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2動作會痛就是媽媽手!黃金5招自救:緊急發炎、慢性沾黏都管用

三個字SunGuts(物理治療師)
2024-02-07 08:00:00
134,172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三個字SunGuts(物理治療師)】

1指做4指的工作!



如果一定要切掉一根手指頭的話,我肯定不會選擇拇指,因為拇指比起其他指頭的CP值來得高太多了!你可以用拇指配食指拿東西、你也可以用拇指配中指拿東西,但你絕對不可能用食指配著中指拿東西吧?

但也就是因為這樣,使得拇指非常容易被過度使用,這就像是有個矮壯人與4個高瘦人,組成一家搬運公司接案子。然而每次搬東西時為了求平衡,他都會自己搬一邊,讓另外4個人搬另一邊,自己一人承受4人份的工作重量,雖然累但是效率高。不過每天都這樣操勞,又不像其他4個人一樣可以互相分擔,即使是再鋼鐵的身體,總還是有累壞的一天。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而我們拇指後側的肌腱,圍繞了一小段的腱鞘,就像是刀劍的劍鞘一樣,能夠保護並穩定住肌腱、順暢滑動。然而媽媽手的形成原因,就是因為拇指頻繁的使用,或是負荷的重量太大,使得肌腱與腱鞘之間因為過度的摩擦而損傷發炎。
發炎的腱鞘

小心,這3種人是高危險群!



1.工作中反覆抓握的族群



需要頻繁抓握或使用虎口出力的人,第二則故事裡的吳伯就是因為每天的工作中都需要開合剪刀上千次,使得肌腱與腱鞘之間摩擦損傷。另外,不停蓋印章、按釘書機的櫃檯人員,生產線上負責的包裝工等……這些需要頻繁抓握、使用拇指出力的人,非常容易罹患媽媽手。

2.新手媽媽們



這項疾病也特別常見於懷孕後期、剛生產完的婦女身上,因為這時人體會分泌「鬆弛素」,除了能夠幫助在生產的過程更順利外,也會使得身體所有的肌肉韌帶都變得脆弱、容易受損,再加上產後照顧小孩、做家事,都需要大量使用到拇指,這也是為何被稱之為「媽媽手」的原因。

3.手機遊戲狂熱者



除了上面這2個原因外,幾乎人手一機的現在,滑手機也成為了媽媽手的常見原因之一,尤其許多人搭大眾運輸工具時,都緊握著手機,再以大拇指滑手機,就算只打少少幾句話都需要拇指在螢幕上滑數百下,當然會得媽媽手囉。

手在痛到底是不是媽媽手?下一頁物理治療師2招測試!


不要搞錯了!小測驗告訴你是不是媽媽手?



1.拇指伸展測試



將拇指包於4指之中握拳,並將拳眼朝上,此時拳頭往小指側下壓,若是肌腱與腱鞘之間有滑動不順的問題,做這項測試就會非常痛,能夠誘發平時大拇指後側的疼痛不適,代表有媽媽手的症狀。

▼拇指握於四指中,並往小指側下壓,會誘發出大拇指後側的疼痛。
▼拇指握於四指中,並往小指側下壓,會誘發出大拇指後側的疼痛。
▼拇指握於四指中,並往小指側下壓,會誘發出大拇指後側的疼痛。

2.拇指上抬測試



拇指微微翹起,再用另一隻手的食指輕壓下,而拇指要出力維持在原位不被壓下去,來測試拇指後側肌肉的出力情形。若是過程中會誘發出平時的不適感,代表可能有媽媽手的問題。

▼受傷的大拇指比讚,另外一隻手把它壓下去,看過程是不是會同?測試肌腱有沒有受傷。
▼受傷的大拇指比讚,另外一隻手把它壓下去,看過程是不是會同?測試肌腱有沒有受傷。
▼受傷的大拇指比讚,另外一隻手把它壓下去,看過程是不是會同?測試肌腱有沒有受傷。

發作了!媽媽手疼痛二部曲



1.急性期:長期累積的勞損所引起的急性發炎



只要符合下列其中一項,就代表你可能正處於急性期:

  1. 休息時也會明顯感覺到拇指背側根部的脹痛。
  2. 抓握取物時,會覺得拇指疼痛使不上力。
  3. 晚上快睡著時,拇指根部的疼痛將會更明顯。

「急性期」自救法



自救1:冰敷&休息

媽媽手所導致的拇指後外側疼痛,大多都是因為長期過度使用,到達某個臨界點而突然爆發的劇烈疼痛,甚至還會讓拇指無力抓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發生這類劇烈疼痛時,應該立即冰敷在拇指後外側的痛點,減緩其發炎反應,並且好好休息。

