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新冠肺炎的頭痛和一般頭痛哪裡不同?醫師給頭痛族的7大應對指南

林志豪醫師
2022-02-11 11:00:00
396,35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林志豪醫師】

長期頭痛患者在疫情中該如何自處?



台灣目前新冠病毒疫情延燒,各大醫院尤其急診室人滿為患,對於經常頭痛而常跑醫院急診室的病人,在這裡要提供幾點大家可以注意的地方。

1. 如果頭痛是長期慢性的問題,沒必要盡量不要跑急診室,增加被病毒感染的機會。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 除非是有突發性頭痛的危險症狀,如爆炸或雷擊型頭痛、頭痛伴隨發燒、意識改變、味嗅覺喪失改變,有局部的神經學症狀,如半邊無力、眼臉歪斜、複視、走路不穩等。


2. 新冠病毒的患者常有頭痛的症狀,大約是22.4-75% (不同研究的數據差異很大),大部分是緊縮型頭痛,或是沒有什麼特異性的頭痛。

➜ 對於長期頭痛的患者,如何區別自己是否有感染到新冠病毒,除了注意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之外,可能稍微注意的是否有味覺及嗅覺的喪失。

3. 減少需長時間至醫療院所治療頭痛的機會,譬如需醫師親自花較長時間施打或近距離接觸的治療,如肉毒桿菌注射(頭部須至少31針皮下注射)、神經阻斷術、針灸、推拿。

➜ 可以考慮改以單株抗體注射(只需一針注射,時間較短),頭戴式經皮神經電刺激治療(可以自己在家使用),以及穩定神經藥物(預防頭痛藥物)的治療。

4. 如有需要看診,也可以善用視訊方式,減少在醫院等待的機會,但這需先跟醫院醫師溝通好,確認看診的時間。


5. 長期頭痛的患者在面對疫情時,須謹慎但不要過度焦慮,也盡量減少整天盯著疫情消息的習慣,避免因焦慮壓力誘發頭痛。

➜ 做好該做的防護,勤洗手,戴口罩,不隨意觸碰眼臉鼻口,不群聚等新生活習慣。

感染病毒還可能增加腦部血管疾病風險!下一頁醫師分享更多遠離頭痛、顧健康的疫情保健要點


6. 因疫情可能會增加待在家裡的時間,可以試著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及作息。或許之前是緊湊的、不規律的生活,但現在可以盡量有規律的生活,飲食,運動,水分補充,以及睡眠。這些都可以減少頭痛的發作。

7. 最重要的,如果可以打新冠病毒疫苗,就盡量要打。

➜ 目前的研究顯示打疫苗並不會影響其他頭痛的治療,如肉毒桿菌、CGRP單株抗體,或藥物的效果。至於止痛藥的使用,不建議在打疫苗前預防用,但可以再打之後,如有不舒服症狀時使用。

打疫苗或許剛開始會有不舒服的症狀,長期頭痛的患者也有可能因為打完疫苗後短期頭痛症狀加重,但疫苗嚴重的副作用極少。


很多人擔心靜脈血栓或血小板低下,但台灣人目前會有這樣副作用的機率較歐洲來得少(台灣目前約百萬分之2~6)。 如果打完的疫苗的28天內有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模糊、癲癇、意識改變、肚子痛、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疼痛、以及皮下出血,只要盡早至醫院就診,大部分的病人還是可以痊癒。

相反的,感染新冠病毒有更高的機率會引起腦靜脈血栓,據目前統計是打疫苗的8~100倍(不同地區的統計)。同時新冠病毒也會增加腦動脈栓塞的機率。

打疫苗的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家人,盡早讓疫情控制下來,重新回到原本多采多姿的生活。

長期頭痛患者在疫情中該如何自處?

作者簡介:林志豪醫師,台中林新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專長:頭痛、腦中風、失智、巴金森氏症、神經系統病變。林志豪醫師 、FB: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老是頭痛發作要跑醫院?醫師的疫情期間7個應對指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