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降30%失智風險!醫揭6招不失智飲食習慣=天天幫大腦「倒垃圾」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4-10-17 12:00:00
126,985
收藏
分享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失智症盛行率約為8%,其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日本失智症專科醫師古和久朋提醒,阿茲海默症在發病後治療相當困難,但實際上,這種腦部疾病形成的過程大約需要20年。反過來說,如果要延緩失智症發展,及早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避免大腦「垃圾」持續累積,顯得尤其重要!

6招不失智飲食習慣,幫助掃除「大腦垃圾」!



古和久朋醫師指出,失智症多在70歲左右的年齡層出現,因此他建議,最晚在50、60歲時就要開始養成健康飲食習慣,以防β-類澱粉蛋白等有害物質在腦中沉澱、堆積,最後在大腦形成有毒性的「老人斑」。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即便出現輕度認知障礙,若能改善飲食習慣,仍有30%的恢復希望。反之,若放任不管,一年內發展成輕度失智症的風險可達10%,五年內則高達50%。對此,他提出以下6項建議,能避免大腦毒素堆積!

1. 早晚喝綠茶:綠茶含有多酚「兒茶素」,能抑制β-類澱粉蛋白、改善認知機能,而茶胺酸能保護腦細胞,避免毒性傷害大腦。有研究顯示,一天喝2杯綠茶以上,比起不喝綠茶的人,失智症風險降低30%。

2. 每週吃一次咖哩:研究發現,常吃咖哩的人較不易罹患失智症!古和久朋醫師提到,咖哩中的辛香料薑黃富含「薑黃素」,有助於減少腦中β-類澱粉蛋白累積,也有日本研究顯示,每個月吃四次以上咖哩的人,失智症風險約可降低30%。

3. 每週吃三次青背魚:腦部有60%由脂質組成,而鯖魚、秋刀魚等青背魚類富含DHA與EPA,有助於保護大腦及心臟。古和久朋醫師建議多攝取這類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保持神經細胞膜健康,讓腦部運作更順暢,推薦吃鯖魚、秋刀魚、竹筴魚、沙丁魚等青背魚類,選擇生魚片、煮或烤的方式烹調,以保留其營養成分,最好少吃油炸過的魚類,以免破壞DHA、EPA營養。

更多不失智飲食習慣下一頁公開!原來每天都在吃的豆腐和雞蛋也是護腦好幫手~


4. 吃蛋要吃蛋黃:雞蛋蛋黃中的膽鹼,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原料,所以吃雞蛋也有助於活化腦部功能,維持認知能力。此外,蛋黃也富含維生素B12,有助於乙醯膽鹼的合成。

5. 每天吃一次豆腐或納豆:大豆富含大豆異黃酮、卵磷脂,是讓腦部資訊傳達機能順暢運作的必備營養素。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攝取較多的女性,10年後認知機能下降的風險比較低。

6. 若喝酒,選擇紅酒:喝酒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不過如果一定要喝的話,建議選紅酒。紅酒富含多酚,能促進β-類澱粉蛋白排出。當然,喝酒壞處還是存在,而且可能隨著年齡增加而加深影響,所以一定要注意飲酒量,淺嚐即止千萬別過量。

人都會老,腦部退化也容易隨著時間慢慢變嚴重,所以預防失智是一輩子的事情,每一天吃下肚的東西,都要為了大腦和身體健康多思考一分,養成能夠長期遵循的健康習慣,才是最重要的護腦之道。而除了阿茲海默症,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血管危險因子也能有效降低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所以顧好三高問題也很重要喔!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衛生福利部
  2. 《最新版“ボケない食事習慣”6選》“脳のゴミ”を減らす!認知症予防は食生活、WHOのお墨付き「地中海食」のススメ | 週刊女性PRIME
  3. 讓大腦慢點老!研究:常喝茶、吃莓果攝取這營養,降28%失智症風險
  4. 臺北市政府失智症服務網-失智症的類型(與病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