建議每回冰敷15分鐘,每天至少3回,若是在最疼痛的急性期,就要做好冰敷加上好好的休息,症狀通常都會在1~2個禮拜內明顯改善,否則這樣拇指的不適感將會拖延數個月之久。

自救2:止痛藥物備而不用

由於媽媽手是肌腱與腱鞘之間的摩擦發炎,因此各類抗發炎的止痛藥物,都能夠快速降低不適感,但通常幾個小時藥效過去後,疼痛和肌腱受傷的問題仍然存在。因此建議平時不必把止痛藥照三餐吃,而是在拇指疼痛嚴重到會影響工作、睡眠、情緒時,趕緊吃下一顆止痛藥舒緩不適感。但吃完之後仍然還是要強迫讓拇指好好休息,讓受傷的組織有足夠的時間癒合,否則吃再多的止痛藥都沒用。

總覺得拇指還是卡卡的、容易痠痛刺痛?下一頁看看物理治療師怎麼自救!


2.慢性期:急性期發炎好轉後or長期累積的損傷



此時拇指根部的持續脹痛感明顯緩解,只有在反覆使用拇指時才會誘發出痠痛或刺痛感。患者可以在拇指根部背側發現明顯壓痛點,並且常會不自覺地想去按壓揉捏此處,總覺得拇指卡卡的,不像健康拇指一樣靈活。

但有些患者症狀並不是那麼明顯,只有單純拇指根部痠痛而已,這時就可以靠著前面提過的小測試來協助判別。

「慢性期」自救法



自救1:徒手物理治療、健保超音波去沾黏

這時的媽媽手主要是因為受傷後所產生的組織沾黏,導致拇指不靈活,也比較容易痠痛。在健保下的處理方式大多是以超音波打在痛點,但機器無法辨識沾黏嚴重的地方在哪、有多深?因此效果非常有限。

若是在健保超音波的治療下沒有顯著成效的話,可以去找物理治療師,直接針對沾黏最嚴重的地方做徒手去沾黏,並放鬆掉局部僵緊的肌肉,若是處理得當的話,通常1、2次的治療就會有明顯改善。

自救2:肌腱伸展運動

1.手臂打直,4指包住拇指,並將拳眼朝上。
1.手臂打直,4指包住拇指,並將拳眼朝上。
2.將拳頭往小指側下壓,並停留5秒伸展母指肌腱,再回至原位。建議每回重複20次,每天3回。
2.將拳頭往小指側下壓,並停留5秒伸展母指肌腱,再回至原位。建議每回重複20次,每天3回。
自救3:媽媽手簡單按摩

媽媽手受傷的肌腱其實很容易找出來,只要將拇指往後、往上翹起,就會發現在拇指根部有一個明顯的凹溝,據說以前的人都會把鴉片放在這個凹溝裡直接吸食,因此我們都稱之為「鼻煙壺」(Snuff box),而媽媽手受傷的肌腱,就是鼻煙壺外側的那條。

▼鼻煙壺與媽媽手的受傷肌腱
▼鼻煙壺與媽媽手的受傷肌腱
此時若是發現這條肌腱上有明顯壓痛點,千萬不要一直想去戳揉它,這樣只會越戳越腫而已,建議用下方示範的方法簡單按摩、去除沾黏。
此時若是發現這條肌腱上有明顯壓痛點,千萬不要一直想去戳揉它,這樣只會越戳越腫而已,建議用下方示範的方法簡單按摩、去除沾黏。
此時若是發現這條肌腱上有明顯壓痛點,千萬不要一直想去戳揉它,這樣只會越戳越腫而已,建議用下方示範的方法簡單按摩、去除沾黏。

《做法》


  1. 將另一首的大拇指輕放在患側肌腱的壓痛點上,不必特別深壓。
  2. 按摩時壓在上面的拇指不動,而是以1秒1次的速率,左右轉動患側手的手腕,讓受傷的肌腱在母下垂直滑動,就像撥琴弦一樣。
2.按摩時壓在上面的拇指不動,而是以1秒1次的速率,左右轉動患側手的手腕,讓受傷的肌腱在母下垂直滑動,就像剝琴弦一樣。
治療師小提醒

這個方法能夠去除掉肌腱上沾黏,在慢性期非常有用,建議每回做20下,每天重複三回,做完之後可以試試看再做一次「拇指伸展測試」,觀察疼痛感有沒有下降,而若是越做越痛的話,通常都是因為你按壓得太大力囉。

本文摘自《你的姿勢很有事:生活中最要命的小姿勢,害你的骨頭、肌肉、神經天天在自殘,全身都是又痠又痛又麻的怪病,人生大走鐘!》/三個字SunGuts(物理治療師)/趨勢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