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60歲台語歌手「豬肉王子」蔡小虎傳出緊急住院消息,據媒體報導,21日蔡小虎因感覺頭暈、不斷嘔吐而打電話給經紀人求救,後來是鄰居與家人關心,將蔡小虎送醫治療。醫師檢查發現,蔡小虎的病情是腸子沾黏造成腸子阻塞,目前仍在接受治療中。
根據《噓!星聞》報導,蔡小虎過往曾有腹膜炎的病史,曾因盲腸爆裂而開刀,而腹部手術後的腸沾黏,也是造成小腸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蔡小虎經紀人受訪說明,昨天蔡小虎的白血球指數一度飆高到2萬5,後來降至9千,幸好現在狀況有所好轉,意識也清醒。
經紀人也說,昨天晚上醫師原本要插鼻胃管治療,但考慮到蔡小虎之後有出國演出,就改為比較不傷害喉嚨的方式,將小腸中的阻塞物排出;接下來兩天仍是關鍵期,如果阻塞的東西排出的狀況沒有很好,就要插鼻胃管引流治療。
根據《噓!星聞》報導,蔡小虎過往曾有腹膜炎的病史,曾因盲腸爆裂而開刀,而腹部手術後的腸沾黏,也是造成小腸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蔡小虎經紀人受訪說明,昨天蔡小虎的白血球指數一度飆高到2萬5,後來降至9千,幸好現在狀況有所好轉,意識也清醒。
經紀人也說,昨天晚上醫師原本要插鼻胃管治療,但考慮到蔡小虎之後有出國演出,就改為比較不傷害喉嚨的方式,將小腸中的阻塞物排出;接下來兩天仍是關鍵期,如果阻塞的東西排出的狀況沒有很好,就要插鼻胃管引流治療。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蔡小虎出道前曾與父親一起在莒光市場賣豬肉,因而有「豬肉王子」的稱號,1991年在台視《五燈獎》節目中,透過〈再會呀港都〉五度五關衛冕成功,之後發行首張專輯《往事甭提起》出道,隔年獲得第4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之後也六度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
《自由電子報》報導則提到,15年前,蔡小虎也曾因為肚子痛到受不了而就醫,結果檢查診斷為「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合併廣泛性腹膜炎」。蔡小虎曾回憶,當時他在醫院住了6天,而醫師光幫他開刀就開了3個小時,「我這條命可以說是撿回來的。」(編輯推薦:坐著扭腰12秒按摩腸胃肝腎 提高代謝肥胖不上身)
除了蔡小虎,金曲歌王羅時豐也曾飽受腸沾黏等疾病所苦。2020年羅時豐發行新專輯《體驗》時,被注意到身形比過去瘦了許多,原來是過去因胃潰瘍等腸胃疾病,曾陸續把大腸切掉12公分、小腸切掉26公分;而錄製新專輯時又因壓力過大,引發腸沾黏、甚至最後併發腹膜炎,引起劇烈疼痛才緊急就醫。
當時醫師警告:「若再晚來半小時,你可能就不在人世間了!」接受開刀治療後,羅時豐調整了生活與飲食習慣,努力恢復健康,並開始了解自己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把身體慢慢調養好。
下一頁告訴你發生腸沾黏的機率有多高,以及發生後果
腸沾黏很容易發生動過腹腔手術的人身上,且機率極高。
什麼是腸沾黏呢?根據《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網站, 腸沾黏又稱作身體的「內部疤痕」,是身體組織癒合時發生的生理反應,導致本來應該分開的組織或器官黏在一起。而手術後的沾黏,就是身體組織因為傷口,或是因為手術產生的粗糙面,在癒合的過程黏在一起。
根據《好心肝會刊》,只要動過刀,就會出現沾黏情況,其中約有1/3的患者會因為沾黏而須住院治療。比較各個手術科別,發生沾黏情況的,消化道手術約占6成、婦科手術約占3成,而在消化道手術中,又以下消化道(小腸等部位)手術發生沾黏的機率最高。
衛福部曾統計,大約93%開過腹腔手術的人會發生腸沾黏。而腸沾黏會導致腸阻塞,嚴重時腸子整個塞住,糞便排不出,若延誤治療,滿肚子的細菌會引發劇烈腹痛、發燒,甚至需要切除壞死組織,有生命危險。
