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中元普渡這樣拜,水果食物不容易壞!插香別做1動作,這種罐頭不能吃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4-08-14 11:00:00
51,252
收藏
分享
中元普渡是一年一度的華人傳統習俗,然而在拜完「好兄弟」後,許多人都有食物容易腐敗、水果不甜、走味,吃了容易食物中毒而拉肚子等經驗,民俗上認為是「好兄弟吃過,將食物中的氣吸走」所致。實際上,可能是細菌繁殖、水果過度催熟惹的禍。食藥署更提醒,若三牲祭拜後未留意「一步驟」,就恐將塑化劑吃下肚,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祭拜過的食物為什麼容易壞?不是好兄弟!是細菌在作怪



為什麼供桌上的食物,在中元普渡祭拜完後特別容易壞、味道走味呢?綜合食藥署與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江坤俊的資料,可能有3大因素: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1. 細菌在作怪:許多人會打開食品包裝祭拜,當食品長時間在高溫下曝曬,讓微生物快速滋生,自然容易腐敗、變質,或引起食品中毒。

  2. 水果催熟:祭拜時點的線香中含有許多的碳氫化合物,該物質若碰到水果就會刺激植物產生「乙烯」,而有催熟效果。

  3. 水果呼吸作用:水果會透過呼吸作用,將脂質、蛋白質、醣類等成分分解成小分子。而呼吸作用會因天熱加速,容易讓拜過的水果變得不甜、味道變奇怪。

普渡這樣拜食物不怕壞!拜拜前、中、後8招防食物中毒



若想兼顧習俗與飲食衛生,食藥署建議,民眾在祭拜的「前、中、後」都要留意各項環節:

祭拜前
  • 挑選包裝完整供品。
  • 熱的食物用陶瓷、鐵或耐熱塑膠容器盛放。
  • 自行烹煮須留意手部清潔,有傷口物接觸食物。並留意生熟食使用不同砧板,以免交叉污染。

祭拜中
  • 盡快進行,食物避免在室溫放超過2小時;在超過32度環境勿超過1小時。
  • 線香不要直接插入食物內,綁在容器、外包裝上即可。

祭拜後
  • 食物應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至少應達75度以上。
  • 罐頭若膨脹、凹陷、有異味則不可食用。
  • 無法立刻吃完的供品應保存在冰箱、陰暗處,並盡速食用完畢。

中元拜拜後食物一下吃不完,怎麼放才能保存更久?下一頁看看營養師的更多提醒!


拜過的食物如何保存更久?營養師曝三牲保存訣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則曾受媒體訪問建議,祭拜完的食物要使用加蓋的密封保鮮盒保存。三牲中,豬肉較能耐久放,可先放在冰箱冷凍保存;較無法久放的雞肉、魚肉則先冷藏,並盡速食用完畢。

吃的時候,則建議「再加工」。比方說,原本炸過的魚可料理成紅燒魚;原本的鹽焗雞,可料理蔥爆雞;豬肉可用滷包作成滷豬肉,不僅增加口感,也能加熱預防食物中毒。

除了須留意食物中毒外,食藥署也特別提醒,若食物不小心沾染到香灰或紅色染料,污染區域應直接去除,不吃。豬肉、雞肉、魚類等三牲食物在祭拜時多會以保鮮膜包裹,祭拜後,也建議直接將接觸保鮮膜的皮去除,以免吃下保鮮膜因接觸油脂而溶出的塑化劑。

營養師蔡正亮則曾於《營養師教你不用怕》一書中指出,保鮮膜雖可保護食物不接觸灰塵、外來物,但不論材質與耐熱溫度,都應留意避免接觸油脂程度高的食物(如炒飯、炒麵、披薩、炸物等),以免導致氯、塑化劑等塑膠成分溶出。

參考資料:
  1. 食物普度過後總覺得少一味 民俗專家揭背後原因
  2. 好兄弟吃過的食物容易壞?
  3. 普渡供品吃平安,拜拜前後要注意這些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