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曾演唱《對手》、《你是我的兄弟》、《福氣啦》的67歲台語歌手高向鵬於去年10月跌倒後持續昏迷不醒,今年1月時曾有新聞報導高向鵬已在醫師建議下進行「氣切」,雖然四肢有反應但仍未清醒;而今(5)日則有藝人、經紀公司高層發文,證實高向鵬已過世。
高向鵬於2021年10月中凌晨返家過馬路時不慎跌倒,雖有路過善心騎士協助送醫,但沒想到摔這一跤竟令他昏迷不醒。曾與高向鵬一同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唱組獎」獎的老搭檔方怡萍當時也曾向高向鵬喊話,希望全世界還有媒體都在關心的高向鵬不要再睡覺,趕快醒過來,讓他可以臭屁一下。
高向鵬於2021年10月中凌晨返家過馬路時不慎跌倒,雖有路過善心騎士協助送醫,但沒想到摔這一跤竟令他昏迷不醒。曾與高向鵬一同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唱組獎」獎的老搭檔方怡萍當時也曾向高向鵬喊話,希望全世界還有媒體都在關心的高向鵬不要再睡覺,趕快醒過來,讓他可以臭屁一下。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今年8月時,高向鵬的藝人好友謝雷被媒體問及高向鵬近況時,曾心疼表示目前沒有更多消息,「聽說還沒有醒來」;直到10月5日媒體報導,藝人恬娃在臉書上分享「臉書好朋友告知 高向鵬弟兄安息了 我禱告他去去當快樂天使」,經紀人也對媒體證實高向鵬已於昨(4)日上午過世。
跌倒看似小事,不過高齡者一旦跌倒卻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幸好,想要預防跌倒憾事,可以透過訓練加強平衡能力來做到。
小孩子在玩遊戲時常常蹦蹦跳跳、跌跌撞撞,一旦跌倒,拍拍膝蓋起身或許就沒什麼大不了,然而同樣的情況對高齡者來說或許並非如此。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在事故類別中,「跌倒(落)」竟位居第二,佔21.9%(第一名為運輸事故死亡)。而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中也指出,每6個長輩,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且超過6成長者跌傷後未採取任何措施。
那麼,為什麼長者這麼容易跌倒呢?除了疾病與藥物影響之外,國健署表示,步態與平衡是重要的危險因子,通常可由速度、步寬等因素判斷。
而從外在環境分析,當戶外天氣寒冷、地面不平、照明不足,跌倒風險就會增加;而居家的亮度、地板潮濕、堆放雜物、階梯無欄杆等也都會影響長者安全。
跌倒了不是沒外傷就能安心,小心腦中血塊奪命危機!下一頁看更多保命防跌錦囊
綜合國健署與日本消費者廳的宣導,長者日常生活應留意「防跌3招」:
外出時,若下雨過後,務必留意街道積水及濕滑的水溝蓋、人孔蓋。在走進商家購物時,也應留意雨傘架、翹起的地墊、掉落蔬果等容易讓人滑倒的物品;而在室內時,則應將家中打掃整潔,並盡量避免使用容易滑倒的拖鞋與襪子,同時留意腳邊、樓梯等處的照明。
日本看護師、緊急救護技術員武石嘉子也曾指出,高齡者跌倒時最要擔心的是頭部受傷。對腦部的衝擊多攸關性命,因此就算當下看似沒事,也應盡早至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即使檢查無異樣也應持續觀察幾天,確認是否出現頭痛、噁心、頭暈,說話是否大舌頭,走路方式是否變化等異常。若是有腦出血的話,當血液不斷累積在腦中,當腦部受到壓迫,有數日後突然失去意識的可能性。
日本運動防護員高子大樹也曾指出,曾經爸爸在電車中突然昏倒,檢查後發現是「慢性硬腦膜下血腫」(CSH)。才發現,原來在2個月前父親早已因踩空樓梯撞到頭,在這2個月間,撞傷產生的瘀血逐漸壓迫腦部才導致嚴重後果。由此可見,僅僅摔倒,就可能有性命之憂。
若要避免摔倒,首先需要強健用於行走的腿部肌肉,最常見的鍛鍊方法就是深蹲。操作時,記得雙腳展開比肩寬稍寬,腳趾朝外,以屁股往後坐的感覺,利用臀部肌肉收縮帶動起身即可。
