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吃鳳梨竟可治飛蚊症?眼科醫師解惑了

鐘珮禎醫師
2019-05-29 18:30:00
577,838
收藏
分享
編按:飛蚊症讓眼前總有「黑點點」超惱人,研究發現每天吃鳳梨就能消滅飛蚊症?國內一項歷時3年的最新研究說,有飛蚊症的人每天吃100~300公克的鳳梨,3個月後有50%~70%患者眼前黑影和飛蚊的症狀獲得改善,這項全球首次發現的研究結果也登上4月的《美國科學期刊》。不過,醫師對於研究結果抱持存疑的態度,因為飛蚊症的成因很多,而該研究實驗的對象也還有攝取其他食物、其它生活習慣不同等變因。因此並不是「有飛蚊吃鳳梨就會好」,建議還是及早就醫診斷,才能對症治療。

【早安健康/鐘珮禎醫師(永和大學眼科院長)】「鐘醫師啊~昨天的報導說吃鳳梨可以治療飛蚊症,這消息是真的嗎?」

台灣鳳梨甜吻吻,鐘醫師也很愛呢!但在討論鳳梨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飛蚊症吧!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所謂的飛蚊症是指看到像飛蚊的影子,有些人則覺得像浮游生物,還有些人會說像看到飄動的蜘蛛絲或棉絮。有時候躺著看天花板或彎腰低頭時,飛蚊突然變得好明顯,有時候又突然不見了,這些都是典型飛蚊症的症狀。

飛蚊症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生理性的變化,也就是玻璃體液化所造成,這樣的飛蚊不太會影響視力,也沒有失明的危險性。當我們專注看別的東西的時候,這樣的飛蚊症狀甚至會被大腦忽略,而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根據統計,九成以上的飛蚊症都是這一類型!

另一類型則是病理性的變化,簡單地說就是可能會造成失明。譬如視網膜剝離、玻璃體出血、或脈絡膜發炎⋯等的初期症狀就是以飛蚊症來表現。

病理性的飛蚊症當然需要經由詳細的檢查後積極治療,那生理性的飛蚊症呢?既然它不影響視力,眼科醫師一般也不建議病人接受侵入性的治療。

不過,大部分的病人還是會問「吃什麼可以改善飛蚊症症狀」,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想要研究吃鳳梨和飛蚊症的關係。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研究!

研究將有飛蚊症的病患分為兩組。第一組每天吃兩片鳳梨,連續三個月。第二組每天分別吃一或二或三片鳳梨,連續三個月。最後比較飛蚊症嚴重程度的變化。結果,得到很有趣的結論,就是吃鳳梨可以減少飛蚊症,而且吃越多飛蚊減少越明顯!

不過這個研究並沒有分析「沒吃鳳梨的人,是否三個月後飛蚊症也會大幅減少」。在臨床上的確觀察到有些病患,透過醫師詳細的說明和定期追蹤後,飛蚊症同樣會改善。

因為飛蚊症是一種主觀感覺,沒辦法科學化定量,加上飛蚊症會有動態變化,隨著姿勢和時間,症狀嚴重程度都不一樣,甚至我們一開始也說了,當我們專注看別的東西的時候,這樣的飛蚊症狀可以被大腦忽略,而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所以研究結論真的是這樣嗎?可能需要更多更縝密的大型研究來佐證。

「以維生素C的角度來說,鳳梨的確對眼睛有幫助」下一頁醫師大解惑:鳳梨對飛蚊症到底有沒有效?


而且鳳梨的營養素經過腸胃道消化吸收、血液循環、以及眼球屏障的重重關卡後,有多少能真正進入眼球內達到治療效果,這可能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再者,台灣農民超會種水果,鳳梨甜度很高,糖尿病患者尤其要留意攝取量,否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玻璃體出血,飛蚊症反而更嚴重呢!

結論是鳳梨對飛蚊症到底有沒有效?以維他命C的角度來說,鳳梨的確對眼睛有幫助,但如果希望吃了某一種食物後,飛蚊症就能從此消失,以目前的醫學文獻報告,不管是鳳梨還是葉黃素都還達不到這樣驚人的效果!

看到這裡很失望嗎?別失望,生理性飛蚊症本來就不會影響我們的視力,只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眼球撞擊外傷。
  2. 避免劇烈或急速運動
  3. 避免熬夜及用眼過度。
  4. 均衡攝取含有抗氧化營養素的食物,譬如魚、蛋、青菜、水果、堅果等。
  5. 如果飛蚊突然增加或合併閃光症狀,要趕快到眼科做詳細的視網膜檢查。如果沒有增加,也請半年到一年定期做檢查。

我們還是可以和飛蚊症和平共處的!當然,醫師還是要提醒,如果有發現飛蚊現象,還是要找醫師確認是否有視網膜等嚴重的病症,千萬不要覺得「有飛蚊吃鳳梨就會好」,延誤病情就嚴重了。

原文出處:鐘珮禎醫師 愛眼專頁

作者簡介:鐘珮禎醫師,永和大學眼科院長,先後服務於多家大型醫院,臨床診治經驗豐富,經常在節目上專業分享眼睛的預防保健與治療方法,同時用心分享在粉絲專頁,並親切解答讀者的相關疑問。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