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傍晚以後還會中暑?容易忽略的5件小事,引爆夜晚的致命風險

新聞中心王彥文
2019-09-10 13:00:00
9,721
收藏
分享
【新聞中心/王彥文報導】一般印象裡中暑這回事都在有大太陽的白天發生,但據日本東京消防廳在2015年發表的數據統計中,因為中暑而死亡的人卻有三成是在下午五點至翌日凌晨五點出現中暑症狀的。為什麼在太陽西下以後還有那麼多人會中暑、且症狀嚴重到死亡?哪些族群容易在傍晚之後的時間內中暑?近幾年台灣氣溫只升不降,面對很難扭轉的氣候趨勢,現在更應該全面了解高溫對人體產生的致命影響。

為什麼在太陽下山後還會有人中暑?



日本帝京大學的三宅康史教授表示,雖然中暑症狀多半在艷陽照射下的白天出現,但是在夜晚或睡眠中出現的病人也不少見,主要原因為現代房屋的水泥牆在大白天時吸收了充分熱能,太陽下山後依然持續地在散熱。因此如果夜間完全不用電扇或冷氣調節室內的氣溫,就算已經是晚上了,仍然可能出現中暑的症狀。氣溫35℃、濕度46%的環境固然容易使人中暑,但如氣溫25℃、濕度84%這樣的環境,根據東京消防廳的統計依然會讓人中暑。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衛生福利部國民康健康署的衛教資料也指出,室內發生中暑、熱傷害的主要原因,與空氣不流通、無法正確散熱、導致室內溫度升高有關。要預防這種熱傷害問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空氣流通,同時即使人在室內、不會直接被熾熱陽光照射,也要適時、適度補充水分,以免脫水。

哪些族群容易在傍晚之後中暑?



日本東京弘邦醫院的院長林雅之醫師說明,以下的族群容易在傍晚之後出現中暑的症狀:

  1. 老人:隨著年齡增加,人對於溫度的感覺會越來越不敏銳,同時也越來越不會出汗。因此老人家常無法準確判斷身體受高溫而引發的影響,也很難感覺到室內的溫度已經高到該開電扇或冷氣之程度。

  2. 嬰幼兒:剛來到這世界的嬰幼兒汗腺尚未成長完全,同時由於新陳代謝比成人快的關係、他們更會出汗,流失身體內水分的速度也比大人快。而嬰幼兒當然沒法好好地傳達自己的感覺。所以如果照顧者不小心觀察以及確保他們有攝取到充分的水分,就容易在太陽下山後中暑。

    還有兩種人也容易夜間中暑!5個預防晚上中暑的重點,一定要看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