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身體這5個地方,不是越乾淨越好!當心細菌感染、鼻竇炎上身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2-02-11 15:00:00
30,493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相信髒污是不少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當出現在身上時,就想要盡速洗去。不過,對身體來說,有5部位並不是越乾淨越好!若總是過度清潔,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不僅造成各種感染,還有可能誘發癌變。

耳朵:黴菌感染造成耳道炎、誘發癌變



耳朵進水,總用棉花棒掏個不停,又或覺得耳道油膩,佈滿耳屎嗎?事實上,看似髒汙的耳垢,對耳朵不可或缺。義大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曾受訪解釋,耳屎如同耳朵的守門員,有保護耳道的功能,可清潔、抑制細菌孳生,並且可以避免灰塵、細菌、蚊蟲等進入耳道。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南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昭寬受訪表示,若過度清潔,反而容易破壞保護能力、滋生黴菌,不僅有造成耳道炎的風險,嚴重的話甚至有可能引發癌變。因此,可別過度掏耳,把守門員開除囉。

那麼,究竟何時能挖耳朵呢?事實上,不論何時醫師都不建議挖耳朵。洪暐傑醫師表示,耳屎會隨著咀嚼動作自然向外排,不必刻意清潔。


挖鼻孔:發炎、鼻黏膜萎縮、鼻竇炎、氣管炎



人類的手上每天接觸的細菌不計其數,耳鼻喉科醫師陳榮哲曾受訪指出,當用手指挖鼻孔時,不亞於直接將細菌、流感病毒、感冒病毒,甚至新冠病毒放入鼻腔中,若免疫系統較差時,病菌就有可能開始作祟。

此外,若鼻腔恰好有傷口,更有可能增加鼻腔發炎,導致萎縮性鼻炎、鼻粘膜萎縮、鼻竇炎、慢性氣管炎等疾病等風險。

若真的覺得鼻子癢需要挖鼻孔時,陳榮哲建議應先徹底洗手後在乾淨的環境進行之外。此外,當察覺有鼻屎時最好也不要直接用手摳出,陳榮哲表示不需特別清理鼻屎,建議用棉花棒塗凡士林去除搔癢感,並透過人體自我機制排除是最好的處理鼻屎方式。

維持清潔,卻也別過度清潔!下一頁還要告訴您:除了洗臉以外,這2部位也不能太努力清!


洗臉:傷害角質、痘痘肌、酒糟肌、長溼疹



對油性肌膚的「中東油田」民眾來說,或許總覺得臉「油得彷彿可以煎蛋」,甚至因為長痘痘覺得「臉好髒」,感覺不多洗個幾次就不乾淨。

然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鄭人榕曾受訪指出,過度清潔容易刺激臉部肌膚,痘痘肌、酒糟肌都容易因為過度清潔惡化。建議早晚各洗一次就好,也建議不要使用過燙的熱水,以免有發炎症狀時將易使症狀惡化。

皮膚科醫師黃幼鳴則受訪提供正確洗臉4步驟供民眾參考:

  1. 將手洗淨後再洗臉,以免手上細菌接觸臉部。
  2. 過冷或過熱的水溫會刺激皮膚,應使用適宜的水溫洗臉。
  3. 依據自己的膚質選擇是否使用洗面乳,也可使用相對較溫和的慕斯型洗面乳。
  4. 起泡清潔臉部後,以清水沖淨,並定期汰換洗臉毛巾,以免細菌孳生。

肚臍:肚子痛、皮膚感染,甚至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總覺得肚臍黑黑,摳又摳不乾淨,甚至感到「臭味」,只好努力清潔嗎?事實上,肚臍的髒污是老化角質、混合汗水、皮脂分泌形成,不需過度清潔。

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曾受訪指出,由於肚臍的皮膚薄,且與腸道相當接近,用力搓洗有可能會刺激腸道讓人肚子痛,也有因皮膚破皮而造成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

因此,平時僅需洗澡時用肥皂水稍微清潔即可,若髒污真的較多,可在洗澡前將嬰兒油、橄欖油滴入肚臍使污垢軟化,再以棉花棒擦拭,洗澡時順便用肥皂水洗淨即可。

陰道:破壞PH值平衡,導致細菌感染



近年來市面上的私密處清潔用品琳瑯滿目,不過若過度清潔,恐造成反效果。營養師夏子雯曾於節目指出,雖然平時使用清水清潔陰道是妥當的作法,但若過度使用陰道清洗劑沖刷,反而容易破壞私密處PH值平衡,使壞菌滋生。此外,或許不少民眾認為,若私密處感染更該「保持清潔」而拼命清洗,不過,曾有大學生卻因為使用清潔劑反覆清洗被感染的私密處,而產生陰道、泌尿道反覆感染的狀況。

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解釋,當女性私密處弱酸性的生態(PH值介於3.8~4.5)被破壞,就容易出現陰道發炎、白帶變多、白帶出現豆腐渣樣等症狀。

綜合婦產科醫師林育弘及夏子雯的建議,若已出現感染症狀,應先就醫,調整私密處PH值平衡,不憋尿、不穿太悶的褲子、多喝水。若真要選擇私密處清潔用品,則應著重「弱酸、溫和」的產品,保濕、清香、嫩白等功效均無必要,避免破壞私密處環境。

參考資料:
  1. 耳屎能抑菌、過度清潔反傷害!醫提醒:挖耳屎留意6安全重點
  2. 棉花棒掏耳朵竟害耳道發霉癢爆!預防病變成癌必改掉這習慣
  3. 實在忍不住不挖鼻孔怎麼辦? 醫師教你這一招
  4. 長痘痘要多洗臉? 皮膚科醫師這樣說
  5. 臉洗太乾淨也不行?醫師公開正確方法 粉刺緊繃感掰掰
  6. 肚臍藏污納垢需特別清洗嗎? 醫:用錯方法恐造成可怕下場!
  7. 止不住的困擾 是你的健康正在拉警報
  8. 私密處防護有妙招:陰道pH值維持弱酸性
  9. 如何預防反覆性陰道炎?-林育弘醫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天天努力清潔反而造成反效果!身體這5部位原來不是越乾淨越好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