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編輯部】黃澄澄、果實飽滿、嚼起來清脆香甜的玉米筍是不少民眾的最愛,不論是在傳統市場、超市,還是到鹹水雞、滷味、鹹酥雞等攤販都十分常見。不過它到底是玉米還是筍?怕有農藥殘留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它的介紹與清洗法吧!
玉米筍的外貌金黃小巧、上尖下粗,看起來既像玉米,又帶有筍的特徵,所以俗稱玉米筍。不過事實上,玉米筍就是玉米尚未完全成熟的個體,和筍一點關係都沒有。而和只能食用果穗(玉米粒)的玉米不同,玉米筍的梗心十分幼嫩,可以整根一同食用,脆嫩的口感是不少民眾的最愛。
農委會資料指出,玉米筍的營養價值高,含有鉀、鐵、硒、維生素B1、B2、B6、維生素C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葉酸、膳食纖維等豐富的營養素。
玉米筍的外貌金黃小巧、上尖下粗,看起來既像玉米,又帶有筍的特徵,所以俗稱玉米筍。不過事實上,玉米筍就是玉米尚未完全成熟的個體,和筍一點關係都沒有。而和只能食用果穗(玉米粒)的玉米不同,玉米筍的梗心十分幼嫩,可以整根一同食用,脆嫩的口感是不少民眾的最愛。
農委會資料指出,玉米筍的營養價值高,含有鉀、鐵、硒、維生素B1、B2、B6、維生素C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葉酸、膳食纖維等豐富的營養素。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g的玉米筍含有222mg的鉀、1.3mg的鐵、0.06mg的維生素B1、0.26mg的B2、0.12mg的B6、9.2mg的維生素C及0.16mg的維生素E、15ug的β-胡蘿蔔素、20ug的葉酸及2.6g的膳食纖維。
雖然玉米筍是幼年玉米,然而不僅吃起來的口感不同,攝入後的營養成分也大相逕庭。營養師呂孟凡(營養麵包)曾於臉書PO文指出,玉米筍的碳水總量遠遠小於甜玉米,因此在分類上,玉米筍應被歸類為蔬菜類,而玉米則屬於全榖雜糧類。
以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資料來看,每100g的玉米筍的總碳水化合物為5.8g,而甜玉米則高達17.8g。
台灣的玉米筍一年四季都買得到,唯一的差異只在於夏天的成熟時間較短,而冬天較長。若要挑選新鮮的玉米筍,營養師楊哲雄曾撰文指出,購買玉米筍以不超過兩個小拇指的尺寸最剛好(約10~12cm),若玉米筍太小,則是過早採收的現象。除此之外,帶葉的玉米筍則應觀察外葉,選擇翠綠者較佳;去葉的玉米筍可以挑選顏色淡黃色、果穗飽滿、無凹陷、無脫水者較佳。
玉米筍的保存方式也相當簡單,有帶葉的玉米筍只要放入保鮮袋即可冷藏1~2星期,若是一般超市買的未帶葉玉米筍,則可包覆保鮮膜,外面再套一層塑膠袋冷藏,或先汆燙瀝乾後再冷藏,延長它的保存期限與風味。
玉米筍不常有農藥,但怎麼清洗更安心?下一頁看更多
不知何時起,不少民眾開始認為玉米的農藥含量驚人,事實上,這僅是誤解。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曾撰文指出,栽種玉米時,在穗頭點了農藥後,直至採收都不會再用藥,因此長時間來農藥早已分解。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顏瑞泓曾在其著作《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中指出,農政、衛生相關單位在抽檢後,並未發現玉米的農藥殘留項目或是殘留量比其他農作物多。
