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癌症時鐘又撥快了!台灣2018年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比2017年度快轉了11秒。台灣十大癌症的榜首仍是大腸癌,排行榜只有少數「成員」名次變動,如沉默殺手「肺癌」就向上升為女性癌症第2位,僅次於乳癌,且是患者成長最多的癌症。
國民健康署29日公布2018年的癌症發生資料,其中罹癌人數創新高,為11萬6,131人,比前一年度增加4,447人;大腸癌繼續奪冠,已連續13年居十大癌症之首,而肺癌不管在男性或女性癌症排行榜都排名第2,也不可小覷。
國民健康署29日公布2018年的癌症發生資料,其中罹癌人數創新高,為11萬6,131人,比前一年度增加4,447人;大腸癌繼續奪冠,已連續13年居十大癌症之首,而肺癌不管在男性或女性癌症排行榜都排名第2,也不可小覷。
癌王大腸癌發生率漸漸下降,榜眼肺癌的患者成長最多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根據報告,台灣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1,77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10萬人口中有341.3人罹癌,較上一年度增加5.6人;女性新發癌症人數則是5萬4,352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中有284.7人罹癌,比上一年度增加3.7人。
男女的十大癌症分別為: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腸癌繼續蟬連癌王,但其發生率已開始下降,在男、女的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分別減少1.1人、0.7人,甚至在50~84歲的中老年族群的發生率也下降,國健署表示,這意味著多年推動的大腸癌防治政策,如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等開始發生效果。
肺癌在2018年度罹患人數成長最多,新增551人;但這未必是壞事,2018年的早期發現的肺癌有4,524人,佔肺癌總罹患人數的31.1%。對此國健署表示,這現象和政府從2014年後推動對吸菸以外的危險因子的肺癌篩檢研究,還有民眾自費檢查人數的增加有關。
在美國,不吸菸的人大概只佔肺癌患者的2成,而肺癌傳統上也與吸菸有極大的關係,不過台灣的肺癌比較特別。據統計,台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沒有吸菸,尤其近年來「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人數逐年攀升,如今竟有超過9成的肺癌女性患者都不抽菸,還發生年輕化趨勢,顯見台灣人,尤其是女性族群,罹患肺癌有其他的重要因素。
根據中央社,全球肺癌發生率,台灣高居世界第15名、為亞洲第2名;若單看女性發生率更擠進全球第8,台灣的女性肺癌病患,在10年之中暴增了將近1倍!
為什麼台灣女性肺癌病患特別多?如何預防潛藏的肺癌危機就看下一頁
為何台灣女性不愛抽菸卻容易發生肺癌呢?其實許多學者也感到奇怪,近年來部分研究發現了一些可能的解釋。
由以上資料可知,戒菸、遠離二手菸已經無法保證不罹患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更曾指出,「我不吸菸,我得肺癌」已是公衛教育的死角。
肺癌可說是最可怕的無聲殺手,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董事彭汪嘉康接受《欣傳媒》採訪時表示,肺癌若在早期、直徑1公分以下切除,5年的存活率為85~90%;但是,台灣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只有12~13%,關鍵就在無法有效早期檢測。
因此,建議女性要定期做胸部X光檢查,以利及早發現肺部惡性腫瘤,但需注意的是,胸部X光往往在肺部腫瘤夠大的時候才能發現,而通常此時已經是晚期了。部分高危險族群可考慮做更精密的「低輻射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攝影」,如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男女的十大癌症分別為:
- 男性十大癌症:大腸癌、肺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膀胱癌下降到第11位,白血病與淋巴瘤向前移動一個名次。
- 女性十大癌症: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肺癌和大腸癌順序調換,肺癌排名在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腸癌繼續蟬連癌王,但其發生率已開始下降,在男、女的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分別減少1.1人、0.7人,甚至在50~84歲的中老年族群的發生率也下降,國健署表示,這意味著多年推動的大腸癌防治政策,如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等開始發生效果。
肺癌在2018年度罹患人數成長最多,新增551人;但這未必是壞事,2018年的早期發現的肺癌有4,524人,佔肺癌總罹患人數的31.1%。對此國健署表示,這現象和政府從2014年後推動對吸菸以外的危險因子的肺癌篩檢研究,還有民眾自費檢查人數的增加有關。
台灣肺癌發生率全球第15、亞洲第2,患者近半數不抽菸
在美國,不吸菸的人大概只佔肺癌患者的2成,而肺癌傳統上也與吸菸有極大的關係,不過台灣的肺癌比較特別。據統計,台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沒有吸菸,尤其近年來「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人數逐年攀升,如今竟有超過9成的肺癌女性患者都不抽菸,還發生年輕化趨勢,顯見台灣人,尤其是女性族群,罹患肺癌有其他的重要因素。
根據中央社,全球肺癌發生率,台灣高居世界第15名、為亞洲第2名;若單看女性發生率更擠進全球第8,台灣的女性肺癌病患,在10年之中暴增了將近1倍!
