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不是病的衰弱症傷銀髮族 3徵兆觀察長輩的疲倦是否有問題

新聞中心藍若水
2022-07-28 00:00:00
14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新冠疫情肆虐台灣之前,你可以在清晨傍晚時分見到不少年長者在公園、活動廣場等地方練功、伸展筋骨,但疫情爆發後,限制不少人外出活動的機會,銀髮族也不例外,《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的一項研究曾指出,疫情期間老年人活動量不足5~10天,肌肉就會開始萎縮,並加速肌肉流失,促使老人更容易「衰弱」,甚至引發慢性疾病。

活動量不夠肌肉易流失 65歲以上老人1成與衰弱連結



衰弱症其實在台灣很普遍,復健科醫黃珮綺師曾指出,65歲以上有1成的人會有這個問題,4成有衰弱症前期,女性比男性多。而衰弱症跟年齡漸長、營養失衡、活動力下降、內分泌失衡、神經退化、罹患慢性疾病跟生大病後有些關聯。此外,衰弱症的長者較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也容易有跌倒的危機!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衰弱症非疾病 3方法檢測衰弱狀態/3問題找跌倒高風險群



大眾對衰弱症的認知,通常跟老化自然現象混為一談,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附設護理之家護理長卓佩佩曾表示,衰弱並非一種疾病,而是形容一種狀態,衰弱的長者多會因為視力、聽力跟肌力還有平衡感等失常,增加跌倒發生風險、致殘率,因此要提高警覺觀察銀髮族身心出現疲憊的問題。

衰弱症可以透過三條線索檢測,有對應到1項就是衰弱前期,2項則為衰弱症現象:

  1. 和一年前相比,自己體重是否莫名其妙地減輕3公斤以上?
  2. 找固定的椅子,在不用手支撐的狀況下,是否可以起立坐下一共重覆5次?如果無法達成,代表下肢的肌力較差。
  3. 在情緒方面,是否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

此外,衰弱症最容易跟跌倒有所相連,英、美兩國老年醫學會曾建議,每年可針對社區65歲以上長者進行預防跌倒篩檢,透過三個問題揪出長者跌倒高風險群:

  • 過去12個月是否有發生一次以上跌倒?
  • 近期是否因為跌倒而就醫?
  • 行走或平衡是否有困難?

老年醫學學會表示,上述三項問題中有回答一個肯定,就屬於跌倒高風險族群,應及早進行風險評估與介入,以預防後續的跌倒事件。

預防衰弱症 長輩運動不用太刻意



衰弱症是循序漸進的狀態,因此預防更重於治療,根據衛福部台北醫院家醫科醫師劉乃瑄的建議,每周可以進行2~3種運動交錯搭配,例如慢跑加打太極、游泳加健身房運動等,以利肌肉量的維持。

或許有些老人平時覺得一個禮拜要做150分鐘的運動有些吃力,羅東博愛醫院表示,長輩不用太過有壓力,可以從簡單的運動做起,比如安排每周2次、一次30~60分鐘的步行。即使是到戶外跟同年齡層的人一起下棋、唱歌也是很有幫助的休閒活動,盡量讓長者維持規律的作息,在白天有一段時間到戶外曬點太陽,維持活動量。

另外,銀髮族通常會有牙齒不好或消化不良的問題,對飲食的攝取較有限制,而富含蛋白質如魚、肉類,是預防衰弱症最重要的營養來源。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