營養師呂孟凡也表示,根據國外文獻指出,玉米筍可能是極少數沒有農藥殘留的蔬菜。因此即便玉米、玉米筍農藥多的傳言仍在坊間流傳,民眾應可洗淨後安心食用。
若仍擔心無法將玉米筍洗淨,顏瑞泓在其著作指出,除了在小水流底下刷洗玉米之外,細嫩的玉米筍可以採用加熱方式處理。先用清水沖洗、軟毛刷輕刷表面後,以微火加熱數分鐘(水不用滾),即可撈出瀝乾,輕鬆去除殘留農藥。
不過,根據農委會的資料,痛風患者與尿失禁患者還是要控制時用量。這是因為玉米筍的普林含量高,此外還具有利尿功效的緣故。
材料
玉米筍
黑木耳絲
青椒
紅甜椒
薑末
雞高湯
魚露:1小匙
香油:1大匙
米酒
作法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雖然玉米筍是幼年玉米,然而不僅吃起來的口感不同,攝入後的營養成分也大相逕庭。營養師呂孟凡(營養麵包)曾於臉書PO文指出,玉米筍的碳水總量遠遠小於甜玉米,因此在分類上,玉米筍應被歸類為蔬菜類,而玉米則屬於全榖雜糧類。
以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資料來看,每100g的玉米筍的總碳水化合物為5.8g,而甜玉米則高達17.8g。
挑選新鮮玉米筍有技巧!留意葉片與外表顏色
台灣的玉米筍一年四季都買得到,唯一的差異只在於夏天的成熟時間較短,而冬天較長。若要挑選新鮮的玉米筍,營養師楊哲雄曾撰文指出,購買玉米筍以不超過兩個小拇指的尺寸最剛好(約10~12cm),若玉米筍太小,則是過早採收的現象。除此之外,帶葉的玉米筍則應觀察外葉,選擇翠綠者較佳;去葉的玉米筍可以挑選顏色淡黃色、果穗飽滿、無凹陷、無脫水者較佳。
玉米筍的保存方式也相當簡單,有帶葉的玉米筍只要放入保鮮袋即可冷藏1~2星期,若是一般超市買的未帶葉玉米筍,則可包覆保鮮膜,外面再套一層塑膠袋冷藏,或先汆燙瀝乾後再冷藏,延長它的保存期限與風味。
玉米筍不常有農藥,但怎麼清洗更安心?下一頁看更多
玉米農藥並不多,輕鬆洗淨即可安心食用
不知何時起,不少民眾開始認為玉米的農藥含量驚人,事實上,這僅是誤解。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曾撰文指出,栽種玉米時,在穗頭點了農藥後,直至採收都不會再用藥,因此長時間來農藥早已分解。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顏瑞泓曾在其著作《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中指出,農政、衛生相關單位在抽檢後,並未發現玉米的農藥殘留項目或是殘留量比其他農作物多。
營養師呂孟凡也表示,根據國外文獻指出,玉米筍可能是極少數沒有農藥殘留的蔬菜。因此即便玉米、玉米筍農藥多的傳言仍在坊間流傳,民眾應可洗淨後安心食用。
若仍擔心無法將玉米筍洗淨,顏瑞泓在其著作指出,除了在小水流底下刷洗玉米之外,細嫩的玉米筍可以採用加熱方式處理。先用清水沖洗、軟毛刷輕刷表面後,以微火加熱數分鐘(水不用滾),即可撈出瀝乾,輕鬆去除殘留農藥。
不過,根據農委會的資料,痛風患者與尿失禁患者還是要控制時用量。這是因為玉米筍的普林含量高,此外還具有利尿功效的緣故。
阿基師食譜:玉米筍炒木耳
材料
玉米筍
黑木耳絲
青椒
紅甜椒
薑末
雞高湯
魚露:1小匙
香油:1大匙
米酒
作法
- 1根玉米筍切成4長條,炒鍋入油後,下玉米筍炸熟,略顯金黃色後將玉米筍倒出濾油。
- 使用鍋中餘油爆香薑末,加入玉米筍、黑木耳絲,並加入些微雞高湯、魚露煮1~2分鐘。不用加蓋,開大火將湯汁收乾。
- 加入青椒絲、紅甜椒絲炒香,並加入榨菜炒勻增添鹹味。
- 起鍋前下蒜末、香油、米酒炒勻即可呈盤。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