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房間太冷竟是猝死好發地點!醫師:房間這溫度才安全

黃軒醫師
2022-12-17 20:00:00
1,239,100
收藏
分享
今年入冬首波「霸王級寒流」侵襲台灣,溫度宛如溜滑梯,越晚會感受到越寒冷!而各地更是傳出多起疑似天冷猝死的憾事,北北桃從昨天至今就已有43人因為疾病猝死,且到院前大多都已沒有呼吸心跳,目前警方仍在釐清和低溫是否有關係,也呼籲民眾確實做好保暖,特別是有慢性病、高血壓、三高族群和年長者,以免冷風直灌引發心血管疾病。
【早安健康/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冬天,別讓自己房間也失溫...



你的房間內太冷,猝死風險,也一直在...

不相信嗎?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近日寒流來,很多猝死,他們不是死在床上、就倒在浴室旁,房間內,只因為我們人人都知道衣物保暖,我們卻忘了,自己房間也是要保暖的...

首圖

為什麼都會猝死在床上,浴室旁、房間內?



人體在室內低體溫的變化



先知道,你冷冷的室內,如何緩慢的令人猝死,人未猝死,這些生理變化已經在改變,無聲無息的靠近死亡。

  1. 血壓一直上升,而你不知道

    如果室溫一直冷,身體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人的身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嚴重時心肌就會缺血缺氧而猝死。(編輯推薦:64歲名醫張甫行:我練瑜伽讓血管回春!訣竅在筋骨放軟、心境放寬

    圖表1
    日本人研究,當你的房間一直冷,在清晨,每下降10°C,你的血壓上升高8.2mmHg,而你不知道,你繼續沉睡下去,一直到你的心臟血管也縮緊,你的心臟一時負荷不來,然後身體就可能死翹翹了....

    另一研究指出,每當你的房間溫度每下降1°C,你猝死的機會會昇高5.6%,而你那時也在睡,而不會知道的。很多救護車,冬天都會在05:00-07:00am出動,不是因為病人剛猝死,而是猝死可能一陣子了,只是那是起床時間,才被家人發現死了 ?

  2. 血液逐漸濃稠,而你也不知道

    當室溫一直冷,除了剛才説的:身體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人的身體血管收縮,還有你的血管內血液濃稠度增加了。


    醫學研究抽血證明,身體如果一直處在冷環境:

    1.選擇素(P selectins,又譯為選擇蛋白)是一個細胞粘附分子增加,細胞更易粘附在血管內皮。
    2.內毒素 (LPS , Lipopolysaccharides 脂多醣)  增加,誘發血栓素形成更多。
    3.血栓素 (Thromboxanes  , TXA2/TxB2)增加,容易血栓。

血液濃稠度增加了,更增加身體內的血管,容易阻塞機會。

圖表2
(持續冷切的低體溫,使新陳代謝的濃稠增加了60%,你說你房間內的的溫度,重不重要呢?)

失溫會增加猝死風險,所以房間越暖越好?下一頁醫師告訴您為什麼這是錯誤觀念


房間內,多少溫度才安全?



一聽到房間冷,猝死增加,大家直覺都是就把房內溫度升高,而且愈高更好呀?

在冬天,如果你們家室內溫度,經常保持在23°C以上,依據描述:你的人可能逐漸反而會神疲力乏、容易頭暈腦漲。主要是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太大了,你一極冷 (10 °C 以下)出門在外頭環境,一極熱入房門 (23°C 以上) , 不只身體難以適應,這樣易產生極大的溫差。

溫差,是要人命



巨大溫差,真的會要人命。下圖告訴我們,當溫差愈大,死亡率愈高。而且從溫差大於5°C 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

圖表3
美國研究也是告訴我們,不只是心因的猝死,連腦血管阻塞疾病,也是因為溫差大於5°C 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尤其是那些之前好好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 (< 60 歲的人,4 倍風險會急性腦中風) 。芬蘭也是有發現他們國內的年輕猝死風險,也多發生在之前好好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 (2倍風險會猝死)


房間內的安全溫度



醫療研究發現:

