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王智亮(林口長庚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今年3月驚傳新聞媒體人陳文茜女士罹患肺癌的消息,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肺癌的關注。
過去大家對肺癌的認知為只有吸菸的老菸槍才會罹患肺癌,殊不知吸菸僅是罹患肺癌的危險因子之一,諸如前副總統蕭萬長及現任副總統陳建仁、前法務部長陳定南、帽子歌后鳳飛飛及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夫人陳珮琪醫師也是肺癌患者,而他們通通都不吸菸。
自2014年起台灣每年肺癌發生人數已超過1萬人且持續增加中,其中20%男性為不吸菸患者,而女性更是超過90%以上沒有吸菸。儘管菸草是一個最重要因素,其他如二手煙、空氣汙染、職業暴露、廚房油煙等也有相關。此外,慢性肺部發炎性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肺纖維化及肺結核)與肺癌家族史是肺癌的重要危險因子。
過去大家對肺癌的認知為只有吸菸的老菸槍才會罹患肺癌,殊不知吸菸僅是罹患肺癌的危險因子之一,諸如前副總統蕭萬長及現任副總統陳建仁、前法務部長陳定南、帽子歌后鳳飛飛及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夫人陳珮琪醫師也是肺癌患者,而他們通通都不吸菸。
自2014年起台灣每年肺癌發生人數已超過1萬人且持續增加中,其中20%男性為不吸菸患者,而女性更是超過90%以上沒有吸菸。儘管菸草是一個最重要因素,其他如二手煙、空氣汙染、職業暴露、廚房油煙等也有相關。此外,慢性肺部發炎性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肺纖維化及肺結核)與肺癌家族史是肺癌的重要危險因子。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據研究顯示具有肺癌家族史者罹患肺癌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陳文茜女士即因有肺癌家族史,對此特別警覺所以能提早檢查發現,進而接受根除性手術治療。
如何早期發現肺癌?
腫瘤越大,轉移的機會越高。一般胸部X光僅能偵測1公分以上結節,基於胸部X光攝影對於早期肺癌偵測不夠敏感,目前建議採取低輻射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攝影(簡稱低劑量電腦斷層)作為肺癌篩檢的工具,其好處是:能偵測0.5公分甚至更小的肺部結節、找到藏匿在心臟後面及肺葉底部易被遮掩的病灶。病人不用注射顯影劑且一次閉氣掃描即可快速完成檢查。
2011年美國針對2萬6千多位重度吸菸者的大型研究證實,相較於傳統胸部X光片,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發現更多的早期肺癌,因而減少20%因罹患肺癌而導致的死亡。換言之,每300位接受篩檢的受檢者,可以減少一位患者死於肺癌。所以各健檢中心皆將低劑量電腦斷層列為肺癌篩檢的重要選項。
「我應該接受肺癌篩檢嗎?胸部電腦斷層篩檢最萬無一失?」各種你對肺癌檢查的疑惑,第二頁有醫師的詳細解答喔
胸部電腦斷層篩檢是萬能丹?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癌症篩檢的宗旨與目標,儘管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更多早期肺癌,進而增加治癒的機會,但高敏度的篩檢工具也帶來了困擾與隱憂。一般而言,25%的受檢者其電腦斷層攝影會發現有結節存在,而這些人之中,僅有不到1成的病人診斷為肺癌,90%結節是良性的。
「異常」的檢查報告會帶給病人不安,使他們接受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並承受檢查相關的風險。即使是追蹤結節的變化,也會增加輻射線暴露的機會。雖然低劑量電腦斷層輻射暴露量約1.5~3毫西弗,但卻是15~30次一般胸部X光的暴露量,長期累積的輻射暴露對於年紀越輕、餘命越長的受檢者,越有時間將輻射對身體產生的傷害表現出來。這些都是民眾在接受電腦斷層篩檢前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我應該接受肺癌篩檢嗎?
