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健走對健康的好處不少,不僅日前有大型研究指出,每周走75分鐘(每天不到11分鐘)即可降低23%早死風險,也有諸多研究發現可改善血壓、血糖、腰痛等各種問題。不過,到底該走多少步呢?日本74歲醫師指出,日行萬步以上反而容易腰痛、膝蓋痛!只要透過3走路技巧,每天走約8千步,除了能達到健走的各種健康功效外,更可鍛鍊心肺、肌肉,而醫師本人也靠此方法順利瘦下8kg。
為了健康,「日行萬步」是不少民眾的目標。不過,現年74歲、透過每天健走甩去8kg的日本諏訪中央醫院名譽院長鎌田實認為,沒有日行萬步的必要,刻意日行萬步反有「走過頭」的可能性。
「走過頭」不僅會讓身體殘留疲勞,還可能降低免疫力,反而容易生病。根據研究,儘管走越多步越健康,但8000步以上就已看不出提升健康的效果,走到12000步以上反而會產生腰痛、膝蓋痛等負面影響。
為了健康,「日行萬步」是不少民眾的目標。不過,現年74歲、透過每天健走甩去8kg的日本諏訪中央醫院名譽院長鎌田實認為,沒有日行萬步的必要,刻意日行萬步反有「走過頭」的可能性。
「走過頭」不僅會讓身體殘留疲勞,還可能降低免疫力,反而容易生病。根據研究,儘管走越多步越健康,但8000步以上就已看不出提升健康的效果,走到12000步以上反而會產生腰痛、膝蓋痛等負面影響。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而哈佛大學曾研究發現,針對高齡女性來說,即使是一天平均走4400步,這種絕不多的步數,也比一天平均走2700步的民眾降低41%死亡率。儘管步數增加,死亡率會相對應地減少,但當步數超過7500步後,就未看見變化。
另一篇麻薩諸塞大學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也發現,和每天走不到7000步的民眾相比,每天至少走7000步就可降低50~70%的死亡率。因此,民眾即便無法日行萬步,每天再稍微努力,提升至8000步左右或許是個維持身體健康的良好方式。
鎌田實同樣認為,一天約走8000步左右最好。一般來說,透過購物、通勤等日常活動,許多人本就走了6000~7000步,要補足剩下的1000~2000步,只需10~15分鐘即可。
鎌田實也實際提供了他每天都實踐的「快慢健走法」供讀者參考,和一般單純的健走相比,透過快走、慢走交互速度變化,即使是短時間進行也有有氧運動效果,不僅能得到降低死亡率、降血壓、血糖、預防失智等該有的健康益處,還能提高心肺機能、鍛鍊肌肉。
不過,鎌田實的健走法並非單純地變換速度走路而已,而是由3種走路方式組合而成:
混和多種走路模式,對身體更好!下一頁日本名醫教你怎麼組合3種走路法,走出健康!
