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藥理所教授潘懷宗】少鈣除了造成骨質疏鬆,影響心跳、神經傳導、肌肉活動之外,竟還可能提高腎結石的發生風險,在一般民眾既定的印象中,應該都會認為太多鈣才會導致結石的發生,怎麼會鈣太少了反而提高腎結石的發生風險呢?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的索倫森醫師(Mathew D. Sorensen)在《泌尿科學期刊》(Journal of Urology)上發表的研究裡,蒐集了美國「婦女健康關懷研究」(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中的78,293位50到79歲停經後婦女飲食及健康資料。
補鈣有助降低腎結石風險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的索倫森醫師(Mathew D. Sorensen)在《泌尿科學期刊》(Journal of Urology)上發表的研究裡,蒐集了美國「婦女健康關懷研究」(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中的78,293位50到79歲停經後婦女飲食及健康資料。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這些婦女原先都沒有腎結石的病史,平均追蹤了8年後,共有1,952人(2.5%)發生腎結石的情況。而她們平均每日鈣攝取量約為800毫克(美國停經後婦女建議攝取量為1,200毫克),平均每日鈉攝取量約為2,500毫克(美國每日鈉攝取量建議上限為2,300毫克)。
索倫森醫師分析資料後指出,停經後婦女如果在日常飲食上可以多攝取鈣質,並且多喝水的話,將能夠減少5~28%發生腎結石的風險。可是吃了太多的鈉,像是高鹽食品,則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而且隨著身體質量指數(BMI)愈高,腎結石的發生機率也將會隨之增加。
由於形成腎結石的成分最常見的是草酸鈣,占了65~70%,其次是碳酸鈣占了16~20%,這些結石的成分含有鈣,於是就容易讓人誤會是因為攝取過多的鈣而導致結石的發生。
其實人體會依照身體對鈣的需求來調整腸道鈣的吸收率,一般來說成人鈣質的吸收率約為30%,當身體需要量增多或含鈣食物攝取量較低的時候,身體會藉由維生素D的協助,採用主動運輸的吸收方式來增加腸道中鈣的吸收率;但如果今天含鈣食物吃得比較多,身體就會從主動運輸改為被動擴散的方式來吸收,以減少鈣的吸收率。
索倫森醫師的研究中,發現了從食物當中攝取較多鈣質的停經婦女減少了5~28%發生腎結石的風險,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柯漢教授(Curhan, G.C)早先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就曾指出婦女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較多的鈣可減少35~50%腎結石的發生風險。
這個保護作用是來自於吃東西的時候,過多的鈣與草酸會先在腸道結合變為草酸鈣,然後這些草酸鈣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這樣的過程減少了人體對草酸的吸收且增加了草酸鈣排泄的機會,而減少在人體內發生結石的風險。
降低腎結石風險該怎麼吃?下一頁了解
另外,由於鈉會抑制鈣在腎小管的再吸收利用機轉,因而在尿液中增加鈣的排泄量。當尿液裡的鈣量增加,加上水分攝取不足的情況下,鈣很容易跟等著要排出體外的草酸結合,結果就在腎臟、膀胱等部位形成結石。索倫森醫師指出鈉吃多了會增加從11%到61%不等的腎結石發生風險,雖然多喝水可以減少13~31%腎結石風險,但仍要減少高鹽食物的攝取量才能更有效減少結石發生風險。
研究還發現BMI超出標準範圍(24.9),會增加1.19~2.01倍的腎結石風險。因此,維持良好的體型,不僅可以預防糖尿病、癌症等疾病,也能減少腎結石的發生機率,再加上多喝水,就能幫助腎臟維持良好的代謝及排泄功能(每天排尿量應為2,000毫升)。
從這些研究可以得知,鈣質攝取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身體健康。不過,根據2005年~2008年台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指出,19~64歲男性平均每天鈣質攝取量為611毫克,而女性更只有563毫克,僅達到衛福部成人每日鈣質建議量1,000毫克的56~61%。
由於兒童、青少年正處於發育期,需要增強骨骼,每日鈣質建議量最好是1,200毫克。而婦女進入更年期後,體內的鈣質流失率會倍增,建議每日鈣攝取量應大於1,000毫克,但勿超過2,500毫克的上限。
如果把骨骼比喻成銀行戶頭,30歲是骨質密度的巔峰,30歲以前都在存老年要用的本錢;30歲後骨本只出不進,只能透過保養,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因此,30歲以前是身體儲存鈣質的最好時機,要趁年輕時將骨本存夠,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對鈣的吸收率可高達75%。到了35到40歲時,對鈣質的吸收率會降到20~40%,老年人對於鈣質的吸收率就更低了。
由此可見,補鈣要趁早,並盡量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量,以維持生理所需。如果不吃乳製品的話,更必須留意每一餐的食材選擇及搭配,可以多挑選含鈣量較豐富的食物,包括:魚貝類、豆類、堅果類、綠色蔬菜等。
