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手舉高肩膀就痛!比五十肩更常見的肩峰下夾擠症候群怎麼治?

廖志祥醫師
2023-05-22 08:00:00
12,619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廖志祥醫師】

手舉高肩膀就痛?肩峰下夾擠症候群



皮膚黝黑、身材精壯的40歲戴先生,一進診間就苦惱地說:「廖醫師,我手一舉起來肩膀就好痛!會不會是平常怕蟻球的關係?」

經過理學檢查及MRI檢查後,確診為「#肩峰下夾擠症候群」(以及怕蟻球就是打羽球)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比五十肩更常見的「肩峰下夾擠症候群」

「肩峰下夾擠症候群」(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是肩痛最常見的原因,佔肩膀疼痛的 44〜65%。

當姿勢不良或肩胛骨的動作控制不佳,手臂往上抬時,會造成肩峰和肱骨頭之間的空間變小,夾住滑囊、棘上肌腱,引起滑囊炎、肌腱發炎或損傷(白話翻譯:肌肉和滑囊被骨頭夾到了),嚴重時會導致「旋轉肌袖破裂」,所以越早發現越好治療喔。

手舉高肩膀就痛?肩峰下夾擠症候群

肩峰下夾擠症候群好發對象



常發生在需要反覆舉手過肩的族群,如:重訓運動、老師寫黑板、舉重、羽球、棒球、網球、游泳等。
還有一類族群也很常見,明明不常做舉手動作卻患有「肩峰下夾擠症候群」,原來是他們肩峰的形狀天生就是「倒鉤狀」,比一般人更容易碰到滑囊、棘上肌。

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疼痛症狀



  1. 手臂高舉過肩時困難,感覺疼痛、無力。
  2. 晚上睡覺時壓到肩膀會更痛。
  3. 常發生在慣用手。

保守治療 V.S. 手術治療

經過理學檢查、核磁共振做診斷後,一般來說會以「#保守治療」為主,如消炎藥、關節注射類固醇、PRP。而「#復健運動」目標是強化旋轉肌袖及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使肱骨頭穩定,減少夾擠的發生。

至於天生是倒鉤狀肩峰、肩峰下長骨刺等肩峰骨頭結構上出現問題的人,會建議透過微創的關節手術進行「#肩峰成形術」(acromioplasty),將多餘的骨頭磨掉,若術中發現有旋轉肌袖破裂,也可一併修補。

廖醫師提醒,任何醫療皆有潛在風險,並非每位患者都適合,實際治療方式須由醫師當面評估後決定。

本文由「骨科廖志祥醫師 - 運動醫學講堂」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簡介:骨科醫師廖志祥長期致力於運動醫學,專長為運動傷害、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創傷骨折、五十肩治療、旋轉肌袖破裂、關節退化、骨質疏鬆症,目前服務於中正脊椎骨科醫院。FB:骨科廖志祥醫師 - 運動醫學講堂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