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跑步膝蓋外側痛,我有髂脛束症候群嗎?檢查與緩解方法,治療師報你知

蔡忠憲、張高華、黃安華、楊宛青
2020-03-22 09:00:00
253,12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蔡忠憲、張高華、黃安華、楊宛青(物理治療師)】

髂脛束症候群



髂脛束是一條由臀大肌及闊筋膜張肌延伸下來密度較高的筋膜組織,這條筋膜往下會連接到脛骨外側,可以幫助膝關節伸展及髖關節做外展的動作,在單腳站立的情況下可輔助臀中肌,提供髖關節與膝關節外側的穩定。髂脛束症候群常見於長距離的跑者或自行車選手,這是因為在過量運動下使得髂脛束的張力過大,造成髂脛束與股骨間富含神經與血管的軟組織受壓迫而產生疼痛。


成因: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下肢的活動屬於閉鎖鍊運動,因此髂脛束症候群的成因比想像中來得複雜,不論是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功能失衡或結構性問題,都可能是造成疼痛的原因,以下僅歸納出較為常見的因素。

  1. 臀中肌、臀大肌無力或髖關節不穩定,迫使闊筋膜張肌過度活化導致髂脛束張力增加,以維持髖關節與膝關節外側的穩定。
  2. 膝關節的外翻與內翻。
  3. 踝關節的不穩定,尤其是足弓較為塌陷或足外翻的情形。
  4. 跑鞋選擇錯誤。
  5. 跑步姿勢不良。
  6. 跑步或騎車訓練量突然增加。
  7. 跑過多的上坡與下坡。

常見位置:
膝關節外側、大腿外側。

發生模式:
  1. 運動的負荷超過平時的訓練量,膝關節外側有明顯的刺痛與壓痛點,少數會往上蔓延至大腿側。
  2. 膝關節變換動作由彎曲到伸直時,因為增加了髂脛束的張力,容易感到疼痛。

評估方法
請參照下肢的選擇性組織張力測試(STTT)進行詳細評估,也可進行以下的特定性檢查。

諾博氏加壓測試(Noble compression test):測試者一手用手指壓在被測者患側腳的股骨外上髁,另一手將被測者的膝關節從90°彎曲到完全伸直,過程中在彎曲20 ∼ 30°時特別疼痛則測試即為陽性。
髂脛束症候群-1
伸展與訓練
①闊筋膜張肌、髂脛束的伸展:站姿,將健側腳跨至患側腳的前方,再將身體側彎至健側來進行伸展。
髂脛束症候群-2
②臀中肌的訓練:側躺的姿勢,健側在下,膝關節、髖關節微微彎曲提供穩定。患側在上,膝關節伸直,腳尖朝前,做髖關節外展的動作,過程中髖關節不彎曲。
髂脛束症候群-3
下一頁教你髂脛束症候群的疼痛解救秘訣喔!


效果 組織支撐、痛點減壓
以肌內效貼紮做軟組織的支撐與痛點減壓,使動作功能恢復。

STEP1
大腿外側髂脛束支撐

側躺且下方腳彎曲、上方腳伸直準備貼紮,從大腿外側大轉子下緣往下量到脛骨粗隆左右,約 8∼9 格。
I 型貼紮,錨點放在大轉子的下緣,以中度拉力往脛骨貼紮,即完成。
髂脛束症候群-4
STEP2
受傷區域痛點支撐

觸診尋找到受傷區域的痛點,剪取兩條貼布,各約 4∼5 格。
I 型貼紮,上下各一條,錨點放在痛點的中間,以中度拉力往膝部的上下圓弧形支撐貼紮,即完成。
髂脛束症候群-5
本文摘自《提升表現、預防傷害、減緩疼痛,運動肌內效貼紮》/蔡忠憲、張高華、黃安華、楊宛青(物理治療師)/如何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