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染疫輕症可在家自救!台大醫:控溫濕度、多吃瓜果解熱抗發炎

新聞中心洪辰竺
2022-06-01 12:00:00
444,174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洪辰竺報導】近期國內感染Omicron所累積的輕症、無症狀患者佔比99.7%,雖然染疫者大多數患者均屬於輕症,在家居隔時,仍然會出現咳嗽、喉嚨痛等不舒服的症狀。醫學專家提醒,對於經醫生評估為「不屬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對象」的輕症患者,在家出現不適症狀時,仍有方法能夠藉由改變環境溫溼度、吃寒涼蔬果等方法自救;此外,也要注意自身有無出現轉成重症的幾個症狀指標。(編輯推薦:端午連假到!哪些情況不用戴口罩?6月最新口罩規定8大QA整理)

無發燒卻心跳破百、血氧低於95%為轉重症指標



台大醫學院教授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受訪指出,居家隔離的輕症病患出現咳嗽、喉嚨痛及沒食慾等症狀,都是感染新冠肺炎後,身體細胞組織產生發炎反應所引起;而若是中重症患者,約有50%會發燒,較嚴重者會超過攝氏38、39度。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蘇大成教授提到,通常轉重症會有幾個指標,假如沒有發燒,但心跳已經超過100下,代表身體已經有些狀況,另外,血氧突然掉到95以下也不太對。建議每天至少量三次,分別在早、中、晚監測自身血壓、心跳以及血氧數值。

控制室內溫濕度,幫助人體降溫、減少病毒傳播



在家的輕症居隔者,除了須注意是否出現中重症指標外,蘇大成教授也表示,控制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可以幫助患者降溫。由於病毒是靠空氣介質傳播,且人體對溫濕度非常敏感,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因此盡量讓室內溫度保持23-26度,濕度介於50%-60%之間可幫助降溫;另外,也要想辦法讓自己不要缺水,對病情恢復有幫助。

輕症想要在家自救,怎麼吃才好?下一頁看看台大醫師更多建議!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