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陳品洋】
經常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工作類型,例如:百貨公司櫃姐、保全、守衛等,或是登山者、跑者與走路姿勢不正確的人,有時候會感到足跟疼痛,特別是一整天站立或是訓練下來,足跟甚至會有發炎、腫脹的情形。此時,除了釐清病因之外,平日要多留意走路姿勢,讓足跟有充分的休息與放鬆,亦可透過按壓對症穴道,進而紓緩足跟痛。
附陽穴為足太陽膀胱經,利腰腿、清頭目,能緩解腳瘡、腳氣病、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下肢疼痛問題;丘墟穴歸屬足少陽膽經,能舒筋清熱,改善足內翻、足踝痛、踝關節扭傷;太溪穴則能緩解足腫、足跟痛、足底痛。
對症按揉,紓緩足跟痛、足底筋膜炎
經常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工作類型,例如:百貨公司櫃姐、保全、守衛等,或是登山者、跑者與走路姿勢不正確的人,有時候會感到足跟疼痛,特別是一整天站立或是訓練下來,足跟甚至會有發炎、腫脹的情形。此時,除了釐清病因之外,平日要多留意走路姿勢,讓足跟有充分的休息與放鬆,亦可透過按壓對症穴道,進而紓緩足跟痛。
附陽穴為足太陽膀胱經,利腰腿、清頭目,能緩解腳瘡、腳氣病、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下肢疼痛問題;丘墟穴歸屬足少陽膽經,能舒筋清熱,改善足內翻、足踝痛、踝關節扭傷;太溪穴則能緩解足腫、足跟痛、足底痛。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 作用部位
手足部與其他
- 對應症狀
足跟痛、足踝痛、腳瘡、腳氣病、足底筋膜炎 - 穴中要點
腿部→附陽穴、丘墟穴、太溪穴 - 穴療時程
穴道擇其一二,按壓五秒、十次為一個循環, 並依情況增減

膝蓋痛也能靠穴道保養緩解,下一頁看圖學起來!
保養與按摩雙管齊下,改善腳氣病、膝蓋痛
「才剛走不到十分鐘,膝蓋就疼痛了起來!」假日喜歡和山友小聚,挑戰百岳的小珍,近日發現膝蓋常常感到痠疼,開始有意識地保養,不過度勞累,適當補充營養品,平常也透過對症按摩,讓膝蓋紓緩許多。
命門穴為督脈,利腰脊、溫腎陽,有助改善腰脊痛、脊椎炎、腰膝痠軟、膝蓋疼痛;腎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有助益腎助氣、利腰脊;太溪穴能益腎、降火,改善足腫、足底痛;血海穴為足太陰脾經,意指水流歸聚處,能緩解膝蓋痛、濕疹、蕁麻疹。
梁丘穴為足陽明胃經,有助祛風化濕,紓緩腰腿疼、膝蓋痛、膝關節炎、股外側皮神經炎;犢鼻穴亦為足陽明胃經,因穴外的膝部髕骨韌帶兩旁,凹陷宛如牛犢鼻孔而得名,有助祛風濕,利膝關,改善膝蓋痛、腳氣病、下肢麻痹。
- 作用部位
手足部與其他 - 對應症狀
降火、腳腫、膝蓋痠痛、膝關節炎、腳氣病 - 穴中要點
- 背部→命門穴、腎俞穴
- 腿部→太溪穴、血海穴、梁丘穴、犢鼻穴
- 穴療時程
穴道擇其二三,按壓五秒、十次為一個循環, 並依情況增減


本文摘自《穴療:對症按摩 x 拍打 x 刮痧,小病自己來!》/陳品洋(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美國大衛大學自然醫學博士)/博思智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站整天讓腳跟腫又痛、走沒十分鐘膝蓋喊救命?這些舒緩穴道記起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