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存股布局時機到!達人超實用計劃表曝光:每年這時候買股就對了

小車 x 存股實驗
2021-10-25 10:00:00
956,108
收藏
分享
編按:每年7、8月是台股除權息的旺季,而10月也有多檔ETF除息,像是國民ETF 0056這幾天公布今年有望配息1.8元,對為數不少的存股族來說,簡直是一年最開心的時期。

很多人說存股的過程很「無聊」,但要有紀律;其實不一定要每個月固定幾號買進才叫有紀律地存股,反而有完善的存股計畫,更能自己掌握好績效。本文作者分享自己存股將近十年來一整年的日常,什麼時候按兵不動、什麼時候該加碼投入,用真正實用的計畫表告訴你「存股佈局的最佳時機與策略」,你會發現要做的事情也不少喔,一起來看看吧!

【早安健康/小車 x 存股實驗】

我的存股故事:存股族一年的無聊日常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農耕於一年四季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步調,其實存股久了,也會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節奏。現在來介紹一下身為存股族的我一年的無聊日常:

#前置期(3月~8月初)



  1. 收兵不買:每年3月各家公布股利後,便開始收兵不買,除非股災。不過今年有個新樂趣,一天一股台積電。(沒閒錢就改成600元以下買一股)

  2. 月存閒錢:每月「月初」將規畫投資的金額匯入證券戶,把3月~8月的薪資閒錢先存起來。(編輯推薦:曾是25K小資女!她4年存百萬靠3大存錢秘技:定期定額不選0050還有這兩檔

  3. 作壁上觀,看子彈飛(最常做的事)-開始當個局外人看大盤大起大落。

    • 「大漲時」,打開證券App的「總資產合計」,記錄財產創下的新里程碑,一突破新高就記在記事本中,只看最高,不看起伏。(純滿足成就感,不是拿來賣的)

    • 「大跌時」,不看總資產,只看未實現損益是否為令人安心的紅色(注意只看顏色,不看數字喔!),再去看PTT及FB社團版上散戶睡公園的抱怨留言,慶幸自己一張飆股都沒買。

  4. 記除息日:大約6月開始google手上持股的除息日、股利發放日,並記在行事曆上。

  5. 規畫買進張數:計算今年進場的錢(薪資閒錢+股利),並開始分配各股要買的張數。搭配參考個股(兆豐、玉山、合庫、華南)當年前6個月的EPS成長或衰退,來決定買入的股票和張數配置。EPS成長的多買一些,持平的小買,衰退的不買且之後持續觀察每月的EPS。

領股利兼享受購物樂趣!下一頁繼續看每年的存股布局時機這樣牌就對了


#買進期(8月中~12月)



一年最開心的時期到了,可以領股利,外加逼自己買股票,享受購物的樂趣。

  1. 除息當月買完薪資閒錢:8月除息日開始買入股票,把前半年存的閒錢都買完。不過兆豐金可以慢慢買,因為會貼息。

  2. 股利入帳,逢低加碼:9月大致全部股利進帳,用作逢低加碼。遇到個股相對低點就買一張,最晚到隔年3月前要買完證券戶內的錢,不過版主通常12月就會買完了!

#等待及最後加碼期(1月~3月)



  1. 等全年EPS公布:隔年1月等待前一年全年eps出爐,參照以往盈餘分配率,就可估算當年可以拿到的股利。

  2. 年終獎金最後加碼:根據估算出來的股利,挑出殖利率最高的個股(兆豐、玉山、合庫、華南擇一),並運用年終獎金做最後加碼。

  3. 等待公告股利股息:待3、4月全部股利公告完畢,算出當年實際能獲得的股利、配股,股利加總後納入8月買股的規畫。

  4. 若四家EPS表現都正常,或是曾衰退過,後來恢復正常,則收兵不買,坐領股利;倘若個股連2季都和去年同期相較衰退,會考慮擇高點換股。(市價高於均價才能換)

以上為存股族一年的無聊日常,實際交易次數雖不多,不過也滿多事該做的,供大家參考喔!


本文獲「小車 x 存股實驗」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連結請點此

作者簡介:小車x存股實驗的版主是一位平凡上班族,存股經驗8年,在臉書粉絲團分享自己的存股心得與成長,期許運用閒錢及股利持續投入,打造足以支付房貸的股利現金流。目前已有逾萬人追蹤。→小車╳存股實驗FB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