目前國內並沒有一個肺癌篩檢指引提供民眾參考,僅依據國外的建議準則於2015年於肺癌醫學會發表共識宣言(請見註一)。較明確的結論是:年齡55~74歲具有吸菸史超過30包年,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時間尚未超過15年的民眾,證據顯示可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其他如肺癌家族史、氡氣暴露及特定職業暴露之民眾,可以諮詢醫師考慮進行肺癌篩檢。
沒有危險因子、罹患嚴重疾病或是無法接受根治性癌症治療之民眾不建議做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宜在具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經驗的醫療機構進行。因由具有判讀電腦斷層檢查結果能力及治療經驗的醫師為民眾把關,並提供後續追蹤或是治療訊息,民眾接受肺癌篩檢才能安心。
誰適合做「低輻射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攝影」肺癌篩檢?(註二)
註一:2015年於肺癌醫學會發表共識宣言http://www.tlcs.org.tw
註二:依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建議。
註三:菸齡30包年,指每天抽一包、抽30年;或每天抽2包、抽15年,依此類推。
本文授權自長庚醫訊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什麼!不抽菸也會得肺癌?預防肺癌哪些檢查你該做
如何早期發現肺癌?
腫瘤越大,轉移的機會越高。一般胸部X光僅能偵測1公分以上結節,基於胸部X光攝影對於早期肺癌偵測不夠敏感,目前建議採取低輻射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攝影(簡稱低劑量電腦斷層)作為肺癌篩檢的工具,其好處是:能偵測0.5公分甚至更小的肺部結節、找到藏匿在心臟後面及肺葉底部易被遮掩的病灶。病人不用注射顯影劑且一次閉氣掃描即可快速完成檢查。
2011年美國針對2萬6千多位重度吸菸者的大型研究證實,相較於傳統胸部X光片,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發現更多的早期肺癌,因而減少20%因罹患肺癌而導致的死亡。換言之,每300位接受篩檢的受檢者,可以減少一位患者死於肺癌。所以各健檢中心皆將低劑量電腦斷層列為肺癌篩檢的重要選項。
「我應該接受肺癌篩檢嗎?胸部電腦斷層篩檢最萬無一失?」各種你對肺癌檢查的疑惑,第二頁有醫師的詳細解答喔
胸部電腦斷層篩檢是萬能丹?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癌症篩檢的宗旨與目標,儘管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更多早期肺癌,進而增加治癒的機會,但高敏度的篩檢工具也帶來了困擾與隱憂。一般而言,25%的受檢者其電腦斷層攝影會發現有結節存在,而這些人之中,僅有不到1成的病人診斷為肺癌,90%結節是良性的。
「異常」的檢查報告會帶給病人不安,使他們接受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並承受檢查相關的風險。即使是追蹤結節的變化,也會增加輻射線暴露的機會。雖然低劑量電腦斷層輻射暴露量約1.5~3毫西弗,但卻是15~30次一般胸部X光的暴露量,長期累積的輻射暴露對於年紀越輕、餘命越長的受檢者,越有時間將輻射對身體產生的傷害表現出來。這些都是民眾在接受電腦斷層篩檢前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我應該接受肺癌篩檢嗎?
目前國內並沒有一個肺癌篩檢指引提供民眾參考,僅依據國外的建議準則於2015年於肺癌醫學會發表共識宣言(請見註一)。較明確的結論是:年齡55~74歲具有吸菸史超過30包年,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時間尚未超過15年的民眾,證據顯示可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其他如肺癌家族史、氡氣暴露及特定職業暴露之民眾,可以諮詢醫師考慮進行肺癌篩檢。
沒有危險因子、罹患嚴重疾病或是無法接受根治性癌症治療之民眾不建議做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宜在具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經驗的醫療機構進行。因由具有判讀電腦斷層檢查結果能力及治療經驗的醫師為民眾把關,並提供後續追蹤或是治療訊息,民眾接受肺癌篩檢才能安心。
誰適合做「低輻射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攝影」肺癌篩檢?(註二)
- 吸菸史:55~74歲,菸齡超過30包年(註三),目前還在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
- 氡氣暴露
- 職業暴露:矽石、石綿、汽柴油廢氣、煤煙、有毒金屬合金:如:鎳、鎘、砷、鈹、鉻合金
- 癌症病史:肺癌、頭頸部癌、淋巴癌、吸菸引起之相關癌症
- 肺癌家族史:第一等親罹患肺癌
- 肺部慢性疾病
- 二手煙暴露
註一:2015年於肺癌醫學會發表共識宣言http://www.tlcs.org.tw
註二:依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建議。
註三:菸齡30包年,指每天抽一包、抽30年;或每天抽2包、抽15年,依此類推。
本文授權自長庚醫訊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什麼!不抽菸也會得肺癌?預防肺癌哪些檢查你該做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