而鎌田實醫師也特別提出「大步走」的步幅對健康面的重要性。研究指出,步幅與失智症(認知症)風險大有關係。和步幅較大的群體相比,步幅較小的群體男性失智症風險高出2.3倍、女性則高出5.8倍。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以70歲以上男女追蹤3年的研究也發現,日常生活大步走,對改善認知機能相當有效果。
快慢健走法的具體作法相當簡單,透過上述3步行組合、交錯,走15分鐘即可:
鎌田實表示,反覆進行上述3種走路方式,走完15分鐘相當簡單,應該沒有無法持續、太累無法快走的人才是。不過,若真的沒有體力,走不到15分鐘也無妨,剛開始可從合計5分鐘開始即可:
僅是一天5分鐘的快慢健走,大多數人都可將其納入日常之中。鎌田實強調,不被強迫而持續進行健走相當重要,即使是從車站走回家、去超市購物時進行也無妨。大步走的步幅、快步走的頻率不需嚴格、縝密思考,只要意識著比平時跨更大步、走更快,即使是高齡者也能順利持續進行。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74歲名醫靠1招走路狂甩8kg!一天5分鐘降血壓、防失智
另一篇麻薩諸塞大學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也發現,和每天走不到7000步的民眾相比,每天至少走7000步就可降低50~70%的死亡率。因此,民眾即便無法日行萬步,每天再稍微努力,提升至8000步左右或許是個維持身體健康的良好方式。
鎌田實同樣認為,一天約走8000步左右最好。一般來說,透過購物、通勤等日常活動,許多人本就走了6000~7000步,要補足剩下的1000~2000步,只需10~15分鐘即可。
「快慢健走法」3步驟:可全身運動,達鍛鍊心肺、肌力等功效
鎌田實也實際提供了他每天都實踐的「快慢健走法」供讀者參考,和一般單純的健走相比,透過快走、慢走交互速度變化,即使是短時間進行也有有氧運動效果,不僅能得到降低死亡率、降血壓、血糖、預防失智等該有的健康益處,還能提高心肺機能、鍛鍊肌肉。
不過,鎌田實的健走法並非單純地變換速度走路而已,而是由3種走路方式組合而成:
- 大步走:維持正常走路速度,比一般步幅多跨出10cm。由於可動態活動下半身,可以強化肌力,並伸展髖關節。此時雙臂隨節奏前後大幅度擺盪,更有全身運動效果。最初可從增加5cm步幅開始,習慣後再加到10cm即可。
- 快步走:增加步行頻率。維持以往一般步幅,如同競走般加快兩腳踏出的頻率。不僅可以增加身體負荷、提升心肺機能,還能藉由好好使用大腿、小腿來強化下半身肌肉。
- 慢走:不管速度與步幅,建議一邊想著腹式呼吸,一邊慢慢調整呼吸。前述2種強度較高的快走會刺激交感神經,此時透過慢走與腹式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以達調整自律神經功效。
混和多種走路模式,對身體更好!下一頁日本名醫教你怎麼組合3種走路法,走出健康!
而鎌田實醫師也特別提出「大步走」的步幅對健康面的重要性。研究指出,步幅與失智症(認知症)風險大有關係。和步幅較大的群體相比,步幅較小的群體男性失智症風險高出2.3倍、女性則高出5.8倍。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以70歲以上男女追蹤3年的研究也發現,日常生活大步走,對改善認知機能相當有效果。
快慢健走法:步幅、頻率、腹式呼吸都是重點!一天5分鐘也有益處
快慢健走法的具體作法相當簡單,透過上述3步行組合、交錯,走15分鐘即可:
- 大步走:1分鐘
- 快步走:1分鐘
- 大步走:1分鐘,至此為一組
- 慢走:3分鐘
- 接著重複進行第二組與慢走、第三組,共合計15分鐘
鎌田實表示,反覆進行上述3種走路方式,走完15分鐘相當簡單,應該沒有無法持續、太累無法快走的人才是。不過,若真的沒有體力,走不到15分鐘也無妨,剛開始可從合計5分鐘開始即可:
- 大步走:1分鐘
- 快步走:1分鐘
- 慢走:1分鐘
- 大步走:1分鐘
- 快步走:1分鐘,至此共5分鐘
僅是一天5分鐘的快慢健走,大多數人都可將其納入日常之中。鎌田實強調,不被強迫而持續進行健走相當重要,即使是從車站走回家、去超市購物時進行也無妨。大步走的步幅、快步走的頻率不需嚴格、縝密思考,只要意識著比平時跨更大步、走更快,即使是高齡者也能順利持續進行。
參考資料:
- 研究:每天快走11分鐘 有效降低早逝風險
- ウォーキング「1日1万歩は歩きすぎ」認知症予防・高血圧も改善、74歳現役医師が推奨する歩数より「速さと歩幅」3分でもOKな超効率的な歩き方
- 日行萬步難達標?新研究:每天7千步最高降7成死亡率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74歲名醫靠1招走路狂甩8kg!一天5分鐘降血壓、防失智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