過不久周圍的人甚至問他「醫師,您的頭髮是不是變黑了?」雖然他對頭髮黑白並不在意,但「昆布對頭髮很好」在他的身上多少得到驗證。
營養師陳怡潔曾撰文表示,磷是身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不僅是骨骼、牙齒的重要物質,還能幫助營養素代謝提供身體能量來源。不過,身體吸收磷很容易受其他礦物質影響,「鈣、磷比例」在1:1時,吸收效果最好。一般成年人每日磷的建議攝取量為800mg,若有腎臟相關疾病,則需特別諮詢醫師營養素攝取量。
抗癌名醫每日養生食材2:時令漁獲生魚片。蛋白質預防肌無力、骨鬆
除了豆腐外,帶津良一還幾乎每天都吃生魚片。他表示,自己會隨季節變化,吃當季的時令鮮魚,最喜歡的魚種為鰹魚。除了生魚片外,他也常吃壽喜燒、牛排、豬排丼等食物,養成每周多次吃肉類的習慣。
帶津良一解釋,蛋白質對預防肌力降低、骨質疏鬆症相當重要。北市聯合醫院建議高齡者每天攝取每kg體重1.2~1.5g的蛋白質,以60kg長者為例,每天應攝取72~90g。
另一方面,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發現,額外補充蛋白質的住院高齡者,可降低33%的骨折危險性,與46%的髖關節骨折。日本北品川藤診所院長石原藤樹認為,這可能是補充蛋白質能強化肌肉的緣故,當蛋白質與鈣質相輔相成,便能預防骨折。
抗癌名醫每日養生食材3:米飯。白飯3好處,好消化、不上火、排便順暢
許多民眾為了減肥,往往會少吃米飯,不過帶津良一仍喜歡米飯的口感與味道。除了白飯外,他還會用胡蘿蔔、竹筍、栗子等食材做成炊飯食用。白飯對人體有諸多好處,澄杏中醫診所院長李琪曾撰文說明,最大的好處在於「好消化」、「不會上火」,而這與它的特性有關:
- 補益脾胃:增加腸胃活動力。此外,白米已去除外殼、胚芽,非常好吸收,可促進腸胃對蔬菜、蛋白質的消化,使養分攝取更完整。
- 益氣生津:補充水分,增加糞便濕潤度。
- 性微涼:降低腸道熱度、消除火氣,使排便順暢。
此外,想減重而不吃白飯的民眾也需要留意,不可完全不攝取白飯等醣類。根據郭育祥診所資料,吃一碗白飯,搭配適量蔬菜、蛋白質,反而不易讓人吃過量。醣類是大腦唯一熱量來源,當醣類攝取充足,大腦才會分泌瘦體素,帶來飽足感。
參考資料:
- 「87歳現役医師」が健康のため毎日必ず食べる3品 「30年間風邪知らず」「大病経験なし」驚く食生活 | 健康 | 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
- 存骨本等於存老本!「鈣、磷」比例影響骨骼健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健康園地-肌不可失~預防肌少症飲食
- 防骨鬆不能只補鈣,蛋白質更降3成骨折風險!6種食物補好補滿
- 中醫師:跟著我吃白飯,不怕胖、不上火、腸胃症狀也改善
- 每餐適量白飯 有助減肥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