差點讓羅時豐失去生命的腹膜炎是十分凶險的疾病。所謂腹膜是包裹腹部內臟器的一層黏膜,具有避免臟器互相摩擦、保護內臟不受外力傷害等功能。當身體內部器官發炎或破裂,讓細菌、病毒透過血液或淋巴擴散至腹腔時,就會導致腹膜發炎。
腹膜炎的症狀多數表現為消化道不適,比如腹部疼痛、腹脹、噁心想吐、腹瀉、便秘等,也會有食欲不振、疲勞、發燒、發冷等類似感冒的全身性症狀。
若曾經做過腹腔手術,發生了上述的狀況一定要有警覺心,比如發現肚子越來越痛,要趕快就醫確定疼痛原因,不要忍痛或是買成藥自行解決,這麼做往往讓治療更加棘手,嚴重時可致命。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自由電子報》報導則提到,15年前,蔡小虎也曾因為肚子痛到受不了而就醫,結果檢查診斷為「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合併廣泛性腹膜炎」。蔡小虎曾回憶,當時他在醫院住了6天,而醫師光幫他開刀就開了3個小時,「我這條命可以說是撿回來的。」(編輯推薦:坐著扭腰12秒按摩腸胃肝腎 提高代謝肥胖不上身)
除了蔡小虎,金曲歌王羅時豐也曾飽受腸沾黏等疾病所苦。2020年羅時豐發行新專輯《體驗》時,被注意到身形比過去瘦了許多,原來是過去因胃潰瘍等腸胃疾病,曾陸續把大腸切掉12公分、小腸切掉26公分;而錄製新專輯時又因壓力過大,引發腸沾黏、甚至最後併發腹膜炎,引起劇烈疼痛才緊急就醫。
當時醫師警告:「若再晚來半小時,你可能就不在人世間了!」接受開刀治療後,羅時豐調整了生活與飲食習慣,努力恢復健康,並開始了解自己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把身體慢慢調養好。
下一頁告訴你發生腸沾黏的機率有多高,以及發生後果
腹腔手術患者93%會發生腸沾黏,嚴重可導致腸阻塞、死亡
腸沾黏很容易發生動過腹腔手術的人身上,且機率極高。
什麼是腸沾黏呢?根據《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網站, 腸沾黏又稱作身體的「內部疤痕」,是身體組織癒合時發生的生理反應,導致本來應該分開的組織或器官黏在一起。而手術後的沾黏,就是身體組織因為傷口,或是因為手術產生的粗糙面,在癒合的過程黏在一起。
根據《好心肝會刊》,只要動過刀,就會出現沾黏情況,其中約有1/3的患者會因為沾黏而須住院治療。比較各個手術科別,發生沾黏情況的,消化道手術約占6成、婦科手術約占3成,而在消化道手術中,又以下消化道(小腸等部位)手術發生沾黏的機率最高。
衛福部曾統計,大約93%開過腹腔手術的人會發生腸沾黏。而腸沾黏會導致腸阻塞,嚴重時腸子整個塞住,糞便排不出,若延誤治療,滿肚子的細菌會引發劇烈腹痛、發燒,甚至需要切除壞死組織,有生命危險。
消化道不適、有感冒症狀,小心是致命的腹膜炎
差點讓羅時豐失去生命的腹膜炎是十分凶險的疾病。所謂腹膜是包裹腹部內臟器的一層黏膜,具有避免臟器互相摩擦、保護內臟不受外力傷害等功能。當身體內部器官發炎或破裂,讓細菌、病毒透過血液或淋巴擴散至腹腔時,就會導致腹膜發炎。
腹膜炎的症狀多數表現為消化道不適,比如腹部疼痛、腹脹、噁心想吐、腹瀉、便秘等,也會有食欲不振、疲勞、發燒、發冷等類似感冒的全身性症狀。
若曾經做過腹腔手術,發生了上述的狀況一定要有警覺心,比如發現肚子越來越痛,要趕快就醫確定疼痛原因,不要忍痛或是買成藥自行解決,這麼做往往讓治療更加棘手,嚴重時可致命。
參考資料:
- 集氣!60歲蔡小虎暴吐送醫急救 未來2天成關鍵期
- 蔡小虎狂嘔送急診不排除插鼻胃管!經紀人回應 這兩天是關鍵期
- 60歲「豬肉王子」蔡小虎送醫急救 嘔吐插鼻胃管治療
- 獨/痛到急送醫…小腸切26公分!羅時豐近況暴瘦17公斤 | 娛樂星聞
-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
- 術後腸沾黏怎麼辦?
- 為什麼會腸沾黏?如何預防及治療?
- 腹痛小毛病有3徵兆竟致命!急診醫曝:零確診後重症患卻變多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