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杵狀指是心肺在求救!醫教2招手指檢測,手指一靠找出病

新聞中心李芸
2024-02-06 00:00:00
277,40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李芸報導】肺癌、心血管疾病每年都會帶走不少人的性命,但是這些疾病常來得無聲無息,等到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來到病程晚期。其實,看似毫無預警的心臟病、肺癌,在初期就會釋出各種微小訊號,如指甲甲床角度過大可能就是警訊,若能及時警覺、就醫,就能大幅減少致命危機!

青年突昏迷不醒,竟是心臟疾病導致腦膿瘍



兒童心臟科醫師戴以信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衛教資訊中分享,他近日遇到一名24歲青年,患者本身有先天心臟病,近幾個月開始頭痛、頭暈、手腳無力,甚至有發燒感染的症狀,某天清晨突然昏迷不醒,被室友發現後送醫急救,才發現因為心臟疾病,身體長期慢性缺氧,進一步引發腦部細菌感染膿瘍引發危機。所幸這名青年經過即時搶救恢復良好,目前正在復健中。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這位年輕人昏迷前,身體其實已釋放許多危險訊號,例如頭暈、手腳無力等。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副院長謝凱生也提醒,如果想及早阻止危險,可以經由健康檢查,察覺血液數值異常;此外,平時還可以觀察自己的手指指甲,如果甲床角度大於180度,呈現「杵狀指」,也是心臟出問題的警訊。

心肺在求救!2招判斷手指「杵狀指」異狀



當手指與指甲弧度異常,整個手指的形狀彷彿杵或棒槌,就稱為「杵狀指」。皮膚科醫師黃景昱在群英楊麗珍黃景昱皮膚科診所網站撰文指出,杵狀指是疾病的重要警訊,反映了心臟、肺臟的異狀。

黃景昱醫師說明,許多肺部腫瘤都會引發手指末端肥大,例如肺癌、肺結核、肺膿瘍、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這些腫瘤會釋放激素、生長因子,刺激肢體末梢組織增生,因此手指頭會變得異常肥大;心臟疾病也會導致類似狀況,包括法洛氏症候群、開放性動脈導管、心內膜炎等,這是因為心臟的功能下降,導致心肺循環不完全,原本應在肝臟分解、回收的生長因子和血小板,被送回肢體末梢,刺激組織增生。

如果想要自己判斷,可以觀察手指甲床與第一指節的角度,謝凱生醫師提到,正常的甲床與指節間,角度通常呈150~160度;如果有杵狀指,角度會越來越大,甚至超過180度。

杵狀指判斷方式
此外,家醫科醫師劉晏孜也曾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可以將2個手指頭的第一指節靠在一起,如果兩者指節間可以看到縫隙,即為正常狀況;但是有杵狀指的人,由於手指末端增生、膨脹,2指節間會密合、沒有間隙。

除了手指徵兆,呼吸、臉色、關節也都可能暗藏警訊!下一頁看看哪些症狀是心肺健康正在拉警報


心肺疾病還有這些症狀!舌頭、手掌也是觀察重點



除了杵狀指,當心臟、肺臟生病,其實身體還會發出大大小小的警訊,如果觀察到自己身上同時出現多種異狀,一定要盡速就醫檢查。

心臟疾病:



  • 舌頭血瘀斑:中醫師鄒瑋倫在《健康2.0》節目中說明,舌頭的邊緣有一點一點的血瘀斑,可能是心臟衰竭或心臟肥大的現象。
  • 手掌發青:手掌上的「魚際穴」位於拇指下方鼓起處的中央,鄒瑋倫醫師指出,此處會反應心臟健康,如果魚際穴的周遭呈現青色、按起來沒有彈性、稍微萎縮,就代表心臟不健康。
  • 臉色異常:藉由臉色也能判斷心臟狀況,鄒瑋倫醫師提到,如果臉色非常潮紅,可能是太激動、血壓高;臉色暗沉則代表身體非常疲憊,久久未獲得足夠休息,且有缺血狀況;如果臉色蒼白,表示心力嚴重缺失,須立即休息、就醫檢查。
  • 呼吸困難:周宗翰醫師曾撰文指出,心臟無法送出足夠血液,血液運行乏力,會出現出膝困難和胸悶症狀。
  • 突然不明原因的失眠:有些心臟病患因長期處於壓力,交感神經興奮,使心律不規則,有時會心跳快速、心肌耗氧量增加,病人容易出現心悸、睡不著、多夢等症狀。
  • 大便的習慣突然改變或是不規則:周宗翰醫師說明,在中醫裡心臟和小腸互相牽動,如果心跳頻率不定,也會影響排便規律,造成有時便秘、有時拉肚子。
  • 胸悶伴隨手腳冰冷:當心臟循環不佳,可能導致位於肢體末梢的手腳冰冷,且心肌因為缺氧容易有胸悶、心悸的症狀。

肺臟疾病:



  • 咳嗽:肺癌權威名醫陳晉興在《空汙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一書中提出,如果發現自己咳嗽持續超過三週,或是咳嗽有合併呼吸困難、咳血或胸痛等症狀,可能為慢性病引發的咳嗽,需特別注意。
  • 呼吸困難:如果出現呼吸困難,通常表示呼吸速度趕不上身體的需求,可能是因為肺臟病變影響正常呼吸。
  • 胸痛:肺本身沒有神經,不過胸腔內膜上具有神經,如果肺部腫瘤大到刺激肋膜,或是持續咳嗽使肌肉拉傷,都可能導致胸痛。在深呼吸、咳嗽、翻身時,側胸會出現尖銳刺痛,通常會合併喘的症狀。
  • 胸悶:胸腔整片有被石頭壓住般的緊迫感。陳晉興醫師說明,胸悶可能是心臟問題引發,但是當肺部功能變差,氧氣量不足時也會引發胸悶。
  • 體重下降:胸腔內科醫師鄭世隆在《健康2.0》節目中提到,當體內腫瘤愈來愈大,患者會突然出現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的狀況。
  • 聲音沙啞:如果腫瘤長在肺部上肺葉,有可能壓迫到控制聲帶活動的喉返神經,導致講話聲音沙啞。
  • 其他關節疼痛:鄭世隆醫師解釋,多數肺癌患者會有體重下降、咳嗽、胸痛等症狀,如果還伴隨關節、骨頭痠痛,可能表示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頭。

參考資料:
  1.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網站
  2. 我的手指變成打鼓棒了?談杵狀指
  3. 健康2.0 YouTube頻道
  4. 心臟病有前兆!除了胸痛,這4個症狀都是心臟給的警訊
  5. 出現這4種徵兆!小心是肺有問題
  6. 陳文茜發現肺癌因為「容易喘」!4個你想不到的症狀 也跟肺癌有關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