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抗衰老關鍵在腳下!圖解「站樁養氣功」鎖住一身陽氣好體力

高堯楷(中醫師)
2023-04-27 13:00:00
71,629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高堯楷(中醫師)】

快速有感的練身法:叩齒站樁法



人從一出生就開始走向老化。當腳開始覺得冷、關節卡卡時,會知道「要注意了」!除了喝溫熱水、泡腳、蓋電毯、穿厚襪子等外在方式讓腳保暖外,站樁則是靠自己規律練習、一段時間後就能讓腳熱起來的內在方式。站樁並非全然無風險,好的站樁,關節必須是可以靈活、輕鬆活動的。讓我們來想一下「太極拳」。你是否會立刻想到「一顆大西瓜,中間切一半,一半送給你、一半送給我……」,這其實就是站樁,也是無極生太極的概念。聽起來容易,但要做得輕鬆靈活需要功夫。

身體的結構中,肩膀及胯的放鬆非常重要。人體的骨頭原本是對稱的,許多生重病的人,身體的骨架會不對稱,尤其中風的人,頭骨的角度會變。透過站樁,讓骨架漸漸往好的方向呈現。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當胯下鬆,會陰及相關的脈就會流暢;肩膀鬆時,脖子也會跟著鬆。透過膝蓋的角度,讓肩膀和胯可以循環流動。再者,腦部一定要維持活躍,手肘相碰,按摩耳朵,氣會往上衝;再透過叩齒讓氣散開,最後以氣沉丹田收功。這個站樁方式一次就能練到肩膀、髖關節、骨架、腦縫、耳朵。

步驟一:頂天立地



  1. 左腳穩穩地踩地,右腳穩穩地踩地。
  2. 調整身體站姿,脊椎挺直,從頭到腳呈一直線,與天地連接。

愛的小叮嚀:雙腳距離不需要太遠,與肩同寬就可以,自己感覺不緊、不卡卡的距離就好。

踩地時,想像雙腳像樹根一下,穩穩地踩入地裡。如果很難想像,不妨看一下相撲。選手們一開始是不是會分別跨出雙腳踏地?有一說是要鎮邪,有一說是暖身。在我看來,這個動作也是站樁的一種,同時還可植入意念:左腳如同樹根踩入大地、右腳如同樹根踩入大地,穩穩地面對接下來的比賽。
步驟一:頂天立地

步驟二:雙膝併攏



  1. 雙膝輕輕併攏。這個動作跟蹲馬步不同,所以無須蹲太低。
  2. 雙腳腳趾微微内旋,類似微内八的姿勢。做這個動作時,請感覺力氣從膝蓋往會陰上走,有提肛、夾緊會陰的感覺。感覺腳到會陰的張力是緊縮而連貫的,這一點很重要。

愛的小叮嚀:提肛不需要太用力,如果覺得勉強就放掉提肛。
步驟二:雙膝併攏

步驟三:雙肘靠攏



  1. 雙肘輕輕靠攏。這個動作的目的是讓肩關節處於活動、不鎖住的狀態。如果手肘無法對靠,感覺兩側的肩胛骨有撐開的感覺出來就可以。
步驟三:雙肘靠攏
下一頁繼續看看站樁功法的練習方法,不讓氣衝上腦、這2步驟不能忘!


步驟四:雙手覆耳



  1. 雙手輕輕覆住耳朵。前一動作再加上雙手覆耳,可以讓精氣進入耳朶裡。
  2. 調整姿勢,感覺尾椎跟頭連成一直線,氣是暢通的。如果臀部往後翹,身體未呈現一直線,記得將臀部往前挺。

愛的小叮嚀:讓身體姿勢停留在此三〜五分鐘即可。如果覺得身體撐不住,維持一分鐘也行。慢慢來,直到覺得可以再增長時間,從一分鐘往上續加,最多不要超過十分鐘。重點在於不能練到喘。如果脊椎曾經受過傷,請不要刻意拉直,讓身體覺得舒服就好!
步驟四:雙手覆耳

步驟五:叩齒



  1. 上下排牙齒叩一下,三次即可。我們的頭有很多骨裂縫,像大陸板塊一樣;叩齒就是讓頭骨震動一下,讓顱骨跟顱骨間的縫稍微晃動,讓氣散開,才不會滯留在頭部。叩齒有很多學問,現代人多半齒列不整,在此提到的僅是最基礎的大眾版叩齒。

愛的小叮嚀:這個動作非常重要,如果只做前面四個,沒有步驟五和接下來的步驟六,氣會衝向腦,嚴重恐怕會中風。(幾次忘了做不要緊,請不必太緊張。)
步驟五:叩齒

步驟六:氣沉丹田



  1. 慢慢地站直,吸氣、雙手往上舉不超過頭。
  2. 呼氣,雙手向下。
  3. 手摸肚子順時鐘畫圓兩圏,感覺氣沉丹田。此時會感覺氣順順地往下降。

愛的小叮嚀:此為收功,動作1和2只需要做一到兩次,即可來到動作3。我們練氣功,就是在練頭的氣不要比下半身旺;頭的氣旺是交感神經旺,下半身的氣是副交感神經。現代人壓力大,通常都是頭的氣過旺,腳卻虛虛的。而叩齒及氣沉丹田這兩個步驟,正可以協助我們氣不聚頭。
步驟六:氣沉丹田
本文摘自《養氣二部曲》/高堯楷(中醫師)/方智

氣血通則萬病滅!3.01前募資優於45折 慢老中醫 #吳建東 獨門「氣血導引術」少年白練回滿頭黑髮!(越晚買會越貴)立即搶購>>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