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指甲邊緣的小肉刺超惱人!想擺脫肉刺快檢查這5個行為

新聞中心余宗翰
2020-05-08 10:00:00
34,888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相信大家都有指甲邊緣出現脫皮的經驗,看起來不美觀、拔起時又痛,甚至可能撕下一長條皮膚,這種小脫皮稱為「肉刺」,雖然不會嚴重影響到生活,但非常惱人;如果手部衛生不好,還可能造成甲溝炎等感染,輕忽不得。


為什麼指甲旁會出現這些惱人的肉刺呢?其實肉刺就是指甲附近的皮膚脫皮現象,通常是皮膚表面的脂質層遭到破壞、皮膚過於乾燥造成的,國外健康類媒體「Healthline」整理了5個導致皮膚問題的原因,並教大家如何預防、改善肉刺。


頻繁洗手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有沒有發現最近肉刺發生的頻率變高了?這可能是因為防疫期間大家開始頻繁洗手,經常使用肥皂等清潔用品會破壞皮膚表面的脂質屏障,這可能會讓肥皂成分被吸收到更敏感的皮膚層中,引起指尖皮膚的脫皮。

為了防範新冠病毒,頻繁的洗手可能難以避免,但可以盡量避免刺激性太強的清潔用品,減少肉刺的發生。

用熱水洗手、洗澡



防疫期間專家建議用溫熱的水洗手清潔效果更好,偏偏熱水洗手的一個副作用就是肉刺。如果經常接觸熱水,皮膚會變得乾燥,容易產生肉刺。

天氣漸漸變熱,建議別使用太熱的水洗澡、洗手,並多用護手霜滋潤雙手,可減緩症狀。

使用刺激性的產品



包括保濕劑、洗髮水、美容產品裡的某些化學成分都可能刺激皮膚,導致肉刺。

一般常見的刺激性成分包括:香精、抗菌藥膏、甲醛等,若本身是肌膚敏感的人,應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學物質,尋找不含香料等刺激物、適合敏感性皮膚的產品。

進入夏天之後可能也會讓肉刺的情況更頻繁,為什麼?別擔心,下一頁告訴你應對方法!


曬傷



時序進入炎炎夏日,曝曬強度增強了。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可能導致皮膚曬傷、呈現紅色或粉紅色,且曬傷後皮膚脫皮是常見症狀,也可能造成肉刺。


一般講到防曬多忽略手部,但若不想長肉刺,最好養成給定期給手塗防曬霜的習慣。

吮吸指頭、咬指甲



咬指甲或吮吸指頭是兒童皮膚乾燥脫皮的原因之一,有些成人會遺留咬指甲的習慣,這些習慣也可能造成指頭脫皮而形成肉刺。

許多人咬指甲是焦慮時不自覺的動作,要避免咬指甲,可隨身攜帶糖果、口香糖,當自己焦慮想咬指甲時就拿來咀嚼,以避免咬指甲;或是與他人聊天轉移注意力。

參考資料:
  1.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fingertips-peeling#environmental-causes
  2.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ry-skin/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3891
  3. https://fashion.ettoday.net/news/1532726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指甲邊緣的脫皮超惱人!原來這5個行為超「母湯」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