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一位70歲患者晚餐吃完燒臘「三寶飯」,上腹部突然疼痛不已,強忍2天才急診就醫,最後確認是急性膽囊炎合併膽管炎、總膽管結石,且有膽囊腫脹、膽囊壁增厚等症狀,嚴重到「膽囊黏膜都爛掉」,甚至無法排除膽囊癌的可能性!幸好經病理化驗是膽囊慢性發炎急性發作,但醫師也藉此提醒,有上腹痛等明顯慢性膽囊炎症狀千萬別強忍,應盡速治療。
外科醫師黃漢斌在臉書粉專分享這個驚人的個案,尤其在切除患者的膽囊後發現膽囊發炎太嚴重,甚至膽囊黏膜都爛掉,連醫生都難以分辨到底是單純發炎還是已經癌變。不過黃漢斌醫師表示,之所以會有膽結石、膽囊突然急性發炎、劇痛,不是因為剛吃了港式燒臘惹禍,而是病患本來就有慢性膽囊炎,由於不耐油膩食物,一時吃太油才誘發了膽囊急性發炎。
「膽囊黏膜都爛了」醫師:罪魁禍首不是港式燒臘
外科醫師黃漢斌在臉書粉專分享這個驚人的個案,尤其在切除患者的膽囊後發現膽囊發炎太嚴重,甚至膽囊黏膜都爛掉,連醫生都難以分辨到底是單純發炎還是已經癌變。不過黃漢斌醫師表示,之所以會有膽結石、膽囊突然急性發炎、劇痛,不是因為剛吃了港式燒臘惹禍,而是病患本來就有慢性膽囊炎,由於不耐油膩食物,一時吃太油才誘發了膽囊急性發炎。
請勿設定超過六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六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膽結石、膽囊發炎,罹癌機率高5倍!5大危險症狀小心
黃漢斌醫師提醒,膽結石和膽囊炎是膽囊癌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有膽囊疾病史(膽結石等,結石大於3cm風險更高)的人患膽囊癌的風險約高出一般人5倍,呼籲民眾若有慢性膽囊炎症狀別忍痛,應盡速治療,避免還需擔心膽囊癌風險。
綜合黃漢斌醫師與台北榮總資料,慢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症狀包括:
- 右上腹部腹脹
- 進展性上腹痛、右上腹部反腹疼痛
- 食物不耐:吃油炸、脂肪含量高、辛辣食物腹痛便嚴重
- 食慾不振
- 噁心
膽囊討厭你吃太油!這樣吃遠離膽囊炎
若已患有膽囊炎,自我飲食照護不可忽視。台北榮總建議,膽囊炎患者應少量多餐、不暴飲暴食;並應避免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類、堅果類、蛋糕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烹調時也應盡量使用烘烤、燉煮、清蒸等料理手法;外食者則應將油膩食物過水食用,避免油脂攝取過量導致身體不適。
此外,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肝膽腸胃科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審閱文章資料,可透過少吃高油脂食物、細嚼慢嚥、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的蔬菜、設量補充維生素E與C、多運動、每天補充2000~2500ml的水分、定期健檢等方式,預防慢性膽囊炎。
參考資料:
- 黃漢斌醫師 /「斌」紛外科視角 - 「你光是看切下來的膽囊,分不出這是發炎還是癌症嗎? | Facebook
- 黃漢斌醫師 /「斌」紛外科視角 - 「我可是很愛吃三寶飯的喔!」趕快來澄清一下,膽結石不是港式燒臘惹的禍!而是慢性膽囊炎病人對油膩食物... | Facebook
- 膽囊炎之照護 |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