除了鍛鍊肌力外,根據國健署《長者防跌妙招手冊》資料,平衡訓練也相當重要。可以手扶椅背,原地踏步10次,若要更進階地練習,可以在兩個地點之間走直線,亦或是走8字型來鍛鍊自己的平衡能力。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跌倒看似小事,不過高齡者一旦跌倒卻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幸好,想要預防跌倒憾事,可以透過訓練加強平衡能力來做到。
1/6高齡者一年至少跌倒1次,室外、室內都要注意
小孩子在玩遊戲時常常蹦蹦跳跳、跌跌撞撞,一旦跌倒,拍拍膝蓋起身或許就沒什麼大不了,然而同樣的情況對高齡者來說或許並非如此。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在事故類別中,「跌倒(落)」竟位居第二,佔21.9%(第一名為運輸事故死亡)。而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中也指出,每6個長輩,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且超過6成長者跌傷後未採取任何措施。
那麼,為什麼長者這麼容易跌倒呢?除了疾病與藥物影響之外,國健署表示,步態與平衡是重要的危險因子,通常可由速度、步寬等因素判斷。
而從外在環境分析,當戶外天氣寒冷、地面不平、照明不足,跌倒風險就會增加;而居家的亮度、地板潮濕、堆放雜物、階梯無欄杆等也都會影響長者安全。
跌倒了不是沒外傷就能安心,小心腦中血塊奪命危機!下一頁看更多保命防跌錦囊
綜合國健署與日本消費者廳的宣導,長者日常生活應留意「防跌3招」:
- 規律運動、遵循醫囑用藥
- 居家環境留意照明、防滑
- 留意反光標誌,馬路行走不要急
外出時,若下雨過後,務必留意街道積水及濕滑的水溝蓋、人孔蓋。在走進商家購物時,也應留意雨傘架、翹起的地墊、掉落蔬果等容易讓人滑倒的物品;而在室內時,則應將家中打掃整潔,並盡量避免使用容易滑倒的拖鞋與襪子,同時留意腳邊、樓梯等處的照明。
跌倒後無傷也要仔細觀察身體表現,透過走8自行鍛鍊平衡能力
日本看護師、緊急救護技術員武石嘉子也曾指出,高齡者跌倒時最要擔心的是頭部受傷。對腦部的衝擊多攸關性命,因此就算當下看似沒事,也應盡早至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即使檢查無異樣也應持續觀察幾天,確認是否出現頭痛、噁心、頭暈,說話是否大舌頭,走路方式是否變化等異常。若是有腦出血的話,當血液不斷累積在腦中,當腦部受到壓迫,有數日後突然失去意識的可能性。
日本運動防護員高子大樹也曾指出,曾經爸爸在電車中突然昏倒,檢查後發現是「慢性硬腦膜下血腫」(CSH)。才發現,原來在2個月前父親早已因踩空樓梯撞到頭,在這2個月間,撞傷產生的瘀血逐漸壓迫腦部才導致嚴重後果。由此可見,僅僅摔倒,就可能有性命之憂。
若要避免摔倒,首先需要強健用於行走的腿部肌肉,最常見的鍛鍊方法就是深蹲。操作時,記得雙腳展開比肩寬稍寬,腳趾朝外,以屁股往後坐的感覺,利用臀部肌肉收縮帶動起身即可。
除了鍛鍊肌力外,根據國健署《長者防跌妙招手冊》資料,平衡訓練也相當重要。可以手扶椅背,原地踏步10次,若要更進階地練習,可以在兩個地點之間走直線,亦或是走8字型來鍛鍊自己的平衡能力。
參考資料:
- 獨家|66歲台語唱將高向鵬過馬路跌倒 昏迷4天加護病房搶救中
- 「大牌哥」高向鵬昏迷6天仍插管未醒 老友奔加護病房曝現況
- 獨家/高向鵬昏迷3個月最新近況曝 已氣切「四肢能動」
- 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 每6人就有1位老人曾跌倒 國健署傳授防跌妙招
- 老人跌倒常見的危險因子有那些?
- たった一度の転倒で寝たきりになることも。転倒事故の起こりやすい箇所は?
- 介護家族が知っておきたい、転倒事故が起きたときの対処
- 70歲爸爸摔倒「腦血腫」救回一命!1分鐘防跌健康操,強化腰肌練腿力
- 跌倒骨折年死亡率破2成!2招練肌力比深蹲簡單還不傷膝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