需要提醒的是,迷信鈣片不見得有用,畢竟骨骼保養是每天聚沙成塔的長遠工程,唯有均衡飲食加上運動習慣,才是上策。除了多吃高鈣天然食物外,更應該要避免吃零食、洋芋片、泡麵、香腸、蜜餞、火腿、可樂汽水、罐裝果汁等高鹽、高磷食物,來減少鈣的流失。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潘懷宗,經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教授(兼任);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基礎醫學概論」講座教授。
索倫森醫師分析資料後指出,停經後婦女如果在日常飲食上可以多攝取鈣質,並且多喝水的話,將能夠減少5~28%發生腎結石的風險。可是吃了太多的鈉,像是高鹽食品,則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而且隨著身體質量指數(BMI)愈高,腎結石的發生機率也將會隨之增加。
由於形成腎結石的成分最常見的是草酸鈣,占了65~70%,其次是碳酸鈣占了16~20%,這些結石的成分含有鈣,於是就容易讓人誤會是因為攝取過多的鈣而導致結石的發生。
其實人體會依照身體對鈣的需求來調整腸道鈣的吸收率,一般來說成人鈣質的吸收率約為30%,當身體需要量增多或含鈣食物攝取量較低的時候,身體會藉由維生素D的協助,採用主動運輸的吸收方式來增加腸道中鈣的吸收率;但如果今天含鈣食物吃得比較多,身體就會從主動運輸改為被動擴散的方式來吸收,以減少鈣的吸收率。
索倫森醫師的研究中,發現了從食物當中攝取較多鈣質的停經婦女減少了5~28%發生腎結石的風險,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柯漢教授(Curhan, G.C)早先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就曾指出婦女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較多的鈣可減少35~50%腎結石的發生風險。
這個保護作用是來自於吃東西的時候,過多的鈣與草酸會先在腸道結合變為草酸鈣,然後這些草酸鈣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這樣的過程減少了人體對草酸的吸收且增加了草酸鈣排泄的機會,而減少在人體內發生結石的風險。
降低腎結石風險該怎麼吃?下一頁了解
高鹽高鈉反增加腎結石風險
另外,由於鈉會抑制鈣在腎小管的再吸收利用機轉,因而在尿液中增加鈣的排泄量。當尿液裡的鈣量增加,加上水分攝取不足的情況下,鈣很容易跟等著要排出體外的草酸結合,結果就在腎臟、膀胱等部位形成結石。索倫森醫師指出鈉吃多了會增加從11%到61%不等的腎結石發生風險,雖然多喝水可以減少13~31%腎結石風險,但仍要減少高鹽食物的攝取量才能更有效減少結石發生風險。
研究還發現BMI超出標準範圍(24.9),會增加1.19~2.01倍的腎結石風險。因此,維持良好的體型,不僅可以預防糖尿病、癌症等疾病,也能減少腎結石的發生機率,再加上多喝水,就能幫助腎臟維持良好的代謝及排泄功能(每天排尿量應為2,000毫升)。
30歲以前補鈣最好
從這些研究可以得知,鈣質攝取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身體健康。不過,根據2005年~2008年台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指出,19~64歲男性平均每天鈣質攝取量為611毫克,而女性更只有563毫克,僅達到衛福部成人每日鈣質建議量1,000毫克的56~61%。
由於兒童、青少年正處於發育期,需要增強骨骼,每日鈣質建議量最好是1,200毫克。而婦女進入更年期後,體內的鈣質流失率會倍增,建議每日鈣攝取量應大於1,000毫克,但勿超過2,500毫克的上限。
如果把骨骼比喻成銀行戶頭,30歲是骨質密度的巔峰,30歲以前都在存老年要用的本錢;30歲後骨本只出不進,只能透過保養,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因此,30歲以前是身體儲存鈣質的最好時機,要趁年輕時將骨本存夠,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對鈣的吸收率可高達75%。到了35到40歲時,對鈣質的吸收率會降到20~40%,老年人對於鈣質的吸收率就更低了。
由此可見,補鈣要趁早,並盡量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量,以維持生理所需。如果不吃乳製品的話,更必須留意每一餐的食材選擇及搭配,可以多挑選含鈣量較豐富的食物,包括:魚貝類、豆類、堅果類、綠色蔬菜等。
需要提醒的是,迷信鈣片不見得有用,畢竟骨骼保養是每天聚沙成塔的長遠工程,唯有均衡飲食加上運動習慣,才是上策。除了多吃高鈣天然食物外,更應該要避免吃零食、洋芋片、泡麵、香腸、蜜餞、火腿、可樂汽水、罐裝果汁等高鹽、高磷食物,來減少鈣的流失。
【延伸閱讀】
- 菠菜配豆腐會腎結石?7種吃法才危險
- 補鈣不會腎結石!2原則吃對,不只保骨還能助眠降三高
- 結石要限鈣、限草酸?醫師:不用!注意3類食物就行
- 不再痛到打滾!預防腎結石飲食3招
- 腎結石:補鈣反而可降低結石機率!飲食3多者易引發
作者簡介:潘懷宗,經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教授(兼任);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基礎醫學概論」講座教授。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