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許多人都有健檢的習慣,若出現「紅字」千萬不可放著不管,即便數值僅下降1,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專家分享案例指出,曾有30歲工程師健檢發現血紅素遠低於正常標準,再加上糞便潛血也為陽性反應,轉介腸胃科後確診第三期大腸癌。(編輯推薦:張鳳書照顧大腸癌父親的5個啟示:家人同心、日子開心、癌症可以是慢性病)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於健康節目《健康2.0》分享臨床個案,一名30歲男性工程師在健檢完後剛好碰上新冠疫情,再加上自認年輕不會有問題而沒就醫追蹤,待一年後疫情趨緩,才拿著健檢報告詢問家醫科「該看什麼醫生」。
30歲工程師血紅素降低,貧血、糞便潛血揪出大腸癌3期!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於健康節目《健康2.0》分享臨床個案,一名30歲男性工程師在健檢完後剛好碰上新冠疫情,再加上自認年輕不會有問題而沒就醫追蹤,待一年後疫情趨緩,才拿著健檢報告詢問家醫科「該看什麼醫生」。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陳欣湄翻開報告,見到「血紅素指數只有9」心就涼了。她解釋,一般來說男生血紅素比女生高,大概13以上算正常,以此得知這名工程師有貧血症狀,進一步查詢糞便潛血檢查後也發現「4個陽性」,表示糞便中有大量血液,轉介腸胃科後,診斷為第三期大腸癌。
另有一名30多歲每年健檢的醫護人員就十分警覺,在發現自己的血紅素和往年相比「下降1」,加上自覺這年比較疲倦,進一步檢查,及早揪出第二期大腸癌,治療也相當順利。
貧血是常見的身體毛病之一,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徐聖侖受媒體訪問說明,貧血以頭暈、疲倦、精神不濟等症狀為主。雖然女性因月事來潮而相對常見,但若合併3症狀即要小心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
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張振旺則於節目說明,大腸癌與痔瘡的血便症狀大相逕庭。若是痔瘡患者,較硬的糞便經過腸道後弄破痔瘡,可能是糞便出來後,血才跟著出來,或者血會用滴的方式呈現,血與糞便不會混在一起。若是大腸癌,由於血會和乙狀結腸中的糞便混和,即無法用肉眼看出「流血」狀況。
出現貧血卻不一定能看到大便有血,哪些大腸癌徵兆還能注意?下一頁了解更多!
雅丰麗緻診所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於臉書專頁撰文說明,因血液氧化且與糞便混和在一起,因此大腸癌的血便通常為「暗紅色」,有時糞便表面會有「透明的黏液」。
以往民眾會有大腸癌患者年齡較高的印象,但如今醫療現況已逐漸轉變。陳欣湄表示,10年前仍是實習醫生時,有30多歲患者因腹痛、排便異常、體重減輕而懷疑大腸癌就醫,當時主任醫師認為因年齡因素「幾乎不可能是大腸癌」。然而不到10年,自己門診中就有多位年紀在30~40歲間的患者,提醒年輕人要特別小心。
國健署也建議,若出現以下狀況,要盡速就醫接受糞便潛血、大腸鏡等大腸癌篩檢:
國健署目前補助「50~74歲」民眾可每 2年檢查1次「糞便潛血」,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特約院所可至以下網址查詢: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30歲工程師健檢「這數字」降1,併這些症狀竟揪出腸癌3期
另有一名30多歲每年健檢的醫護人員就十分警覺,在發現自己的血紅素和往年相比「下降1」,加上自覺這年比較疲倦,進一步檢查,及早揪出第二期大腸癌,治療也相當順利。
貧血合併3症狀提早揪出大腸癌!大腸癌年輕化,青年人也要小心
貧血是常見的身體毛病之一,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徐聖侖受媒體訪問說明,貧血以頭暈、疲倦、精神不濟等症狀為主。雖然女性因月事來潮而相對常見,但若合併3症狀即要小心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
- 無預警體重下降:無刻意減重,但在1~3個月內瘦下5~10kg。
- 胃口/食慾顯著降低
- 腸胃道出血引發血便
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張振旺則於節目說明,大腸癌與痔瘡的血便症狀大相逕庭。若是痔瘡患者,較硬的糞便經過腸道後弄破痔瘡,可能是糞便出來後,血才跟著出來,或者血會用滴的方式呈現,血與糞便不會混在一起。若是大腸癌,由於血會和乙狀結腸中的糞便混和,即無法用肉眼看出「流血」狀況。
出現貧血卻不一定能看到大便有血,哪些大腸癌徵兆還能注意?下一頁了解更多!
雅丰麗緻診所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於臉書專頁撰文說明,因血液氧化且與糞便混和在一起,因此大腸癌的血便通常為「暗紅色」,有時糞便表面會有「透明的黏液」。
以往民眾會有大腸癌患者年齡較高的印象,但如今醫療現況已逐漸轉變。陳欣湄表示,10年前仍是實習醫生時,有30多歲患者因腹痛、排便異常、體重減輕而懷疑大腸癌就醫,當時主任醫師認為因年齡因素「幾乎不可能是大腸癌」。然而不到10年,自己門診中就有多位年紀在30~40歲間的患者,提醒年輕人要特別小心。
國健署也建議,若出現以下狀況,要盡速就醫接受糞便潛血、大腸鏡等大腸癌篩檢:
- 大便有血
- 大便有黏液
- 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
- 大便變細小
- 經常性腹瀉或便秘
- 體重減輕
- 貧血
- 如腫瘤較大,則可觸摸到腫塊
國健署目前補助「50~74歲」民眾可每 2年檢查1次「糞便潛血」,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特約院所可至以下網址查詢: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狂遲到被FIRE,員工提告獲333萬元薪水補償!律師3個提醒:遲到扣薪其實違法了
- 地中海貧血症狀有哪些?會影響壽命嗎?地中海型貧血飲食如何改善?
- 45歲萊恩雷諾斯意外發現腸癌前兆!4族群建議做大腸鏡及早保命
30歲工程師健檢「這數字」降1,併這些症狀竟揪出腸癌3期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