為什麼台灣女性肺癌病患特別多?如何預防潛藏的肺癌危機就看下一頁
為何台灣女性特別容易罹癌?有3個解釋
為何台灣女性不愛抽菸卻容易發生肺癌呢?其實許多學者也感到奇怪,近年來部分研究發現了一些可能的解釋。
- 基因突變
為了釐清不吸菸肺癌患者的患病機制,中研院化學研究所陳玉如所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與跨單位研究團隊,分析東亞地區103名肺癌病患,探究不吸菸肺癌的早期進展。
癌細胞基因突變結果顯示;肺腺癌(最常見的肺癌)癌變與APOBEC的突變特徵有關聯性。罹癌患者中,高達74%從未吸菸的年輕女性(小於60歲)和所有無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驅動突變的女性患者,體內APOBEC突變特徵程度高,顯示APOBEC的突變特徵可能是女性早期肺癌的驅動因素。 - 人類乳突病毒
經常造成子宮頸癌等婦科病的人類乳突病毒(HPV)也可能是肺癌的病源。台灣2008年曾有一篇研究HPV病毒導致女性肺腺癌機轉的報告。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中山醫大團隊曾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罹患肺癌的患者血液中,55%帶有HPV16或HPV18;而沒有罹患肺癌的人,則僅有11%。研究對此推估,血液中若帶有人類乳突病毒,罹患肺癌風險可能高出近40倍。
此外,研究團隊也使用肺腺癌患者的肺積水,體外培養出活的肺癌細胞株,並發現HPV16釋放的致癌蛋白E6,會導致抑癌基因P53失去功能,進一步確認人類乳突病毒與肺癌的因果關係。 - 油煙
女性較常會接觸到廚房,而女性煮飯時接觸到的油煙可能會導致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衛教資訊指出,每年暴露於廚房油煙環境超過144次,將會提高1.78倍的肺癌罹患風險。
烹飪過程中產生的油煙就屬於一種PM2.5,其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要想減少油煙對人體的傷害,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煮飯時一直打開抽油煙機,而且烹調結束後還要延長排氣5~10分鐘。
「我不吸菸,我得肺癌」成為公衛死角,女性應定期篩檢及早防治肺癌
由以上資料可知,戒菸、遠離二手菸已經無法保證不罹患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更曾指出,「我不吸菸,我得肺癌」已是公衛教育的死角。
肺癌可說是最可怕的無聲殺手,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董事彭汪嘉康接受《欣傳媒》採訪時表示,肺癌若在早期、直徑1公分以下切除,5年的存活率為85~90%;但是,台灣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只有12~13%,關鍵就在無法有效早期檢測。
因此,建議女性要定期做胸部X光檢查,以利及早發現肺部惡性腫瘤,但需注意的是,胸部X光往往在肺部腫瘤夠大的時候才能發現,而通常此時已經是晚期了。部分高危險族群可考慮做更精密的「低輻射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攝影」,如
- 吸菸史:55~74歲,菸齡超過30年,目前還在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
- 氡氣暴露。
- 職業暴露:矽石、石綿、汽柴油廢氣、煤煙、有毒金屬合金:如:鎳、鎘、砷、鈹、鉻合金。
- 癌症病史:肺癌、頭頸部癌、淋巴癌、吸菸引起之相關癌症。
- 肺癌家族史:一等親罹患肺癌。
- 肺部慢性疾病。
- 二手菸暴露。
參考資料:
-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95070
- https://www.edh.tw/article/24809
- https://www.storm.mg/article/1995335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97767
- 台灣癌症基金會 〈女罹肺癌增4倍 廚房油煙惹的禍?[聯合報]〉
- https://www.edh.tw/article/14998
- 台灣癌症基金會 〈九成肺癌女性不吸菸 防治大漏洞〉
- https://www.edh.tw/article/22786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