  1. 肺疾病患者

    那些肺疾病患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冬天在21°C,至少9小時之下,他們的呼吸症狀不易發作。尤其是夜晚的房間內,能保持在至少9小時在21°C之下,更是較舒服的環境。

  2. 心血管疾病者

    心血管疾病者,冬天房間內一直冷,血壓會昇高,血液濃稠增加,促進猝死增加的機率。房間內,能保持在18°C,更是較安全的環境。

  3. 健康年輕者

    健康年輕者,冬天,在家有保暖衣物下,能保持在18°C,是較理想的室內溫度。

專家建議 

  1. 白天建議:

    對於超過65歲以上、慢性病者,房間內,保持在18°C之上,對這些人的健康是有利的。對於其他健康者,也建議房間內,能保持在18°C,更是較安全的環境。

  2. 夜晚建議

    對於超過65歲以上、慢性病者,夜晚時間,房間內保持在18°C之上,對這些人,夜晚睡覺,要併有保暖衣物下的健康,才是有利的。

    健康年輕者,冬天,在家只要有保暖衣物、棉被或熱毯之下,房間內是否能保持在18°C,是不太重要的。

  3. 特殊叮嚀:嬰兒房

    國外研究發現,冬天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故建議嬰兒房最好在冬天,能保持在16-20°C左右。

如何讓房間保暖在最安全、舒適的溫度?下一頁看看醫師的建議,還有3個溫差地雷情境一定要小心!


如何讓自己房間保暖 ?



  1. 電暖器/暖爐或熱空調機/冷暖氣機,用哪種保暖房間,才好呢?

    如果室溫超過20℃,我們建議不需要開任何暖氣。如果房間內,只有部分區域需要提高室溫,建議使用電暖器,但我們知電暖器的耗電,比熱空調機,高出3倍以上。所以較大房間內範圍時,才建議使用熱空調機,這時更能省電。如果冬天幾乎天天需要暖氣的房間,選用熱空調機,肯定會更實惠。

  2. 選正確位置放熱

    家中如果沒有熱空調機,建議使用電暖器。但是大家都把電暖器對著自己釋熱,其實這是短暫取暖方式。如果冷空氣,是從窗邊透進來的,就別把電暖爐拉到自己身旁,而是要放在窗戶旁邊,才可以把冷空氣變暖。把房內空氣變暖,才能較長時間保暖。

  3. 選正確運轉模式

    當打開熱空調機時,很多人為了想要節省電費,而轉到「微風模式」。其實這種運轉模式,反而會讓電費增加的。要達到設定房內18℃溫度,最佳的空調使用法,就是用「自動模式」,讓室溫上升到理想溫度,這會比較省電費。

    記得開啟「自動模式」:只開「微風模式」,電費會變貴貴的...!

  4. 風扇的輔助

    有沒有發現:即時開了暖爐、開了熱空調,為什麽還很冷?

    這時吹風扇,開始派上用場:我們的暖爐放在地上,釋放出的熱空氣會上升,但這種特性也會導致熱空氣都往上跑,房間裡還是很冷。因此只要把電風扇對著天花板吹,讓堆積的熱空氣散開,房間的溫度才會均衡。

    同樣的,從空調吹出的熱空氣,也會積聚在屋內的上方,也可使用風扇「朝上」,"呼吁" 熱空氣下來一下,這樣就能增加室內增溫效率,也幫助你降低電費呢。

    記得,冬天吹風扇,不是對人吹的喔。

別忘了,替自己房間保暖



冬天,如果房間內,溫度沒有維持在18-20°C左右,或兩房間溫差>5°C :

  1. 脫光衣服
  2. 洗澡前後
  3. 睡眠當中

以上三大情况,都是猝死的好時機,真的,別忘了,替自己房間保暖...

本文獲得黃軒醫師授權刊載 黃軒醫師部落格連結

參考資料:
  1.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HYPERTENSIONAHA.119.12914
  2.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776497/Min_temp_threshold_for_homes_in_winter.pdf
  3.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3402/ijch.v64i5.18026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9538/figures/2
  5. https://www.edh.tw/article/3480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