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切掉腫瘤還有1億個癌細胞沒死!4件事不讓癌症再敲門

新聞中心藍若水
2023-08-07 08:00:00
77,064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藝人余天、李雅萍之37歲二女兒余苑綺近日傳出直腸癌二度復發消息,讓不少親友震驚又不捨;其他公眾人物如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老師(2013年逝世),也曾被報導過癌症復發的經歷。

抗癌成功擁「免癌金牌」?醫:復發、二次癌風險增加



抗癌成功得來不易,對自己和親朋好友絕對是值得慶賀的訊息,但不少人會認為經過藥物、針劑化療的診治療後身體已痊癒,以致於輕忽「復發」的可能性,甚至「二次癌症」的風險(即發生其他部位的原發性惡性腫瘤)。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根據台北榮總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的說法,直腸癌治癒率可達到90%之高,但不能視康復為完全消滅癌細胞,且因為復發初時間點腫瘤體積尚小,雖有跡可循,但基本上無特別的徵兆。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王輝明主任表示,大腸癌患者經過手術切除患部後,不完全根除所有癌細胞,事實上每天至少有5千萬至1億個游離癌細胞藏於血液裡,隨著循環跑到各器官,尤其以腸癌第3期患者來說,等同於潛伏的第4期患者,若免疫系統無法有效壓制癌細胞,會在1至3年內復發。

轉移、復發易在肺部跟肝臟 症狀幾乎相似於初診斷時



腸癌常見的復發位置落於肝臟及肺部,北醫直腸外科醫師黃聖捷指出,從肺臟出現的癌症跡象,容易出現咳嗽等症狀,腹部因為壓迫腸道,可能就會出現腸阻塞、腸沾黏、食慾不振等情況;而復發於肝臟則會影響到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原地復發則也會出現血便的典型腸癌徵兆。

彰化基督教醫院黃玄遠醫師也表示,大腸直腸癌復發徵兆,有時相同於初診斷所發生的症狀,若出現以下症狀,應該及早與醫師商量進一步的檢查:
  • 血便。
  • 腸胃道習慣改變,例如:拉肚子或是便秘。
  • 體重減輕。
  • 腹痛。
  • 直腸緊張感。
  • 嘔吐。
  • 脹氣。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魏柏立教授在著作《大腸直腸癌關鍵50問》中提到,許多患者聽聞腫瘤轉移到肝臟、肺部等其他位置時會惶恐、沮喪,認為癌細胞擴散降低治癒成功的機率,影響診療情緒;但醫療科技的進步,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的話,約3分之1皆可以提高長期存活機會。

降低癌症復發風險該如何做到?下一頁看更多建議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