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位女性患者之後來到我的門診,我請她接受化療,我另外同時輔以營養療法,主要有高劑量Omega-3 (EPA、DHA)、還有硒酵母、多醣體、白藜蘆醇、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等。這樣併行治療半年後,骨轉移完全消失了,肺部原有兩顆3公分的腫瘤,一顆不見了、另一顆只剩下0.5公分,讓幫他化療的主治醫師感到非常驚訝。
另外一位鼻咽癌的患者,癌細胞已經產生肝臟及腦部轉移,他的腫瘤科醫師同樣表示化療可能無濟於事、壽命約剩三個月。我則請這位腫瘤科醫師每個月幫此患者注射小劑量化療,並搭配營養療法,也建議患者每天保持開開心心,結果生命延長了三年。
可見,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營養醫學可發揮大力輔助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屬於不同的癌症分期會有不同的主流治療,而不同的治療所需的營養處方也不同,此外,每個人所需的營養素組合與治療劑量,還會依患者年齡、體重、症狀、以及各項檢驗結果等因素而有不同,需由醫師整體評估後規畫個人化處方,方能得到理想之綜效。
【延伸閱讀】
- 六大抗癌零食大公開!第一名竟可防三高、中風
- 少肉、少油無助抗癌!罹癌3飲食原則抵抗力大提升
- 化療吃紅肉、穩定吃野菜,馬偕院長抗癌5祕方
- 抗癌化療爆瘦衰弱!癌症營養品最優先要選哪類?
- 改善體內慢性發炎強免疫!癌友營養補充一張表告訴你
作者簡介:劉博仁醫師,2009年《商業週刊》百大良醫專刊推薦醫師、教學醫院營養醫學門診創始人。現任: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台中科博特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