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有許多人在一覺醒來,或是工作一天後感覺小腿足部有沉重腫脹感,也就是俗稱的「水腫」。這是由於在身體組織中液體的異常累積所造成,套用中醫的概念,就是有濕邪聚集在皮下組織中。水腫輕則影響身體美觀,重可造成「患處僵硬」、「行走不利」、「皮膚易潰瘍感染」等問題,不宜輕忽。
1. 飲食過鹹:吃太多鹽使體內鈉濃度過高,會造成體內水分從血液中滲透至組織細胞內不易排除。
小心,這些都是造成水腫的原因
1. 飲食過鹹:吃太多鹽使體內鈉濃度過高,會造成體內水分從血液中滲透至組織細胞內不易排除。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2. 心肝腎問題:心肝腎發生病變,分別主要影響血液循環、血漿蛋白生成及人體水分代謝,均會造成水腫。
3. 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久坐久臥及缺乏運動,使下肢靜脈回流變慢,水分便容易滲入周遭組織中。
4. 氣候寒冷:寒冷也會造成血液循環減慢,進而導致皮下組織水腫。
5. 體內維生素、礦物質缺乏:鈣、鎂、鉀等礦物質為身體代謝水分所需物質,一旦缺乏便易造成水腫。
6. 荷爾蒙影響:女性在月經期前及懷孕期間,體內的黃體激素分泌會影響水分的代謝。
現代人生活型態常久坐,造成下肢血液與淋巴循環不佳,進而容易發生水腫。建議在剛洗完澡,身體還暖呼呼的時候來做腿足部按摩,每天只花10分鐘就能有效消除及預防水腫,讓我們遠離蘿蔔腿。(PS:配合潤膚乳液或精油操作,效果更佳)
Act1:按壓腳踝區域(太谿穴、三陰交穴)
太谿穴在內側足踝後方約一指頭凹陷處,其上方四指距離處及三陰交穴,用拇指與食指輕捏住穴位,輕微用力按壓15-20次。如此可刺激血液循環及水分代謝。
Act2:按壓膕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膝蓋外側凹窩往下四指幅處,盡量貼著小腿骨邊緣按壓效果最佳。配合以拇指食指按壓膕窩(均15-20次),可改善淋巴循環,暢通血循並代謝廢物。
Act3:腿部提拉按摩
用雙手圈住腳踝,順暢地從下往上提拉至大腿區域,左右側各提拉15-20次,可幫助腿部肌肉放鬆,消除水腫。
Act4:腿部擰毛巾
用雙手一前一後圈住腿部,隨後便如擰毛巾一樣,一手順時針一手逆時針方向擰捏腿部肌肉,力道以感到輕微疼痛為準,從大腿至小腿每一側分10-15次完成,如此可加強消除水腫及脂肪代謝。小腿肚較粗的人可以針對小腿做加強按摩。

消水腫按摩體操還有3個動作,完整更有效!下一頁加碼公開10種推薦消水腫好食物
Act5:小腿肌肉按摩
這是預防蘿蔔腿的秘密武器,先擺出屈膝動作,雙手並排圈住小腿中央區域,拇指加壓捏住小腿後側肌肉,之後雙手向兩側分別推至膝蓋及腳踝處,每側各按摩15-20次即可。
Act6:按壓足底(湧泉穴)
湧泉穴位在足底前段1/3距離的凹陷處,用拇指按壓3分鐘,可以幫助足部血循暢通、消除足部疲勞。
收操:抬腿
躺在床或軟墊上,以腿部與軀幹接近90度夾角姿勢做5分鐘靠牆抬腿動作,期間膝蓋盡量打直,適度活動腳踝。如此可伸展全腿部肌肉並加強下肢血液淋巴回流。

西瓜、冬瓜、綠豆、紅豆、薏仁等均可利水祛溼。另外香蕉、奇異果、酪梨、菠菜、馬鈴薯等富含鉀的蔬果也可適量補充,幫助身體排水。
小腿很容易水腫或是工作需要久站的人,白天可以穿壓力襪,晚上睡覺時可以用枕頭或浴巾墊高小腿,均可加強下肢血液循環,改善水腫。

本文獲「馬光健康網」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源於澎湖小島的希望之光,肩負守護人們健康的重要使命,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官網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3. 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久坐久臥及缺乏運動,使下肢靜脈回流變慢,水分便容易滲入周遭組織中。
4. 氣候寒冷:寒冷也會造成血液循環減慢,進而導致皮下組織水腫。
5. 體內維生素、礦物質缺乏:鈣、鎂、鉀等礦物質為身體代謝水分所需物質,一旦缺乏便易造成水腫。
6. 荷爾蒙影響:女性在月經期前及懷孕期間,體內的黃體激素分泌會影響水分的代謝。
中醫教你消除水腫按摩操
現代人生活型態常久坐,造成下肢血液與淋巴循環不佳,進而容易發生水腫。建議在剛洗完澡,身體還暖呼呼的時候來做腿足部按摩,每天只花10分鐘就能有效消除及預防水腫,讓我們遠離蘿蔔腿。(PS:配合潤膚乳液或精油操作,效果更佳)
Act1:按壓腳踝區域(太谿穴、三陰交穴)
太谿穴在內側足踝後方約一指頭凹陷處,其上方四指距離處及三陰交穴,用拇指與食指輕捏住穴位,輕微用力按壓15-20次。如此可刺激血液循環及水分代謝。
Act2:按壓膕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膝蓋外側凹窩往下四指幅處,盡量貼著小腿骨邊緣按壓效果最佳。配合以拇指食指按壓膕窩(均15-20次),可改善淋巴循環,暢通血循並代謝廢物。
Act3:腿部提拉按摩
用雙手圈住腳踝,順暢地從下往上提拉至大腿區域,左右側各提拉15-20次,可幫助腿部肌肉放鬆,消除水腫。
Act4:腿部擰毛巾
用雙手一前一後圈住腿部,隨後便如擰毛巾一樣,一手順時針一手逆時針方向擰捏腿部肌肉,力道以感到輕微疼痛為準,從大腿至小腿每一側分10-15次完成,如此可加強消除水腫及脂肪代謝。小腿肚較粗的人可以針對小腿做加強按摩。

消水腫按摩體操還有3個動作,完整更有效!下一頁加碼公開10種推薦消水腫好食物
Act5:小腿肌肉按摩
這是預防蘿蔔腿的秘密武器,先擺出屈膝動作,雙手並排圈住小腿中央區域,拇指加壓捏住小腿後側肌肉,之後雙手向兩側分別推至膝蓋及腳踝處,每側各按摩15-20次即可。
Act6:按壓足底(湧泉穴)
湧泉穴位在足底前段1/3距離的凹陷處,用拇指按壓3分鐘,可以幫助足部血循暢通、消除足部疲勞。
收操:抬腿
躺在床或軟墊上,以腿部與軀幹接近90度夾角姿勢做5分鐘靠牆抬腿動作,期間膝蓋盡量打直,適度活動腳踝。如此可伸展全腿部肌肉並加強下肢血液淋巴回流。

飲食生活衛教
西瓜、冬瓜、綠豆、紅豆、薏仁等均可利水祛溼。另外香蕉、奇異果、酪梨、菠菜、馬鈴薯等富含鉀的蔬果也可適量補充,幫助身體排水。
小腿很容易水腫或是工作需要久站的人,白天可以穿壓力襪,晚上睡覺時可以用枕頭或浴巾墊高小腿,均可加強下肢血液循環,改善水腫。

本文獲「馬光健康網」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源於澎湖小島的希望之光,肩負守護人們健康的重要使命,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官網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