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小腹凸不代表真的胖!每天3次「骨盆歸位操」小腹乖乖縮回去

王羽暄(身心療癒瑜伽師)
2024-08-02 08:00:00
400,972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王羽暄(身心療癒瑜伽師)】骨盆,位於身體的中段,是上半身與下半身兩者之間的樞紐,必須得承受上半身跟脊椎的重量,更要傳遞這些力量到雙腿,同樣的也必須傳遞地面的反作用力從雙腿再到脊椎。也因為這樣,骨盆的穩定對於身心平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骨盆的結構是由兩塊髖骨、薦骨、尾骨所組合而成。對上連結脊椎,對下透過髖關節與大腿骨連結。

位於骨盆中央的薦骨也是脊椎骨的一部分,由五個薦椎體組成,這五個椎體在出生時是呈現分開的狀態,一直到成長後才慢慢的密合成為一塊倒三角形的形狀,下面連接著尾骨,左右兩側與髖骨結合。髖骨是骨盆結構中最大的骨骼,我們出生時,髖骨是三塊骨骼組合而成,髂骨、恥骨跟坐骨,隨著年紀的增長,這三塊骨頭會開始密合,最後成為一大塊的髖骨。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與骨盆的連結:薦髂關節

髖骨跟薦骨的連結處是「薦髂關節」,雖然名稱為關節,但是跟其他關節的活動度是截然不同的,薦髂關節是由非常堅韌的韌帶所連結在一起,所以可動範圍非常小,但是在懷孕的期間,身體會自然的分泌賀爾蒙增加韌帶的柔軟度,骨盆會慢慢地打開來幫助之後的生產。

與脊椎的連結:腰薦關節

骨盆與脊椎本就相連在一起,腰薦關節是脊椎中承受最多重量的部位,也是身體最弱的連結,因為關節面小,承受重力大,因此在腰薦關節處周圍有很多條肌肉、韌帶交叉支撐。

與腿部的連結:髖關節

骨盆對下透過髖關節與大腿骨作為聯結,髖關節是髖骨跟股骨之間的球狀關節,也是全身最大的關節,更是我們可以站立、行走、讓我們日常生活中行動自如最重要的關節,也因為髖關節的關節窩特別深,周圍有層層的關節囊、韌帶與肌肉包覆與支撐,是全身受力最重的關節。

小腹凸真的不代表你很胖,可能骨盆位置前傾讓你的小腹看起來變很大!下一頁教你讓小腹乖乖平回去的伸展動作


構成骨盆的肌肉群



骨盆底肌肉群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 深層:骨盆隔膜由提肛肌與兩側的尾骨肌組成,很像一個漏斗的形狀包覆的骨盆底。

  2. 表層:泌尿生殖隔在骨盆隔膜的更下方(表層),從前方的恥骨聯合網左右兩邊的坐骨結節延伸,形成一個三角形的隔膜。

  3. 括約肌/勃起肌:控制泌尿生殖器的肌肉。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



小腹凸真的不代表你很胖,而是你骨盆的位置前傾與前側筋膜無力,所以才會讓你的小腹看起來變成大腹便便。別擔心,我們只要一天3∼5次的把前側筋膜拉長,讓骨盆回歸到原有的位置,突出的胃與小腹就會乖乖地回到應有平坦的位置了。

▼正確動作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正確動作)
▼錯誤動作
身體往側面推時,胸肩要打開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錯誤動作)
下一頁教你完整練習步驟!


練習步驟

1.站姿,雙腳打開跟肩膀一樣寬,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
2.吸氣,腳尖踮高,雙手從前方拉高至頭頂。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
3.吐氣,膝蓋蹲,雙手再從前方由下往後拉。重複這樣的動作四次。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
4.吸氣,再一次踮腳尖,雙手拉高至頭頂。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
5.右手拉著左手腕,保持身體穩定不動。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
6.左骨盆水平的往左邊推,吸氣身體回正,吐氣再往左邊推。重複這樣四次。
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上下拉出馬甲線:改善小腹凸
7.吸氣回正,換邊重複步驟3~6,左右均做完為一回。

一天做4回合

POINT
  • ✔ 保持骨盆穩定,身體維持在正中的位置
  • ✔ 鍛鍊身體筋膜的淺前線、深前線

本文摘自《骨盆回正:療癒身心的練習帖》/王羽暄(身心療癒瑜伽師)/幸福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